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临近年底,依照旧例,又到盘点时。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一举一动,备受各界关注。
年初,一条贯穿全年乃至未来三十年的工作主线,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大会提出:“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从战略层面看,再造一个新广东,需要打造全新的支撑系统,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肩负“再造一个新广东”光荣使命的广东,应从哪里破题?
加快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在珠三角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再造一个新广东,广东既有使命感,也有紧迫感。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广东在改革开放全局中有3个极其突出的地位,即“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主打的就是“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回顾历史,从发展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到肩负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已成为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优良的传统。
走在前列的广东,一直用发展成绩说话。
从总量看,2022年广东省GDP超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GDP11%,接近全国九分之一。
从外贸看,2022年广东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8%,连续37年居全国第一,接近全国五分之一。
经济总量和外贸数据背后,是广东筚路蓝缕,历经40多年积累下制造业家底。
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占全省GDP超过三分之一。
珠三角九市,正是广东工业“龙骨”。以“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看,去年广东11个市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珠三角九市全部入围,深圳和广州,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位。
可以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珠三角既是主力军,也是主战场,靠的是先进制造业,离不开产业集群和“小巨人”企业发展和壮大。
“小巨人”可当新型工业化先锋部队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广东共有7个集群入围。
它们分别是: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广州市、佛山市、惠州市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智能装备集群,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深圳市、广州市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佛山市、东莞市泛家居集群。
这7个集群全部来自珠三角。它们是广东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点,也代表着广东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是广东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头部力量”。
一为腰部力量,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所谓“专精特新”企业,即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的企业。它们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行业标准制定能力。
一般而言,“小巨人”企业规模不一定大,但大多具有盈利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特点,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它们散落在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中山,阿尔派电力最新研发的实时跟踪需量管理系统专利技术和智慧储能设备,可实“削峰填谷”,每年转移高峰用电量达400万千瓦时力;
在佛山,科凯达逐步以统一数智平台为中心,向电力智慧运维系统全线覆盖,将开发和完善光伏、风电、火力发电厂里的无人值守智慧系统……
产业集群的壮大,非一日之功。但“小巨人”企业引培,却可以提前布局。
今年7月,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广东658家企业入选,占全国17.9%,入围数量再创新高,广东累计培育15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江浙,跃升全国第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如是评价,“广东‘小巨人’企业总数跃居全国第一,展现出近年来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挺起了广东‘制造业当家’的腰部脊梁。”
这1525家“小巨人”企业,代表制造业冲锋陷阵,是支撑广东新型工业化的先锋部队。
打造宜商湾区培育更多“小巨人”
11月16日,一场高规格的全省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目标嵌入大会名字当中,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
从坚持制造业当家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发展认识也逐步深入。
大会提出三个重要论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是根本支撑;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型工业化是制胜武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新型工业化是重要途径。
三个论断高屋建瓴,在这个重大的发展关口,明确新型工业化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的就是要改变广东工业大而不强现状,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出来。
此时此刻,大力度引进和培育“小巨人”企业变得必要且迫切起来。
为服务广东建设制造强省、引导民企坚定发展信心,今年8月,普华永道联合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案例遴选及调研活动”。
截至上月,活动共征集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案例超300件,初筛入库209件。从目前初筛入选的209案例分类别看,市场环境类82个、国际环境类16个、法治环境类33个、便利环境类78个。
在案例征集期间,调研组重点在深圳、佛山多地调研走访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入一线了解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之道和发展经验。
我们发现,这些“小巨人”企业普遍坚持长期主义,秉持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环节、落后的思维,努力去做最难的事,大力拥抱数字化技术,建立远远高于市场的“护城河”。但与此同时,在聚焦专精特新的路上,它们同时面临人才、资金、平台、订单短缺等共性发展问题。
历经4个月的调研走访、思考沉淀,12月20日,南方日报与普华永道将在佛山恒安瑞士酒店六楼马特厅举行“向新而行 制造未来”佛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题研讨会。
会上,普华永道专家、佛山专精特新“小巨人”代表企业等将发表主题演讲,并首次发布佛山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示范案例榜单、超2万字的佛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及跨城对标成果调研报告,与大家共论“小巨人”企业的成长之道和倍增路径,为广东厚植专精特新发展沃土提供智力支持、营造浓厚氛围。
当下,全国多地已经入冬,但广东不见寒意。气温之外,更让人温暖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针对产业发展的头脑风暴在持续、思想在碰撞、社会各界在行动。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蹄疾步稳,笃定前行。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