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深中通道如何激活黄金内湾新引擎?

2023-11-30   

进入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再迎重磅利好消息——

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标志着这条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正式进入冲刺通车建设阶段。初步预计明年6月即可具备通车条件。

站在国家路网布局的角度,深中通道既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跨珠江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重要的枢纽要道,不仅利好深圳和中山,更是推动大湾区东西两岸协调发展的连通器。

作为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重要一横,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跨海跨江通道,为沿线城市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发展空间、想象空间。

更多的连通渠道、更大的通勤流量将带来更快的通勤体验,激活环珠江口城市创新平台,有助于推动珠江东西两岸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岸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重构珠江西岸的发展格局。

更快的通勤速度:

重构东西两岸城市区域价值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规划为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

待深中通道通车,从中山到深圳的车程将从目前2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即把深圳和中山两座隔江相望的城市,带入“半小时生活圈”。

交通是发展命脉。今年6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与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深圳市中山市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明确将在港航、航空、物流、轨道、公共交通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构建一体高效的现代化双城综合交通体系。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同城模式也将从原有的广佛、深莞地理同城模式向深中跨海同城模式迭代。通过超级工程加持,撬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重构整个珠江西岸地区的区域价值。

打开珠江口地图,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31公里,从东向西起于深圳机场,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的中开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还能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登陆。

资源要素更快速地流动与整合、分工与协作,是区域能级跃升重要思路。

深中通道恰是一个连通器,平衡东西两岸营商环境“压强”,让中山一跃成为与东莞、惠州一样,拥有毗邻广深区位条件的重要枢纽城市,为大湾区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更协同的政务服务:

中山全力加快对标深圳营商环境

能否抓住深中通道带来的发展机遇,是中山面临的重大课题。

显而易见,借深中通道,中山将得以共享深圳的大港口、大机场,成为深圳创新资源、金融资源向西辐射的桥头堡。但对于城市群发展而言,由超级交通工程带来的产业辐射虹吸,对于中山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城市群中的产业迁入地,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与中心城市形成相配套、相衔接的产业分工,吸引更多产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这样才算是抓住了发展机遇。”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

在深中通道加快建设的同时,中山也全力加快对标深圳营商环境。

今年8月11日,新迈奇大湾区总部基地项目在中山三角镇动工,中创集团总裁郑贵由衷感叹:“从最初征地拆迁到最终‘拿地即动工’,整轮审批涉及9大类、80项具体内容、56个审批环节,用时却比常规压缩半年以上!”

早在今年4月,中山就上线全省首个跨城互动数字服务专区——深中融合互动专区,进一步推动深圳、中山两地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市域治理、公共数据等领域的“软联通”。

“到2023年底,深中融合互动专区服务事项将拓展至100项,实现深中两地服务事项‘指尖通办、无感漫游’。”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赵湘表示。

深圳和中山还在线下互设“深中通办”专窗,推动实现633个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电子证照“深中互认”,企业开办线上平台链接互挂。

这是隔江相望的两座城市,对深中通道机遇的双向奔赴。暨南大学教授、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院院长胡刚认为,深中通道连接的宝安区,是一个年GDP接近50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城区,将不仅仅对中山翠亨新区有产业辐射,更对整个中山甚至珠江西岸城市有明显带动作用。

更多的平台联动:

“黄金内湾”将串珠成链、握指成拳

纵观世界几大湾区,“一座桥改变一座城”的故事一直在发生。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是一座连接旧金山、耶尔巴布埃纳岛以及奥克兰的桥梁,曾为当年深陷经济大萧条的美国带来大量工作机会,并成为鼓舞人心的标志性项目。

除了旧金山湾,纽约湾区还拥有布鲁克林大桥、韦拉扎诺海峡大桥,东京湾区则拥有濑户大桥和京门大桥等地标。

回过头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中,深中通道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是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区域之间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更是让中山翠亨新区直接连通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这两大平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新格局中的关键一环。

过去因为有珠江口阻隔,东岸与西岸存在明显落差,粤港澳大湾区长期处于“东强西弱”格局。深圳因珠江口制约,也无法向西岸城市辐射,更多企业加快向东莞、惠州乃至汕尾、河源地区迁移。其中就不乏华为、比亚迪、中集这样的龙头企业。

随着深中通道步入通车倒计时,深圳将彻底打通向西拓展的通道,推动珠江口沿岸的区域交流形成闭环,助力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在珠江口自由流通。

俯瞰珠江口,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珠海横琴、中山翠亨新区,正成为环珠江口城市向湾区发展的“当家花旦”,是黄金内湾的“五朵金花”。过去,这“五朵金花”虽然各自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较为分散。待到深中通道正式通车,黄金内湾各平台则将“串珠成链”“握指成拳”。

观察深中通道三端,东岸宝安在珠三角产业链多个关键领域都有布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61家,稳居全国区县第一;中山的“东承”桥头堡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基础良好,已形成以风电、氢能为主,以光伏、储能及核能为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南沙正建设“芯晨大海”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形成总规模达2万亿元的产业集群……

“深中通道”从字面来看,似乎只关乎深圳和中山两座城市,然而利好却不止于此。深中通道更大的区域价值在于,它是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的首次陆路联通,更让黄金内湾各发展平台实现握手,并将进一步促进江门、佛山乃至粤西城市与深圳的产业擦出新的火花。

一条条跨江通道接续建成,也昭示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态势:那就是以深圳为代表的东岸城市全力拥抱西岸,推动更高质量的企业资源、更丰富的资金和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更高效的流动速度在大湾区内循环流动,助力“黄金内湾”涌动起更加强劲的动力源。

为了更高效发挥深中通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胡刚建议,收费方面不宜设定太高,充分提高深中通道等跨江通道的使用率,让超级工程对经济发展发挥“超级价值”。


(瞭新社)

编辑:胡森铭 责任编辑:李懿

来源:南方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