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醍醐灌顶”一词源自佛教经典。在古代印度,用水浇头顶的灌顶仪式是一种特殊仪式,后来被沿用为佛教密宗的一种宗教仪式。醍醐本是一种从牛奶中提炼的精华,被佛教比喻为最高佛法,因此灌顶仪式也被称作“醍醐灌顶”。在中国佛教文化中,“醍醐灌顶”比喻将佛法真义传与他人,使其彻底领悟佛理。后世常用这一成语比喻因为听了高明的意见或建议,受到很大的启发,彻底醒悟,也形容心境清凉舒适。
在古印度,每逢有新国王即位或册立储君之际,会举行一种特定的仪式:由仪式主持人将汇聚自四大海域的水倾倒在国王或储君的头顶,象征着“富有四海”或“四海归心”,此仪式被称作“灌顶”。后来,佛教密宗采纳这一仪式,在接纳新信徒或僧侣晋升为阿阇黎(佛教术语,意为教授弟子,使其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也称规范师、导师)时,均会举行灌顶仪式。在接纳新信徒时,导师会将清水洒于新信徒头顶,象征着“以甘露法水沐浴佛子之顶”。佛典《大日经疏》中记载:“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所谓醍醐,原本指的是从牛奶中提炼出的纯净酥油,是一种油脂状的凝结物,其味道甘美温润,气味清凉,古人将其视为纯净无瑕的上品。《本草纲目》中记载:“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用处亦少。”因醍醐极为珍贵,且渗透力极强,佛教便用其象征最高的佛法。如宋代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中写道:“一闻诲示,如饮醍醐。”
在佛教中,醍醐灌顶蕴含着深邃的宗教意义和哲学意蕴。唐宪宗在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作的序言中提到:“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这两句话揭示了佛教所言的“醍醐灌顶”,意思是这种“晓悟”类似于禅师的顿悟,未必源自外在的语言文字教导或灌输,其本质实为自我心灵的觉悟。通过阅读佛经或领悟佛语,旨在启迪内心的智慧,显现佛性的光辉。因此,《涅槃经》亦有云:“言醍醐者,喻于佛性。”
醍醐灌顶的境界也常常引得高贤雅士心驰神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嗟发落》云:“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顾况在《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中写道:“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后世,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主要比喻一个人在接受教诲或点拨后猛然醒悟的样子。如《西游记》中写道:“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红楼梦》中亦说:“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初刻拍案惊奇》中说:“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郁达夫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说:“觉得同是精神的娱乐,又何苦嘈嘈杂杂,闹得人头脑昏沉,才能得到醍醐灌顶的妙味呢?”(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