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火箭军某旅技术室助理工程师刘杉素描
被评为“四有”优秀军官,又荣立二等功。近日,火箭军某旅技术室助理工程师刘杉双喜临门,她的强军故事也让战友们津津乐道。
这位言语不多的“90后”东北姑娘,上学时成绩优异。分配到部队后,刘杉被调整到技术室,这里被该旅官兵誉为“技术高地”。
然而,一个月后,自信满满的刘杉就在“高地”打了个“趔趄”。
一次,在导弹发射分队实装操作训练中,一名连长向刘杉问了几个导弹操作难题。一开始,刘杉还勉强能回答。随着问题深入,她支支吾吾憋红了脸。
按说,该旅刚列装某新型武器装备,刘杉被问住也情有可原。然而,她却暗下决心要“对自己狠一点”:“作为技术干部,对专业吃不透,就谈不上称职!”
那段时间,刘杉特别拼,不是在技术室里啃“硬骨头”,就是铆在导弹发射架下潜心钻研。她还主动申请外学外训,向科研专家、厂家师傅虚心求教。遇到难以消化的知识,她晚上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深究原理、背记参数。有时,面对一张导弹分系统电路图,她能研究一个通宵。靠着这股钻劲,刘杉写下了3大本2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
之后不久,在全旅组织的专业理论考核中,刘杉以99分的成绩夺魁。
“1分也是差距,搞技术必须精益求精。”刘杉不断自我加压,仅用一年时间便入选技术尖子人才库。
前年,该旅技术室受命研制一套模拟训练器材,刘杉负责研制其中的界面化系统。面对数以百计的制作对象,刘杉足足干了2个多月。“前台”做好之后,如何让界面模块与操作指令准确对接、交互联动,成为摆在刘杉面前的一道难关。
一次,刘杉敲完一段代码后,计算机报错,执行不了预想指令。她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查阅资料、细化操作,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最终,她用7万多行代码撑起了界面化系统的“内核”,该型模拟训练器材研制成功。
“要干就要尽心竭力,要做就做到精益求精。”秉持这一理念,刘杉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火箭军装备方队中就有刘杉所在单位的部分装备。刘杉在幕后默默付出,她研发的激光计时器,提升了车辆行进训练的精度,为装备方队分毫不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尽了一份力量。
当年,刘杉还参与研制某虚拟仿真系统,该项目在火箭军革新竞赛中获奖,她因此荣立三等功。
随着新型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刘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攻关的脚步也更匆忙。
北国雪夜,寒风刺骨。前不久,火箭军某旅一场实案化合成演练在某野外训练场展开,刘杉受命参加某型武器装备首检测试任务。
-20℃的严寒天气里,她坚持每天到位跟检,指导号手规范操作动作,排除故障,及时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威武的导弹发射架旁,积雪覆盖的路面上,留下她一串串清晰的脚印……
“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只有不断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才能为导弹腾飞插上‘科技之翼’。”刘杉如是说。
瞭望新时代网(《瞭望中国》综合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