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瞭新社报道|从“彩陶”和“湖春”看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

2024-10-09   

2017年9月,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彩陶”和“湖春”从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卧龙神树坪基地抵达印尼,来到了印尼最大、最热门的动物园——印尼野生动物园(Taman Safari Indonesia)。根据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的相关协定,“彩陶”和“湖春”会参与在印尼开展的为期10年的中印尼大熊猫科研工作。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旅居印尼,成为了中印尼建交多年来坚固友谊的有力见证。

“彩陶” 和“湖春”,架起中印尼民心之桥

印尼野生动物园位于印尼西爪哇省茂物市,气温常年保持在15至24摄氏度,有着适合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此外,动物园还专门建造了一个占地4800平方米的“熊猫城堡”,建筑采用传统中式风格,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城堡”内部设有四个熊猫栖息地(两个室内和两个室外)、教育区、医学研究区和竹子处理区。印尼野生动物园还特地栽种了10公顷的竹林以保证熊猫食物的稳定供应。印尼当局还通过定期体检(包括血液检测和尿液监测)密切关注“彩陶”和“湖春”的健康状况,并观察繁殖的最佳时机。专业的熊猫饲养员也按照中国政府的标准操作程序管理熊猫的饮食和健康。

自抵达动物园以来,“彩陶”和“湖春”就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动物园的游客人数也因此大幅增加。游客不仅可以通过玻璃墙观看可爱的熊猫,还可以在熊猫餐厅享用餐食、购买熊猫主题纪念品、在指定的摄影点拍照。在众多游客中,12岁的诺维塔·瓦尔达尼表示,大熊猫是她在动物园中最喜欢的动物,自己已经多次来这里看大熊猫,“它们翻滚或吃竹子时太可爱了,我真的是百看不厌。”30多岁的里奥·维卡克索诺则带着全家人从外省驱车来看大熊猫。他表示,家人们都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去看熊猫是此行的“首要任务”, “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大熊猫。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感知大熊猫的好机会。它们非常可爱,尽管很胖,却行动敏捷。”

“彩陶”在印度尼西亚茂物的印尼野生动物园玩耍(图/新华社)

在“彩陶”和“湖春”抵达印尼一年后,即2018年,园区便在全球大熊猫奖(Giant Panda Global Awards,GPA)中获得三项大奖:“彩陶”被评为在中国境外最受欢迎的大熊猫、印尼野生动物园被评为最具教育意义的熊猫动物园、印尼野生动物园的熊猫餐厅获得了最受欢迎熊猫动物园餐厅奖。据了解,印尼野生动物园多次为大熊猫举办如生日庆典等各种活动, 2024年3月,印尼野生动物园还通过熊猫表演和教育讲座庆祝国家熊猫日。印尼野生动物园创始人詹森·马南桑(Jansen Manansang)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大熊猫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印尼野生动物园是通过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受托照顾熊猫并开展科研的国家之一。

如今,“彩陶”和“湖春”生活在印尼斥资450万美元量身打造的中式殿宇风格熊猫馆,每逢春节、生日等,园方都会举办庆典,并为熊猫馆布置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多年来,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前往熊猫馆,一睹“彩陶”和“湖春”的可爱模样,甚至还有游客专程到场为大熊猫庆生。“彩陶”和“湖春”带来了中国人民对印尼人民的深厚情谊,在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友好交往的新桥梁、新纽带,并为中印尼人文领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而两国的大熊猫保护合作也成为中印尼外交关系的新象征。

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走向世界的爱与友谊

中国政府通过赠送或借出大熊猫到其他国家,一方面能与多国合力开展大熊猫科研及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大熊猫保护的现状和知识;另一方面,大熊猫作为深受全球欢迎的中国国宝,它们的旅居之行也极大地增进了中外民间友好交流,大熊猫也被誉为中外友好使者和最可爱的“外交官”。这种独特的中国外交形式可追溯到唐朝,来到20世纪后,“熊猫外交”在世界舞台上已拥有独特地位,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最初,熊猫是作为友谊的象征直接赠送给其他国家,标志着两国间重要的外交里程碑或外交关系的建立。例如,1972年,中国向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动物园赠送了两只熊猫,彰显着两国之间友谊的开始。而自1984年以来,鉴于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迫切性等原因,中国将赠送的形式改为根据相关协定进行出借,协定条款包括租赁费用、建设和维护适合大熊猫居住的设施、合力开展大熊猫研究与保护工作等。其中,租赁费用将用于中国的大熊猫保育工作,包括支持繁殖、栖息地保护,以及多个旨在确保这一濒危物种生存及繁衍的研究计划。在这一转变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中国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及可持续性的进一步加强,还能看出中国在保护其自然遗产的同时能将其很好地转化为文化软实力——除了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外,大熊猫还成为了文化大使,促进了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发展并推动多领域的文化交流。这些大熊猫往往成为中外双边关系的象征,它们的健康状况和公共亮相在接收国与中国都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密切关注。

除了“彩陶”和“湖春”,其他一些国家在与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日本上野动物园自1972年以来一直是熊猫的家园,日本也成为了最早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之一。2011年,熊猫“真真”和“力力”抵达日本,迅速受到日本公众的喜爱。随后,他们的幼崽“香香”出生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看,直接促进了东京旅游业的发展。2017年,德国柏林动物园迎来了园区首对大熊猫——“梦梦”和“娇庆”,它们迅速成为了该动物园的“明星”。2019年,“梦梦”产下了双胞胎幼崽“皮特”和“保乐”,这是德国首次成功繁育大熊猫,成为德国公众当时最关注的事件之一,也凸显了中德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有效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表示,他在美国圣迭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英国爱丁堡访问的时候,看到外国民众为了能见到大熊猫往往会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也看到当地饲养人员对大熊猫给予了精心呵护。“与世界各国持续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梦梦” 在柏林动物园内的大熊猫馆(图/新华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与20个国家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在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治、野化放归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树起一面旗帜。不仅如此,大熊猫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动物园,促进了接收国当地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大熊猫也逐渐成为了爱、和平、友谊的代名词,无论它们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在传播海纳百川、包容友善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都为国际文化交流和民间友谊发展释放着积极的信号。(瞭新社)

(本文作者Michelle Liu系印尼来华留学生,现为瞭新社国际通讯员)

编辑:陈欣妍、易春燕 责任编辑:李念

来源: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