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5-02-17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累计发行约8700亿元,“保险+期货”惠及农户超700万户次,公募基金行业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发布首批11个试点项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资本市场正在持续发力。

推动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改革是破题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施工图”。打开这张“施工图”,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

以改革优环境,厚植科创沃土。具备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有着独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与创新活动的风险特性“适配度”更高,是科创企业更便利快捷的融资途径,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优势。此次《实施意见》对科技金融着墨最多,围绕增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改革举措,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比如长期以来,如何评价拟上市企业的科创属性、如何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难点。《实施意见》针对这一难点,提出进一步健全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同时,通过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优化并购重组估值、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共同发力,提高有关制度安排与科技型企业的适配性。

以改革通堵点,长引资金活水。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卡点,既能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优质企业注入更多资金源泉,也能更好服务养老金稳健增值、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实施意见》强调落实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投资端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通过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合理扩大投资范围,推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等制度性突破,鼓励“长钱长投”。

以改革建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一个层层递进、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多元金融需求。《实施意见》围绕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提出多方面改革举措,科技金融方面有通过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等措施,绿色金融方面提出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普惠金融方面提出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补短板、锻长板,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要将这一系列改革落到实处,离不开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加快改革、加强引导的同时,行业机构也要切实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长期战略。一方面在内部机构设置、资源投入、绩效考评等方面作出适当倾斜,结合自身特点推动更多资源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集聚;另一方面树牢合规理念,避免一哄而上,严防“伪创新”“乱创新”,针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同领域的风险特点探索建立风险约束制度。

推动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就要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提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为实体经济输送更多养分的同时,金融血脉自身也将更加强劲。(瞭新社)

编辑:姚珏 责任编辑:谢图南

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