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对于增强乡村凝聚力和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乡村教育建设,作为乡村地区传授知识和教化人心的基本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乡村教育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展示乡村文化,搭建与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 ...
有了人工智能(AI),还需要老师吗?AI时代,老师应如何育人?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上,嘉宾们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有了AI,还需要老师吗? 学生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早已不是新鲜事。 北京市十一学校人工智能高端课程负责人郑子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一定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他举例,十一学校学习能力比较强的高三学生,会使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帮助自己整理难 ...
烟雨润清明,又是一年怀念时节。心意可贵,但别忘了,青烟易散,隐患却可能长久。其实,换种方式也很好,鲜花代替烟火,灯火延续牵挂,网上祭拜也能温暖传情。文明祭扫,带给思念一个安心的归宿。守护绿水青山,从每一份清醒的缅怀开始,心香一瓣胜青烟,文明祭扫保平安,让我们的思念与山林一起呼吸,让我们一起文明祭扫。(瞭新社)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之中,难免有若干学科不那么“热门”:虽有独特价值,却由于研究难度大等原因而受到一定冷落,甚至陷入濒危的境地。如何保护这些小众学科,避免其陷入冷僻艰深与后继乏人的恶性循环,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自2018年起,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近年来,该研究专项的立项数呈上升趋势,仅去年就有24个学术团队项目及77个学者个人项目得到立项,涉及简牍学、敦煌学、濒危语言、古代科技、边疆史、因明学等众多领域。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通知指出,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通知提出专项行动的七项重 ...
皮黄声声,戏韵悠悠。3月16日晚,取材于《三国演义》的传统经典京剧《龙凤呈祥》在天津中华剧院上演,拉开了“戏聚津门 唱响中华”——第三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的序幕。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内,7大剧种的30部剧目将轮 ...
17日从水利部获悉,日前,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外发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包括嘉应观、戴村坝、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人民胜利渠渠首、开封镇河铁犀、林公堤、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太行堤 ...
3月4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的校本课程——竹文化课,在师生们的期待中开课了。 初一5班孙在赫同学细致地制作着竹艺术品,兴致勃勃地说:“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 竹文化课是该校开发的跨学科 ...
舞台上,广东省粤剧院艺术家团队在团长黄燕的带领下,正与学生们一起生动演绎《天女散花》等著名粤剧选段;舞台下,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欢乐。 这是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非遗类校本选修课程的活动现 ...
当前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初具成效,它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可能具备一定优势。但在蓬勃的发展势态背后,依然留有许多问题待解。 春季开学以来,全国多地关于人工智能(AI)走进教 ...
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16日在广州全面启动。活动启动仪式结合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共同开展,通过全国区域联动、政校企三方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产学研用联动,全力促进 ...
在当代社会,文化哲学作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正逐渐凸显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日益频繁,文化现象愈发复杂多样,文化问题层出不穷。从文化认同的迷茫 ...
“石炭沟里出好煤,矿灯点亮西北天。”夜幕降临,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的探照灯又一次亮起,但不是为找煤,而是为近期在这里拍摄的电影《欢迎来龙餐馆》剧组打光。 石炭井的传奇始于1958年,响应国家“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