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微信 |
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 ...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到,该园研究人员新近发现茶花所含的茶多酚,能提高蜜蜂的记忆力和嗅觉敏感性。国际权威期刊《昆虫生理学杂志》日前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动物传粉的植物面临着一 ...
新年伊始,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进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任务“天和”拟于春季执行;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2月10日左右实施近火制动。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空间站工程空间站各舱段、飞 ...
中国石化1月5日宣布,其旗下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突破被称为“黑黄金”的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标志着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 ...
2020年12月28日,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性能最可靠的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1号线全长14.4公里,是广州市黄埔区的首条有轨电车线路,也是广州开发区智慧交通路网建设示范线。 ...
据统计,全球78亿人中,只有2700万人会编写代码,占比不到1%。美国有50万个编程人员岗位空缺,欧盟目前只有10%的编程人员受过计算机科学专业训练。据报道,英特尔公司在2020年12月推出的机器编程研究系统ControlFlag ...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 ...
量子通信未来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扩大量子通信网络的有效覆盖范围,包括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实现可支持千公里量级的量子中继、发展下一代可全天时工作的量子卫星网络等;另一方面,需要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