English | 微信 |
从司法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水平,司法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从加强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监管、开展重点领域规范治理、完善监管制度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举措,拟从2025年开始,通过三年时间努力,使公证、司法鉴定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公共法律服务执业监 ...
走路刷手机导致疏忽绊倒,伤者的损失由谁承担?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审结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一名顾客用餐结束,离开餐厅时低头看手机导致摔倒,要求餐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餐厅外走路看手机致意外摔倒 一天中午,李女士在餐厅用餐,用餐完毕后的李女士,一边看手机一边向外面走去。当她走到餐厅外的台阶区域时,因全神贯注盯着手机,不小心摔倒在地。餐厅外的监控视频清楚地 ...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乱象频发,部分商家因经营不善、无力为继,最终闭店跑路,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由此也引发了退费难、维权难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山东公安机关针对少数商家采取“恶意闭店”“职业闭店”等方式侵害群众权益,以及经营期间恶意挪用、侵占群众预付款等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经济犯罪,将涉案金额大、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广的案件实行省厅挂牌督办。 同时,深化协同治理,联合市场监管、教育、体育等部门,认真研究网 ...
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5日发布消费提示,近期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清晨醒来,发现手机收到许多扣款短信;午休之时,账户里的钱悄然流向虚拟账户;深夜熟睡,不法分子正在进行盗刷……这不是在拍摄科幻电影,而是“免密支付”背后的“消费陷阱”。所谓“免密支付”,就是“无需密码就可支付”,这在不少支付平台上广泛适用于“小额支付”。 ...
26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9章104条,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记者注意到,条例强化了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全链条管理,明确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 监督主体变更为应急管理部门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法工委新闻发言人熊菁华介绍,本市现 ...
随着网络直播带货兴起,线上消费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滤镜下的“种草”也可能暗藏陷阱,让消费者陷入货不对板的窘境。 朱某在某旅行社直播间下单了三亚某豪华酒店套房,但当朱某携家人抵达酒店时却大失所望 ...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的案件即便事实已经充分披露,法律规定也清晰明确,但社会上关于“错在谁?”“怎么罚?”依然众说纷纭。 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制定并印发了《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我们要持续深化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领悟,为后续出台细则做好准备。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创新创 ...
“前几轮笔试面试都过了,做完公司发来的MBTI测试后,却迟迟没等到最终面试的消息。”最近,应届毕业生小玉告诉记者,她因在应聘中MBTI测试不符合公司要求,无缘该公司的最终面试。 MBTI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 ...
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在消费者咨询和投诉中发现,部分不法分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用“代理全额退保”“维权退费”“保单升级”为诱饵,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为办理退保业务,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进行恶意投诉, ...
3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广西润雄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雄公司)、南宁科德国际五金电机市场(以下简称科德市场)生产销售的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相关问题, ...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的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最关注的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连续五年最受关注。 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自 ...
为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3月14日发布6个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 其中,案例六为郑某顺等诈骗案,被告人为“职业闭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