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初春时节,晨雾还未散尽,陆军某旅驻训分队便民服务小组已走向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山路蜿蜒,他们对每个岔口都熟稔于心——半年多来,他们已多次到村寨送温暖。
去年盛夏,该部来当地驻训。刚开始一段时间,由于语言不通、习俗各异,官兵和村民来往不多。
一次偶然机会,驻训分队了解到村落距离最近的卫生院有10多公里,且各项服务措施均较为落后,便主动与村委会商议,决定组建便民服务小组,深入村落为村民提供义诊等服务。
在村委会支持下,官兵们在村里设立服务摊位。刚开始,很少有村民来问诊。
转机出现了。得知村里一位大娘因干活受伤,伤口化脓,服务小组组长、军医覃佐欣主动上门诊疗。处理好大娘伤口后,覃佐欣又定期上门换药。
“既然群众不愿开口,我们就主动上门。”了解到村落里大多是孤寡老人,覃佐欣带领服务小组挨家挨户走访,逐户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山区常见病配制药包。不到一个月时间,服务小组诊疗群众百余人次,还帮助老人理发、清扫屋子、修补篱笆等。
最动人的风景总在细微处。炊事班班长薛旭立难忘那个雨夜,他与战友护送老乡回家,喝上了一碗老乡家人熬制的姜汤。
这样的故事在这座偏远村落还有许多。村民修房子时,官兵们会主动上前帮忙;老人头发长了,官兵们提着理发工具出现。几个点位的岗亭,时不时会有大叔大婶“寄存”的瓜果;除夕晚上,村民们端着当地特色食品走进军营食堂,炊事员特意烤制“团结烧饼”;孩童们早已熟悉那身作训服,每逢路过总要摊开小手,换得两颗甜甜的奶糖……这些点滴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如今,覃佐欣一行人的医疗背包里,除了绷带药品,多了乡亲们相赠的刺绣药囊——彩线绣就的木棉花缠绕着八一军徽,恰似这青山绿水间,永远割舍不断的血脉深情。(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