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管理 | 蜂巢思维让企业组织迸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020-09-16 17:30:56   

你有观察过蜂巢吗?一只蜜蜂不足为惧,一个蜜蜂窝却让人不敢捅?蜜蜂以蜂巢的形式潇洒存活天地间数万年。

在理解蜂巢思维之前,你一定要好好了解蜂巢的生存模式。一个蜂巢便是一个蜜蜂群体。

蜂巢模式

蜜蜂群体包括一个蜂王,很多工蜂(没有繁殖能力的雌性),工蜂大概分工为三类: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雄蜂(有繁殖能力)交配后会死亡。蜜蜂通过蜂巢里的舞蹈传递信息,比如告知同伴采蜜地点,当巢穴遭受危险,只要有一只蜜蜂传递信号,其他蜜蜂会大批出战,保育蜂抚养蜂王和幼蜂,喂食蜂王浆的幼蜂未来会发育成蜂王。它们协作使得蜂巢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蜜蜂的群体之中,每个个体自发努力维系整体运转,虽然单个个体贡献很小的力量,但是整体却产生很大的力量。

一个强大的组织不是看极少数个人的强大和卓越,而是每个个体都产生组织前进的动力,并自发为组织谋生存谋发展。



不妨做个大胆却靠谱的预测,未来的公司形态会不断地演化,去中心化,分布式,强化合作,适应变化,直到彻底地被网络化、信息化。终极公司的形式将会变得与生物体相同,无缝地集成到生态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蜂巢思维应用到企业工作中,就是应该去中心化,不存在集中控制,不是让员工被动等待领导层的发号施令,应该发挥团队中每个个体的思维创造活力,让合作单位、次级单位快速地运作并且相互之间又能更多的自发地去链接。

蜂巢思维,究其根本是比喻人类的协作带来的群体智慧。

蜂巢思维的思想,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软件技术领域,像分布式、人工智能等很多技术点,都建立在蜂巢思维的思想之上。



蜂巢思维组织架构中,不再强调内部部门的内控,而更强调外部的合作——与第三方公司、超级个体的合作,形成相助相存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超级个体,指的是具有极高能动性和创造力的个人工作者。

利用好外部的合作,利用蜂巢效应,能将公司主营业务成杠杆式的发展放大。

举个例子,想买个菜,10年前我们要去到菜市场摊档,找一些夫妻店来购买。而5年前,我们可以在家附近的超级市场买到。而现在,我们也可以在大型的综合性商场、网上商城买到。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大超市中,很多摊档,是承包出去的,这些大商场的中的大超市,也是承包出去的。

在夫妻店时代,夫妻二人要做生意,需要跟政府、地产公司打交道;在大超市时代,夫妻二人,直接跟大超市打交道;在大商场时代,夫妻二人依旧跟超市打交道,繁杂的事情,都是大超市跟大商场直接处理就好。

这样的协作,正在让事物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更加越来越方便快捷。

2011年,3Q大战发生——奇虎360与腾讯双方的产品进行互掐,彼时的腾讯被人称为“狗日的腾讯”,以山寨抄袭各种竞争对手的互联网产品而著称。而在3Q大战后,腾讯实施开放平台战略,摇身一变从山寨抄袭各种产品,变成参与、投资、扶持各种竞争对手的产品,打造生态链系统。

这种战略上的变迁,就是一种从传统企业发展的“控制欲”思维,转变成“蜂巢思维”,做连接、做生态。腾讯也从400亿美元的市值膨胀到今天的5000亿美元市值。



在企业日常运作中,我们经常强调“管理”。因为,有人的存在,就有管理。而为了方便管理,就出现了“部门”。很多企业的部门自成一家,本部门的才是“自己人”。“自己人”埋头苦干不问他人。

在蜂巢思维组织架构下,一个部门,它可能不需要埋头苦干,它的定位,可以是一个“连接器”,把内部的各部门、外界的第三方企业、超级个体,用胶水连接在一起,搭建协同网络。

这不单是一种管理,更是利用胶水进行“赋能”。

赋能,是一条与“管理”彻底不一样的故事线,一个普通的员工,他不再是被管理的角色,而是被赋能的角色,被释放创造力,以个人成就感作为工作的驱动。

这就要求这是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人,走在一起,来发挥每个人最大的价值。

员工跟公司不应该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我们可以认为,是员工使用了组织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公司雇佣了员工,这两者的根本关系应该发生很大的颠倒。

大公司之大,并不取决于人员数量的多少和组织的膨胀程度,而是在于其有限体量所能发挥出的“大”价值。

基于此,我们在衡量一个企业和组织,是否足够的大的时候,除了在乎员工人数之多,一个更重要的考量维度:一个组织,它所“连接”和“赋能”的人和事是否足够的多且高效。

万物互联,形成一张巨大的协作生态网络,这才是真正的大蜂巢、“大”公司。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刘萍萍

来源:瞭望新时代学习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