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正在成为多地政务系统的“热门动作”。
据报道,深圳、广州、东莞、呼和浩特、无锡等城市,都已经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一时间,有人感叹“AI也来抢铁饭碗了”,有人高呼“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AI公务员”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更准确地说,所谓“AI公务员”,其实是“公务员的AI助手”。正如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智员工”不能单独决策,均有使用部门指定的监护人,由后者指挥工作并负责。诚然,凭借着强大的推理和整合能力,在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上,比如文书生成、查找错误等,AI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人工显然无法匹敌。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吃“头啖汤”的福田的探索成效,也印证了这一点。
不过,要说公务员将会被大规模替代,恐怕是过于忧虑了。即便人工智能的算力再强,在一些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它也很难“一次穿一个针眼”,化解各种复杂的利益纠葛;再者,政务服务并不是一味追求效率至上,人性的温度也颇为可贵。技术的高歌猛进、对重复性劳动的解放,既对人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若是尸位素餐、得过且过,体现不出多少人与AI的真正区别,那就真的是“自废武功”。
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各地的积极求变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的数字政府建设,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从“只进一扇门”到“不见面审批”,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以数字赋能便民利企,以人机协同升级服务,一直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发力点。大模型的入场也并非“赶时髦”,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重要的区别在于,DeepSeek的开源模式及低成本部署,有助于政务数据更安全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提出支持各地积极建设政务服务大模型,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AI公务员”重塑的不只是技术逻辑。从宏观来看,去年开年以来,各地纷纷成立数据局,数据的资源属性得到高度重视,海量的政务数据既是算法优化的“石油”,也有望赋能数字治理、数字经济发展,相比“智能助手”而言,这是更高维度的开发利用;技术杠杆撬动的系统性改革,也在倒逼各部门再造工作流程,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数据共享,完善应用标准,厘清责任边界;对公务员群体而言,学会提问、善用工具固然说是AI时代的必备技能,但技术终究不是万能的,比如,“模型幻觉”误导决策,技术红利滋生“路径依赖”“信息形式主义”,过度智能化加剧“数字鸿沟”,对这些负面影响还须高度警惕。
科技向善,人为其本。无论是公务员还是“AI公务员”,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永远是标配。(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