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这几天,火箭军某旅某连上等兵邓茂林格外兴奋。原来,他提出的一条建议,不仅得到上级认可,还在施工任务中发挥了奇效。
几个月前,邓茂林发现,在狭小作业面施工时,使用连队列装的大型输送泵灌注混凝土,不仅工序繁琐,还容易堵塞通道,影响施工进度。
“何不购置一款小型的混凝土泵送机?”邓茂林突然想起,自己曾在网上看到过类似设备。在他的印象里,该设备不仅小巧玲珑、使用方便,而且完全符合连队施工需要。
然而,就在邓茂林打算向连队提出建议时,他却犹豫:“入伍时间短,施工经验少,自己贸然建言会不会被老兵笑话?再说,这条建议也没啥高明之处,我一个上等兵能想到,难道别人想不到?”
思考再三,邓茂林还是决定把这个想法埋在心底。
机会很快到来。一天,连队召开施工任务分析会,连长张凯星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讲问题、提意见。见到战友们纷纷发言,邓茂林终于鼓起勇气,一吐为快。
没承想,他的建议被当场采纳,并上报到旅里。不久后,一款小型混凝土泵送机便出现在施工现场。
“真是‘当局者迷’啊!”一名连干部有些难为情地说,平时大家想的是如何立足现有装备解决施工难题,有时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面对一些新情况,往往采用老办法,不能以变应变。
“这也说明,充分发扬基层民主,我们还做得不够好,否则一名上等兵为何会有那样的顾虑?”该旅领导对此事的反思,又多了一个角度。
为此,该旅健全激励机制,严格落实有关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军事民主会,搭建网上平台,畅通建言渠道;针对施工遇到的难题,现场召开“诸葛亮会”“会诊会”,进行讨论交流、意见征询、实践论证,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常态分析施工形势,及时总结讲评,大力表彰先进,把官兵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
前不久,该旅机关工作组到施工一线开展调研,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官兵焊割施工材料比较随意,不仅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作业产生的刺鼻浓烟,也对官兵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大家常年奋战在施工一线,对此最有发言权。”为解决这个问题,该旅党委决定问计官兵。很快,一份寻求破解“良方”的通知下发基层。
某连一级上士杨伟国入伍16年,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施工阵地度过的。作为旅里的技术骨干,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组织分忧解难。经过深入研究论证,杨伟国提出了“无焊化支模作业法”。
一周后,该方法和其他官兵提出的10多条意见建议,一起摆上了旅党委的会议桌。党委一班人会同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无焊化支模作业法”既能循环使用模具,避免材料浪费,又能减少有害气体,改善施工环境,便决定在全旅推广应用。
“让施工官兵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正如让离炮火最近的人参与决策。”采访中,某工程建筑营营长告诉记者,如今,施工中如果遇到一些让官兵始料未及的技术问题,无需教育引导,也不用现场动员,大家都会积极出主意、主动想办法。
一次,某工程施工掘进受阻,作业面出现裂隙,伴有大量渗水,极易发生塌方危险。某营立即成立攻关组,技术室主任贺彦顺就地挑选技术骨干,研究制订施工方案。
通过对作业面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攻关组拿出了解决办法,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确保施工任务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多向官兵‘取经’,是一条破解施工难题的捷径!”事后,贺彦顺把成绩归功于全体组员,“实践无数次证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必须紧紧依靠官兵,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施工难题如何解,战士最有发言权。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重大决策问计于兵、难题攻关求解于兵、技术创新集智于兵,基层民主氛围日益浓厚,催生出很多新工艺、新机具、新器材,施工效能持续增强,多项施工纪录被刷新。(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