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内容生成技术赋能国产动画创作

2025-04-29   

当今时代,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一支关键力量。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改造在创意领域、文化领域和艺术领域正在提速,提供海量数据和高效处理手段的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创作局限。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动画创作迎来新的变革。传统动画生产方式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难以适应飞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内容生成技术因其高效率处理海量信息,快捷高效的内容生成模式,为动画内容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优势。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ChatGPT赋能元宇宙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202401001061)”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内容生成技术的动画创作研究(S202410554322)”研究发现,内容生成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典型代表,它能模拟人类创作思维去生成或辅助生成动画角色、场景、剧情等,大幅提升创作效率,缩短制作周期,提供创意灵感,突破传统创作束缚,成为动画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内容生成技术与动画创作的融合的趋势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内容生成技术动画创作应运而生。动画深受大众的喜爱,但传统动画创作需要经历从编剧到后期合成多个环节,而且都要求大量的劳动力、时间、精力的付出,创意受到技术经验和操作的限制,制作成本较大、周期较长,大大阻碍着产业的发展。第一是内容生成技术机制。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其运作机制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对海量数据展开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生成的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AIGC技术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和生成模型的应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特征并学习数据的内在规律。第二是内容生成技术在动画创作的应用。在动画创作中,内容生成技术应用广泛。角色设计时,它能按创作者的描述,迅速生成各类角色草图,供角色设计师进行选取和参考。场景构建里,能根据场景描述或参考图像生成一个逼真场景,节省绘制时间。动画制作过程中,它能够实现动作的自动生成与优化,让角色动作更流畅。后期制作中,该技术还辅助音效的合成、色彩的校正与特效的添加,从而提升作品整体质量。

传统的动画艺术的生产特点

传统的动画的风格特点是以民族艺术为基,融合文化内涵,创新表现手法。传统动画根植于各时期,承载各时期独有的艺术追求,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有机构成。在艺术风格上,如风格多元的《中国奇谭》,每集都独具匠心,细腻的刻画奇异世界。故事题材上,如神话题材《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构筑宏大的奇幻世界,表达见义勇为等民族精神,风格雄浑大气。寓言故事《三个和尚》,凝练故事情节,传递哲理,引出合作担当。近年来,近些年国风动画的发展更是继承了传统动画风格特点,并加以创新,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三国游”系列动画,运用现代技术重新演绎了历史英雄的传奇故事,以“哪吒”IP为代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了传统神话的精神内核,赋予了经典角色新的生命力。此外,《深海》首创粒子水墨画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墨画与三维CG结合探索了国风动画的视觉边界。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延续了传统动画的民族特色,同时在技术表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动画存在生产力成本高、制作效率低、创意创新受限的局限性。在新字化大势下,内容生成技术的出现,让传统动画的局限性愈发明显。传统的动画制作流程复杂,从策划、故事脚本、分镜设计,到美术设计、动画制作,后期合成,环环相扣且步骤繁琐。在内容制作多个环节依赖动画师手动设计,不仅对动画师综合素养有极高要求,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在制作效率方面,传统动画从分镜头设计到音画匹配工序冗长。以30分钟动画为例,要设400分镜头、画800幅图画剧本,后期声音分解精细,制作耗时长。而AIGC只需依靠强大算法,便能快速生成角色、场景等元素,高效完成中间帧制作,可替代这些繁琐耗时的人力工作,大幅提升制作效率。在创意创新层面,传统动画多为独立的单人动画师成果,其创意易受自身经验、认知的限制,难有新颖创意和题材,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的审美需求。

内容生成技术赋能动画创作

首先是内容生成技术赋能国产动画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动画创作方式,内容生成技术正在对动画产业格局进行重塑,并由此引发诸多变革。在高效方面,创作人员可以利用AIGC技术自动生成动画中的背景、音乐、角色、特效等元素,减少烦琐、重复性的工作,进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品创意与艺术表达中。同时,AIGC技术也可以节省动画制作所需的成本和时间,缩短动画制作周期,进而推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在创新上,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界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挖掘不同文化艺术风格中的创新元素,为国产动画创作注入新的生机。同时可以为创作者提供灵感和思路,使创作者产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还可以生产出多种风格的动画内容,满足观众的多元化审美。从题材上来看,能够产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科幻、冒险、爱情等题材的动画故事,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选择。

其次是内容生成技术推动动画的变革的三大维度。AIGC全面革新动画创作。在提高效率方面,《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利用AIGC优化了背景制图,相比于原画师所需三个月的工作量,AI提升的效率至少为 30%,能够帮助制作组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场景。在创意层面,AIGC打破常规,以激发创作者灵感、打破传统思维、满足观众多元审美的方式,生成海量创新创意、多元的风格和题材,制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在表现力上,AIGC可以呈现超写实的画面。例如《千秋诗颂》展现出AI对诗词意境的深度挖掘和艺术重构能力,让古诗词“活”灵活现。另外,AIGC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所有人都能实现创作和投入内容创作生产,动画行业就可以在AIGC技术的助力下加速产出内容,也能够更加贴近当下市场需求,反过来还会刺激动画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是内容生成技术赋能动画的实际应用。内容生成技术在目前的动画创作领域发展很快,《犬与少年》《龙门》《千秋诗颂》等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犬与少年》采用AIGC技术对背景绘制和音乐生成中实现了创新应用,AI根据动画师的提示生成背景图像,并由人工调整优化,大幅提升了画面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龙门》采用多模态生成技术还原水墨晕染效果,突破了传统水墨动画中难以实现的笔触细节和流畅动作,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千秋诗颂》的各个方面都运用了AIGC。剧本创作部分采用了文本生成的技法,将古诗文融入其中,构建诗情画意的情节;制作中将复杂的人物动作自动生成,并进行后期优化使人物更加自然地与场景互动,后期通过智能音效合成和色彩校正来提升作品的品质,是动画创作与文化创新融合的优秀范例。

内容生成技术在当下动画创作领域有效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给动画制作提供大量的灵感素材和多种类型风格,增加动画的表达与艺术感染力。然而,AIGC在实际运用时仍有诸多问题,生成的内容在细节处理上往往不够精细,无法替代人类创作者所持有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情感表达,而在生成创意时依旧受制于数据训练,无法做出创新性的改变,从而导致动画作品浅显而难以产生共鸣。此外,版权归属、伦理问题以及技术滥用等争议也亟待解决。只有将问题逐步改善,AIGC技术才能在动画行业及元宇宙领域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瞭新社)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佳佳

来源:中国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