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5G商用拓展融合创新广阔空间

2024-06-12   

今年是5G商用的第五个年头。5年来,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均实现网络覆盖;从基站设备到通信芯片再到手机终端,产业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工业现场,5G机器视觉检测将质检效率提升60%……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年来,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已成为创新最活跃、渗透最广泛、带动最显著的技术领域之一。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产业各方,持续深化网络覆盖、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拓展融合应用,积极推进信息通信行业现代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说。

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我国5G网络基础设施已实现全球领先。”赵志国介绍,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74.8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26个,5G网络从“县县通”向“村村通”持续迈进。

此外,我国在全球率先发布5G中频段频谱规划,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规模部署,全球首创5G异网漫游并启动商用推广。5G网络部署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建设了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独立组网)共建共享精品网络。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5G连续覆盖、行政村有效覆盖。

中国铁塔副总经理赵敬宝介绍,目前,5G共享比例达95%,新建基站共享率大幅提升至85%,相当于累计少建塔站112万座,节约投资超2000亿元,节约土地6万亩。近年来,中国铁塔协同客户联合开展“降低5G铁塔使用费用、节约电费、节约场租费、提升服务质量节约维护成本”的四个专项行动,已累计为客户节约运营成本超60亿元;同时,持续强化专业化运营,电信企业单租户的维护费已下降20%以上。

“通过5年的5G规模建设与应用创新,我们发现社会需要更快、更稳、更多功能的移动通信网络,这也是5G-A的演进原动力。5G-A不仅实现了带宽、时延等能力10倍提升,同时支持亚米级感知、厘米级定位,出现了新能力。”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既斌说。

赵志国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进移动通信、光纤宽带、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夯实基础,持续提升网络支撑能力。同时,将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根据场景需求有序推进现有的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深入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进文化旅游、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城市地铁等场所网络深度覆盖。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5G轻量化、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应用……5年来,5G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我国主导了5G架构变革和系统创新,形成一批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介绍,5G授权发明专利达1.4万件,PCT国际专利超过1万件,5G-A国际标准中的牵头项目数以及标准提案数占比超过30%。

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看来,5G-A国际标准持续发力,将多维度拓展5G生态,提升5G网络性能。具体而言,利用上行超级MIMO(多进多出)、双工演进、灵活上行频谱接入等关键技术,5G上行能力实现10倍提升。“通信与感知融合是标准制定所关注的问题,其应用将为交通、低空、生活等场景提供感知能力,同时借助感知辅助通信网络管理,打造智慧网络。”

5G-A作为5G向6G演进的中间阶段,为5G发展定义了新目标和新能力。IMT-2020(5G)推进组秘书长徐菲将5G-A技术应用总结为3类:以高效万兆和天地融合,释放宽带能力和效率提升;以千亿物联和确定能力,面向垂直行业实现精细化设计;以通感融合和智能网络,拓展新技术领域探索。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李红五表示,5G-A并不是单一的技术特性,而是一个包含新能力、新场景和新频谱等多方面技术特性的技术集,涵盖了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以及通感融合等多种业务场景。中国联通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与产业推进,推动5G-A技术从标准走向商用。

“我们将坚持创新,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密切跟踪全球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创新,提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能力。推进5G轻量化(Redcap)、5G-A等技术演进、产品研发和商用部署,持续开展通信感知一体、无线内生AI、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技术测试验证,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成熟,助力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实融合应用成效凸显

目前,5G已经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行业渗透率超76%。5G行业用户规模已超3万家。其中,智慧城市、医疗、教育规模超千户,电力与采矿行业超500家。全国25个主要沿海港口中的5G应用比例达92%,5G在20强煤炭和钢铁企业的应用比例分别为95%和85%。

“我们经历过煤矿职工出井时‘只有牙齿是白’的生产体验,希望通过5G等信息技术改变煤矿生产环境。”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小东介绍,中国移动联合平煤神马集团成立了项目组,采取基站级联与分布式多天线覆盖技术,实现了高上行容量和速率,解决了信号盲区和设备干扰问题。同时,利用超级上行技术和网络切片应用模式,为智能矿山的数据传输提供了速度保障,并解决了信道拥塞问题,确保5G网络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据悉,该项目帮助矿区实现设备的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高危工作面人均年产量提升约70%。此外,针对普遍原煤矸石含量高、不易燃烧的痛点,中国移动研发出全球首款5G智能煤矸分选装备系统,融入机器视觉能力,实现块煤与矸石分选精度达97%。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纵横交错的铁路轨道上,一组组集装箱装车发货,整个过程不见人工操作却井然有序。2023年,中国联通“中欧班列集结中心—5G+AIoT智慧陆港项目”落地新疆。如今,依托5G网络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实施无人集装箱卡车自动驾驶,实现卡车按既定行驶路径完成作业、智能感知路况。

赵志国表示,5G在采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工业领域5G应用逐步从外围环节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深入,探索出一批高价值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数实融合应用成效凸显。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5G-A如何更快、更好、更稳赋能实体经济,正是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主题。数字和网络技术与工业场景的融合持续深入,但仍需解决碎片化需求和规模化服务的矛盾。”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万春告诉记者,中兴通讯已经在滨江工厂探索了业界首条全5G-A柔性生产线,工业大模型成效初显,实现故障维修周期降低30%。(瞭新社)

编辑:刘东儿 责任编辑:李懿

来源:经济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