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唤醒“沉睡”机械停车库需多方协同发力

2025-04-28   

为缓解停车难,不少城市小区建设了机械停车库。记者走访发现,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对节省空间、补充城市车位起到一定作用,但部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既用不到又拆不掉,变成停不了车的“僵尸库”,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机械停车库之所以被闲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于设计与现实需求脱节。在小区机械停车库的建设中,设计多以普通家用燃油车为标准,却忽略了当下新能源车日益普及的现实。新能源车在尺寸和重量上普遍大于同级别燃油车,这导致机械停车位让新能源车主“望而却步”,稍有不慎,车辆便可能遭遇轮胎挤压、后视镜刮擦等状况。此外,部分机械停车库设备年久失修,钢架锈蚀、机油泄漏等问题频发,不仅可能污染车辆,还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部分开发商在配建机械停车库时,存在“凑数”心态。为满足规划中的车位配比要求,机械停车库成为“救急”之选。然而,这种为了达标而建设的车位,往往缺乏对实际使用情况的考量。建成后,机械车位占用空间却无法有效利用,造成“用不了”的局面。而当业主想要拆除机械车位时,又面临重重困难。机械车位作为开发商固定资产,拆除需经规划、建设及产权单位等多方同意,程序繁琐,且拆除后可能无法满足当初的交付标准等相关要求,从而导致机械车位陷入“拆不掉”的困境。

再者,机械停车库运营成本高昂,也是其沦为“僵尸库”的重要因素。机械式停车设备属特种设备,需专人操作并定期维护保养。部分小区缺乏专人管理,机械停车库运营状况堪忧。据了解,普通升降平移类车库单个停车位建设成本一两万元,垂直循环类车库单个停车位可达四五万元,加之专人维护运营成本,对小区而言是不小的负担。个别开发商为满足车位配比要求,甚至低价租赁二手设备,这些设备在安全性能、使用年限、停车体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车主使用意愿。

要改变机械停车库长期闲置、低效利用的状况,需多方协同发力。在规划审批环节,应充分考虑市场发展趋势,仔细评估机械车位的实际适用性,避免盲目建设。对于已建成、未投用的小区机械停车库,应尊重业主意见,通过业委会、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商等多方沟通交流,共同探索改造车位资源、提升使用效率的途径。也可鼓励小区引入第三方专业停车管理公司运营,利用其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随着机械停车技术不断进步,全自动停车库等新型设备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故障风险,应鼓励小区采取建设智慧停车楼等方式补足车位,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机械停车库的建设初衷是缓解停车难,绝不能沦为“僵尸库”。相关部门、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及业主应携手共进,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沟通协作,让机械停车库真正发挥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停车服务。(瞭新社)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王尔东

来源:羊城晚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