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清都观:伴瓷而兴 儒风道韵

2024-10-14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有一个依托兴于晚唐的吉州古窑遗址群打造的现代文旅园区——吉州窑景区。景区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千年古观——清都观。古观与周边的多个古窑遗址、吉州窑博物馆、周必大纪念馆、本觉寺佛塔等和谐相融,更有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其弟子黄庭坚在此赋诗论道,留下千古佳话。

千百年来,清都观默默见证着永和镇的历史沧桑、中国瓷业的兴衰发展、儒道的交流融通,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却低调内敛的道教宫观。

因瓷而兴,因瓷而名

吉安市古称庐陵郡、吉州,庐陵自古以来便享有“江南望郡”的美誉,而“庐陵之盛,萃在永和”。

位于赣江沿岸的永和镇是我国古代名窑——吉州窑的故乡,它因水而兴,因火而旺。东汉时,永和设为东昌县县治而开埠,故名东昌。唐末五代时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建窑制陶,兴建祠庙寺观。清都观的原型即于这一时期初备。清都观肇基于南唐元宗保大年间(943年-957年),相传为晋代白鹤仙冲举之地。其时,此地已有石基台高耸,“广逾数丈,高止数寻,远望突兀”,当地人称之为西台。北宋时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赐庙额为“清都观”,沿用至今。

宋代,瓷器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用器,烧造瓷器成为重要的手工业,江西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瓷窑分布广泛。吉州窑烧造的瓷器融宋代文人意趣与庐陵地方风情于一体,雅俗共赏。此时,瓷业兴旺,推动商业的发展,永和成为庐陵的商业中心。

至南宋,永和瓷窑密布,窑业兴旺。当时的吉州窑可谓12至13世纪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窑场之一,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玳瑁天目”等饮誉中外。

“天目”即指黑釉瓷,吉州窑以黑釉出名。南宋时期,饮茶文化风行,无论是宫廷皇族、道观道长还是文人百姓都积极参与其中,当时对茶盏需求量极大,吉州窑出产的黑釉茶盏广受青睐。从古窑遗址的出土文物来看,以黑釉茶盏和黑釉碗数量居多,另有钵、罐、瓶、碟、注壶等。

清都观与吉州窑相距仅有百步之隔,观内藏有不少吉州窑瓷器,如茶壶、茶盏、供桌花瓶等。清都观道长经常使用的吉州窑木叶纹碗,是宋代典型的斗笠碗式样。这种碗碗身宽大而厚重,形似斗笠,故被称为“斗笠碗”。碗的边缘自然洒脱,碗身装饰着树叶纹,纹形各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与此同时,吉州窑瓷器也受到道教神仙文化、长寿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很多道教中的吉祥动植物纹饰,比如被古人称为“仁兽”的鹿便是其一。

置身尘廛,浸润乡土

我国道教观宇星罗棋布,其中有许多建于名山胜境,如泰山的岱庙、终南山的楼观台、龙虎山的正一观等。在道教看来,这种神仙洞府得天地自然之灵气,人迹罕至,有利于精勤修行。但清都观则大异其趣,它置身尘廛之间,大隐于市,在熙熙攘攘的瓷都与百姓比邻而居,并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交相联通,香火一直十分兴盛。

清都观全盛之时,有殿宇多座,如三清殿、北极阁、逍遥堂、观复堂、朝元阁等,集台阁、轩亭、池沼、庵室于一观,水泉清浅、松林竹径,令人有托身自然山林之感。因其与地方社会紧密互动的关系,当元代吉州窑窑火渐渐熄灭,当永和繁华喧嚷的胜景不再,清都观却依旧香火绵延。

道教神仙众多,构成一个庞大的神团体系。道教宫观所奉祀的神灵,除了三清、四御、玉皇、三官等声名显赫的仙尊外,还有百姓祈求祭拜的各种功能神,如财神、文昌帝君、送子娘娘等,再者就是护佑地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地方神祇,清都观祭祀的就是这一类地方神。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清都观都会举行庙会,祭拜地方神祇欧阳太保。当地百姓纷纷自发前来,除了上香、敬拜,重头戏是在锣鼓喧天、噼啪作响的鞭炮声中,将欧阳太保的神像请出庙,抬着神像周巡乡境。这种活动谓之“游神”,象征太保老爷遍访家家户户,庇佑四方平安。

据史料记载,欧阳太保本是永和丹砂当地人,以性情质朴、正直无私而远近闻名。他生前一直在永和辅顺庙修道,平日在庙里洒扫、侍奉香火,也常常外出化缘。因为他待人温和朴实,所以人们乐于施助,无论老少,都对他敬信有加。欧阳太保将劝化所得用来兴修庙宇殿舍,毫无私心。欧阳太保仙逝后,乡人感念其生前劳绩,为他立塑像于清都观殿中,仪表威严而虔敬。

欧阳太保投身民众、服务乡里的作为并非偶然,而是与其家族风气的浸润密切相关。其父辈中有位名叫欧阳文先的乡贤,以乐善好施闻名,曾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出资为永和修建道路十二条,方便人们出行。

追溯其渊源,可见清都观的庙会实际上将庙宇护民爱国的历史传统与吉州的民间习俗融为一体,反映了民众寻求平安和乐的生活理想和感恩报恩的朴素思想情感,是对能御大灾、捍大患、保障斯土的忠义护国爱民之士的敬重和礼赞。

“苏黄”论道,儒道交融

清都观作为永和道教信仰的中心,与江西各道派多有交流,它以秀丽的自然美景、浓厚的儒风道韵吸引着众多高道、儒士,见证了儒道的交流与融通。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贬谪海南的苏轼遇赦北归,次年途经庐陵,游览当地风光,在永和清都观与道长谢子和把酒对茶。时年64岁的苏轼见与自己同龄的谢道长鹤发童颜,而自己因屡遭贬谪而老态龙钟,不禁感慨系之。他这样写道:“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流年与我同。自笑余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诗人将自己羁旅一生的漂泊无定与清都观的清旷澹然进行比照,以道家的超然境界化解人生的遗憾。而在叹服谢道长的神采时,苏轼则以诗赞曰:“欲识清都面目,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大至蓬莱顶头。”当时,苏轼还应谢道士之请,为清都观题写“清都台”三字。

苏轼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诗人黄庭坚其时在临近的泰和任知县,来陪老师同游。两人在清都台上赋诗、品茶、论道,黄庭坚后来留诗以记:“飘然一上清都台,轻裾御封秋色哀。夜深环佩度东阁,东坡老仙月下来。”黄庭坚将儒门学士苏东坡赋予仙风道骨的神韵,描绘出其亦儒亦道的风范,可谓深得东坡之意。此后,人们便将这里称为“苏黄讲经台”。自魏晋以来南北朝形成的儒道合流,在永和清都观得到真切的体现。苏黄师徒在这里的活动,为清都观增添了更为浓厚的人文底蕴。

苏黄二人还为永和清都观留下了许多名迹,古观前一方名为“金钱池”的池塘便是其一。《江西通志》卷九记载:“金钱池在府城南永和市,宋苏轼黄庭坚游清都观,戏掷金钱于池,后池中开花,如金钱,迥胜常葩。”说的是苏东坡曾在此垂钓,许久钓不到鱼,就投了几枚铜钱入水以诱惑鱼儿。这一举动颇具意味,鱼所食的是饵料,铜钱如何发生作用呢?苏轼有一首诗《鱼》,说“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五因”,意思是饵料是充满诱惑的,但鱼一旦上钩食饵,则要搭上性命。那四方铜钱哪里是用来钓鱼的,分明是用来钓人的啊!后来,水塘边长出一种四叶金钱草,开的花形似铜钱。传说这是苏东坡扔到水中的铜钱变化而成的,就把此花叫做金钱花,把水塘称为金钱池。金钱池与清都观台皆被列入负有盛名的“东昌十五景”。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也曾多次参访清都观,他在游记中详细记录了参访行程以及所见所思。其中述及“苏黄”留下的名迹,尤其有感于黄庭坚的诗句,“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黍一炊。蔬食菜羹吾亦饱,逍遥堂下叶辞枝”。可以想到,“心游魏阙”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邯郸一梦”的道家式体悟在他的内心相互激荡。周必大是一位颇富才干、政绩丰硕的实干家,但因不惧权贵、刚强正直而遭弹劾,与苏轼的境遇颇为相似,目睹苏黄名迹,应该心有戚戚焉吧。现如今,周必大年少读书的丞相读书台亦为“东昌十五景”之一。

“苏黄千载后,山水九秋长”,继苏轼、黄庭坚之后,明代文人刘崧、罗洪先、陈嘉谟、方以智等都先后来到清都观,与道长们切磋交流,感受道家的清虚明旷、包容万有的精神。他们或题字、或写游记、或作诗,表达对前代先贤的追慕和莼鲈之思。

经过自南唐以来的历代层累,清都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依托繁华的窑瓷市镇而兴起,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以护国保民而成为百姓信赖的灵祠古迹,“作一镇之保障,为万商之凭依”。清都观见证着儒道的交流与融通,守护着一片乡土,寄托着民众祈望,呼应着时代的变化,历久弥新。(瞭新社)

(作者焦玉琴、万林一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江西省吉安市道教协会)


编辑:倪城袡 责任编辑:丸子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