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进入春夏季,陆续迎来清明、五一以及端午等小长假,如何预防传染病?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3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户外活动需注意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在亲近大自然、交往团聚的同时,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 户外活动时,一是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与动物保持一定 ...
记者从清华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丁胜团队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关键机制,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精准修复该机制的化学小分子。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一发现为学界深入理解细胞周期蛋白调控非分裂细胞功能提供了新的实例,也有望为治疗10多种神经炎症相关疾病提供全新路径。 “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平日里负责清理代谢垃圾、修补微小损伤,维持着神经网络的 ...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创新研发来填补空白。 世卫组织发布的公报说,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这些感染对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世卫组织“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FPPL)分为“极度重要”“高度重要”和“中等重要”3类,其中被列为“极度重要”类别的真菌感染致死 ...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黑芝麻类食品,已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养生必备。特别是“吃黑芝麻养发”的说法,更让人们对其产生了“逆转白发”的期盼。然而,吃黑芝麻并不能拯救白发。 头发颜色由它说了算 毛发颜色是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决定的。正常情况下,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真黑色素、褐黑色素)会使头发呈现黑色、棕色等不同颜色。这种分泌功能受遗传、压力、年龄增长、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不同个体毛发颜色的深浅不同。 在上述因素的 ...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胃最怕的食物是什么?如何保护胃的健康? 胃最怕这5点 现在捂着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高盐食物 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对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 ...
新学期伊始,校园人群聚集、密切接触增多,鼻病毒传播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疾控中心17日提示,鼻病毒是引发普通感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更好保障开学季师生健康。 鼻病毒是一种无囊膜小RNA ...
随着中小学生开学,孩子们告别假期,回归校园生活。然而,不少孩子在这个过渡阶段会遭遇疲惫、焦虑甚至拒学等“开学综合征”。如何助力孩子平稳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 ...
近期热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段情节:陈塘关总兵李靖给了申公豹一份药材代购清单,包括三七、蒲黄、茜草、冰片、血竭、红花、当归、苏木、马钱子等。专家表示,这些中药大都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具有化瘀、 ...
清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病研究室走廊里,全国政协委员、齐鲁医院副院长彭军攥着一沓信纸,步履匆匆。这些信来自安徽、广东、贵州等16个省份,但诉说着同一个主题:儿童罕见病。 自2023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日常烹饪所必需的调味品,醋也是不能被忽视的。醋该怎么选呢?醋有什么关键指标可以参考呢?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制醋是个很长的化学反应流程 用粮食制醋的原理, ...
有一种病毒,就像微观世界的超级变形金刚,能像魔术师一样变换自己的形态:一会儿变成紧凑的球体,一会儿又拉伸成长长的丝状结构——它就是甲流病毒!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复杂环境中更好地存活,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捕, ...
今年2月18日是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中医专家提醒,此时阳气初升,湿气渐重,天气乍暖还寒,养生防病重在祛湿健脾、疏肝理气、防风御寒。 “中医认为‘为阴邪,易困脾阳’。” ...
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 该中心承担着医疗保障大数据的应用、管理、服务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将推动医疗保障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