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在刚刚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向“新”求“质”,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互促。
民营经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发展壮大
回溯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大门。正是由于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领民营企业成长,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成就了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没有改革开放,没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民营经济,更没有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有益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一步一步走出来,在争辩中成长,在发展中壮大,并最终走向广阔天地。从初期的摸索到如今的繁荣壮大,民营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和成就了中国经济奇迹。没有民营经济发展,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经济奇迹和活力。
如今,我国有超过1.8亿户经营主体,规模有大有小,类型多种多样,它们分布在千行百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中国经济的鲜活呈现。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其中“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占四成,经营领域在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因此,“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2025年新年伊始,围绕发展民营经济,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加密政策、加大力度,连续打出“组合拳”,并正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尽快出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
去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地方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应对变局的科学指引,更是民营经济发展走向广阔天地的希望所在。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生产力将不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全面深化,特别是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这些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随着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当前,很多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创新节拍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始化敢闯,敢冲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甚至可以讲,民营企业没有创新,就不能立足,就不能成功,更没有市场前景。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通过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新兴技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还包括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赛道,民企正大展身手。技术呈浪潮,产业是集群。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通吃整个产业链,分工形成全产业链,做不了主角,就做好配角,相得益彰,各自成就。关键是民营企业要勇于争先,敢于走在前沿。
在每次风口,总有企业腾飞起来,当然也会有企业沦落下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技术“上新”,产业“焕新”,新质生产力成势处,企业生命力就旺盛,市场前景就好。“下行”就用“上进”对冲,“转型”就用“实干”搭梯。民营企业必须向创新要出路,向转型要空间。创新需要代价,转型需要勇气,需要胆识。越是难走的路,走出来的竞争力越强。挑战再大、困难再多,有了党和国家作最坚强的后盾,有了良好的政策牵引和制度支撑,有了创新实干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大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阔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攀“高”向“新”求“变”,走好民营企业的突围之路
中国经济的稳定之锚、活力之源就在千千万万的企业之中。这是民营经济保持前行的逻辑,也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民营企业前行的每一步,都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投射。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的突围之路,只能是攀“高”向“新”求“变”。
不断攀“高”。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可以看到高质量发展给民营企业带来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面对压力与挑战,很多民营企业矢志不渝,不断攀高。历经四十余年的高速增长,过去曾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在新形势下已经发生逆转,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民营经济自身长期发展的要求。民营经济必须自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塑造自身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抢占发展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贡献力量。
勇于向“新”。唯有向创新要动力,才是民营企业立足之本、生存之道。追求创新是民营企业的天然意识,也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我国民营企业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模仿、嫁接到原创的创新发展之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的生产模式……压力和挑战不断激发中国企业对创新的渴望,鼓舞着民营企业寻求突破的信念。现在,中国民营企业整体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通信、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互联网等领域已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甚至不少数民营企业已经站在了全球创新竞争的最前沿。
敢于求“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民营企业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增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信心和能力。现在AI时代来临,这是一场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浪潮。从今天来看,未来20年的AI时代能带来的改变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为AI会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AI必将大大提高人类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能力,AI赋能新质生产力,将会出现新文明形态,催生新技术和产业变革,出现更多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新赛道。可以肯定,AI会改变一切,但这不代表AI能决定一切。AI的发展并不是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的能力互补,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效、更新质的生产力方向发展。当AI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交融时,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火花,为企业开辟一片新天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征程。民营企业要积极拥抱AI时代,再创造民营经济新辉煌。(瞭新社)
作者:周文(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