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技术型、知识型、思想型、智慧型,代表四种类型的人才,也代表四种类型的群体。技术型人才,顾名思义,是掌握了某种专业技术的人。
知识型人才是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
思想型人才是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的人。
智慧型人才是内在的智慧打开了,拥有很高的智慧和悟性的人。
大家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类型?
技术型人才,过去多数是来自师承——师傅传徒弟,代代相传,现在更多是毕业于职业学校或技术院校。
知识型人才的知识面比较广,有较高的求知欲,个人的素质比较高,视野比较开阔。
思想型人才,一部分是由善于思考的知识型人才发展而来,一部分是来自天生就爱思考的人。
后者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并不代表他们缺乏知识。他们的知识不是来自学校教育和专业学习,而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他人和自身人生经历的感悟和总结,也来自广泛的阅读。
思想型人才对知识是非常热爱的,他们阅读的书籍往往是自己感兴趣和热爱的范畴。因为热爱,他们会如饥似渴,全然地投入,从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因此,对很多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随着人生经验的累积和阅读的深入,他们往往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甚至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智慧型人才也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从思想型人才发展而来。他们的智慧是来自知识的累积、人生经历与阅历的感悟、思想的升华与灵性的觉悟。
另一种智慧型人才,他们的智慧并不是从知识和思想而来,而是从自性中来,是放下一切、空掉一切之后,从空中生出的妙有。
这种智慧型人才极具灵性,他们可能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没有学过多少世间的知识,但是透过修行和感悟,他们内在灵性的花朵绽放了,内在的智慧喷薄而出。这种智慧是灵性开出的花朵,而非思想的升华。
实际上,真正的智慧只能从我们自己的内在获得,不可能从外在得到。从外在得到的是知识。
譬如,佛经是释迦牟尼佛智慧的结晶,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与真理,一部部、一句句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但是,对我们而言它们只是很有价值的知识,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内在智慧的知识。即便我们把经典读得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它们也不可能变成我们的智慧,除非我们自己证到了。
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思想、有智慧。有些人读了很多书,知识很丰富,但是对事物并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什么?
因为他们缺少灵性,不善于思考,没有把知识升华为思想与智慧的能力。而有些人并没有读多少书,但是遇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为他们有灵性,善于思考。
也有很多知识分子读书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应试或专业学习的需要,或者为了工作或其他实用性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缺乏热情,没有全然投入,因此也很难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有些人很聪明,知识面也很广,似乎很有思想,但是当遇到人生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被境所转,甚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是世俗的学问,可能在职场和生意场中有用,但是解决不了人生问题,因为其中没有真正的智慧。
知识犹如木头,思想和智慧则如燃烧的火焰。木头不会自行燃烧,需要一个火源来点燃,这个火源就是灵性,它是木头和火焰之间的媒介。没有这个媒介,知识不会变成思想,更不会产生智慧。那么,灵性从何而来呢?从清净心中来,从纯净的灵魂中来。
很多出家人、学佛人学了很多经论,满腹经纶,佛法知识很丰富,讲起法来头头是道,辩才无碍,但是遇到问题时却烦恼重重,障碍多多,自己讲的法自己都不受用,为什么?
没有内化。
知识必须内化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无论你的知识多么渊博,你只是收藏了很多别人的东西;无论你多么能言善道,也只是口头禅,数他人珍宝,而非自己家珍,于修道无益,甚至会让自己的虚荣心膨胀,误以为自己很有智慧。
大家记住,知识不是收藏品,不是装饰品,而是营养品,真正的知识是用来滋养我们的身心灵的。
那么,如何内化呢?
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去运用,去检验。当你能把它运用出来,利益自己、利益他人时,它才真正属于你。只有能用出来的,让自己真正受益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也只有自己真正受益了,才可能让他人真正受益。
我原本是属于技术型人才,但现实逼着我变成知识型人才、思想型人才和智慧型人才。
出家之前,我在武汉农业大学函授瓜果栽培、畜牧业养殖,学的是技术。出家之后,我开始学习佛法,研究禅宗,参禅打坐。
因此,我也算是禅宗的技术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但是,我绝对不是天生的思想型人才和智慧型人才。
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东华禅寺的小和尚们学历越来越高了,但是能力还比不上我们年长的一辈,毕竟我们在社会上历练了这么多年。尽管如此,我们的发展也不可能再继续裂变,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虽然你们这些小和尚现在还没有思想,没有智慧,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也缺少社会经验,但是你们有知识、有文化底蕴。一旦把你们放到平台上,你们会快速地提升。因为信众的需求会逼着你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历练,去改变,去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把读过大学的年轻人和没读过大学的年轻人放在一起学习,结果就是不一样的原因。同样,把这些年轻人放在一个团队里摸爬滚打十年,结果也还是有文化功底的人成就大。
尽管我们有经验、有资历,但是我们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当我们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进入瓶颈期。而有知识功底的人再通过修行,降伏了我执我慢和种种习性之后,内在的智慧打开了,就可以无限量地发展,几乎不会碰到瓶颈期,就是碰到瓶颈也会迎刃而解。
一个真正懂技术的人,一定懂得与技术相关的知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也一定能把知识通过某种技能或技术体现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不能通过技能或技术体现出来,说明他学得不够扎实,或者灵性不够,把知识学死了,无法启用。
一个有思想的人也能把他的思想变成技能或技术体现出来。一个有智慧的人更善于通过技能或技术把他的智慧运用出来,产生价值,创造价值。所有的知识、思想和智慧都是变成技能、技术之后,才会产生价值。
因此,能否产生价值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有知识、真有思想、真有智慧的唯一方式。不能产生价值,不能让人受益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知识、思想和智慧。
技术总结之后变成知识,知识淬炼之后变成思想,思想升华之后变成智慧。反过来,智慧落地变成了思想,思想落地变成了知识,知识落地变成了技术和技能。它们之间是一种次第的关系,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四种类型也代表一个人成长的次第,将这四种凝聚于一身,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回归真我,展现真我的过程。
把它们的关系读懂了,你们就知道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优势是什么,欠缺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作为出家人,这四项我们都应该具备。但是,如果你想一步登天,直接达到思想和智慧的高度,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的累积,你构建的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不可能变成现实。除非你天生就是一个像六祖那样天赋异禀、极具智慧的人。
在一个团队里,如果最高管理层停留在知识和技术的层面,他就无法带领他的团队提升和蜕变。
譬如,现在已经不允许我过多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了,我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打坐、静思,让内在的智慧闪光,让东华禅寺裂变。现在我要考虑的是战略,而不是战术。
一个人过了五十岁,如果还在做具体的技术性工作或技能性工作,那么他的定位已经错了。
他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把他的知识经验总结提炼成思想,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人才,把技术技能传递下去。
他应该做的是传授的工作,应该展露的是他的思想和智慧,而不再是技术或技能。这时候就应该多说,而非多做。
而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则应该少说多做,认真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脚踏实地做事,借人借事炼心,拿成绩和业绩来说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就应该做不同的事情。
一般而言,人生的前三十年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后三十年是运用知识和技能发展思想和智慧;前三十年是被人领导,后三十年是领导人。
当我们看一个人时,二十岁是看他的知识,三十岁是看他的技能或技术,四十岁是看他的思想,五十岁是看他的智慧。
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所以你们必须做一个人生规划和成长计划。
努力三年,看不出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努力五年,你和别人才稍有差异;努力十年,你和别人就拉开了距离;努力二十年,你和别人就是天上人间了。
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就是你们应该做的阶段性人生规划,代表着你们成长的四个阶段。最终努力的结果,就是从凡夫到圣人的蜕变。
如果刚才所说的四项你都具备了,你就是一个拥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无论把你放到哪里,都攻必克,战必胜。
现在的人学历越来越高,在知识方面远超过了前一辈的人,但是智慧方面却没有相应地增长。我们现有的教育太过于注重世俗化的价值目标,过多地关注物质的层面,忽略了思想灵魂的价值,忽略了心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因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
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使得智慧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会扩大我们实现目标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狭隘的、自私的,我们只能自利而无法利他,甚至会自损而损他。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明智,我们的知识技能甚至会变成造恶的工具。
譬如,有些科学家利用他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制造生化武器,威胁人类安全;有些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假药以牟取暴利;也有些出家人利用佛法知识和信徒的盲目崇拜,为自己牟取名和利……凡此种种都是目的不纯导致的对知识技术的误用和滥用。
因此,我们学习的目的一定要纯粹,学习的目标一定要高雅,我们的理想一定要远大!
人类的知识有一部分是被篡改了的假知识,这些知识把人向外引导,让人向外追逐声色犬马、财色名利,从而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内在本自具足一切。
真正的知识是让人回归内在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而所有的智慧都在我们自己的内在。
因此,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向外,而是向内。我们不是为了累积知识而学习,不是为了虚荣心而学习,不是为了名和利而学习,不是为了其他世俗的目标而学习,而是为了启发自己内在的智慧而学习,是为了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这个社会,看清这个世界,乃至看清这个宇宙,从而更好地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这个世界而学习。
因此,我们越学习,对自己,对宇宙,对人生的认识会越深入,视野会越广阔,心胸会越宽广,心态会越平和,我执我慢和习性会越少,分别评判的心会越轻,对他人会越宽容,对待人生会越从容淡定、积极正面,对世间的财色名利会越放下,对这个世界和其他众生会越关爱……
如果这些是你们学习之后的变化和收获,那说明你们学对了。如果没有这些变化,则要好好地检视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
我们出家人的专业技术就是敲打唱念、参禅打坐、讲经说法。社会上的人是冲着我们的佛法知识、技术、思想和智慧而来的。
佛法的知识就是出家人的知识,佛法的技术就是出家人的技术,佛法的思想就是出家人的思想,佛法的智慧就是出家人的智慧。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佛法的知识和技术,拥有佛法的思想,活出佛法的精神和智慧。
如果我们的学习和修行没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慈悲博爱,没有让内在的佛性放射出光芒,照亮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丽、更美好,那么我们就辜负了这难得的人生,枉做了一回出家人。
瞭望新时代网(《瞭望中国》综合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