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进入春夏季,陆续迎来清明、五一以及端午等小长假,如何预防传染病?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3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户外活动需注意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在亲近大自然、交往团聚的同时,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 户外活动时,一是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与动物保持一定 ...
记者从清华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丁胜团队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关键机制,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精准修复该机制的化学小分子。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一发现为学界深入理解细胞周期蛋白调控非分裂细胞功能提供了新的实例,也有望为治疗10多种神经炎症相关疾病提供全新路径。 “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平日里负责清理代谢垃圾、修补微小损伤,维持着神经网络的 ...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创新研发来填补空白。 世卫组织发布的公报说,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这些感染对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世卫组织“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FPPL)分为“极度重要”“高度重要”和“中等重要”3类,其中被列为“极度重要”类别的真菌感染致死 ...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黑芝麻类食品,已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养生必备。特别是“吃黑芝麻养发”的说法,更让人们对其产生了“逆转白发”的期盼。然而,吃黑芝麻并不能拯救白发。 头发颜色由它说了算 毛发颜色是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决定的。正常情况下,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真黑色素、褐黑色素)会使头发呈现黑色、棕色等不同颜色。这种分泌功能受遗传、压力、年龄增长、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不同个体毛发颜色的深浅不同。 在上述因素的 ...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胃最怕的食物是什么?如何保护胃的健康? 胃最怕这5点 现在捂着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高盐食物 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对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 ...
春节长假结束了,劳动者又回到熟悉的办公桌前。不过,一些人的生物钟还停留在“夜宵配春晚”的轻松惬意里,还没有走出假期营造出的心理舒适区,睡眠紊乱、手机沉溺、疲劳焦虑等症状纷至沓来,“节后综合征”如期“报 ...
春节期间,福建丰富的海产品远销各地。其中,鲜活肥美的绿盘鲍鱼成为不少家宴“压轴菜”的首选。绿盘鲍是少有的大型鲍,一只足有一斤重。如今在福建,此种鲍鱼已实现规模化养殖,一经问世便深受消费者欢迎。 ...
如今,网络购药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药品,但也存在着许多法律风险。消费者在网络购药时应如何“避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一 线上买药 “代购”“网购”大有不同 有些国外 ...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和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中百年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百年来男性身高和体重的增速是女性的两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物学 ...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习惯一:食物坏一点继续吃 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 ...
营养保健品成节日礼赠“顶流”,体检套餐成银发族热门礼物……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持续提升,今年春节期间,消费者购买健康类产品的热度上涨,购买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健康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近年来,‘好 ...
春节假期,人们日常生活规律有所打乱,加上熬夜、饮食油腻等因素,容易“睡不好”“睡不够”。对此,医学专家提示,假期也要注重调整作息。 “懒觉虽美,但晚起可能打乱生物钟,节后难以调整状态。”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