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程序员把车睡成“海景房”,也是一种自在生活

2025-04-21   

据报道,深圳程序员张运来,4年来的工作日晚上都是睡在车里,利用公园的公共卫生间洗漱,每晚只需花费6元停车费,每日消费仅100元上下,几年下来“省了差不多10万块钱”。

今年已41岁的张运来称,他工作日住在车里,周五晚上再开车约300公里回阳江老家陪家人,周一一早再开车回深圳上班。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

不租房、住车里,人们的第一反应似乎是“被迫无奈”。诚然,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在大城市里做“码农”打拼,“睡在公园里”,周末还需长途奔波,才能跟妻儿老小团聚,难免会让人替他感慨一声“不容易”。不过,这其实是月入几万块钱、家里有一套4层“小别墅”、“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的张运来个人的一种主动选择。

仔细看看,张运来的“生活质量”并不低。他把车停在靠近海边的深圳湾公园里,仿佛是“海景房”;刷牙、洗脸有公共卫生间,洗澡去健身房;衣服则周末带回家洗;甚至“车位会随心情换来换去”。

不过,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不适合所有人,也无须盲目效仿。比如,车里空间毕竟狭窄,长期睡在车里的诸多不便,不少人可能就难以忍受。再比如,两地奔波还要挤占好不容易才有的周末休息时间。

这位程序员之所以“还挺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他不打算在深圳安家。他的妻子、孩子都在老家,并且“过几年我应该会回阳江”。

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展示了一种城市生活的可能性。随着公共设施的改善,交通道路的完善,社会服务的细化,城市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多元。

本质上,这也是城市样态的丰富——卫生间、健身房、海边停车场等场所,让一种更加自在的生活成为可能。

这种把车睡成“海景房”的新闻,之所以这么引人关注,或许也是契合了人性深处对轻松自在的渴望:人们希望过得简单从容些,可以获得更大的生活自主。(瞭新社)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佳佳

来源:新京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