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王凌硕 赵 倩
2023年10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内,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汪江波 摄
10月19日,东风航天城内,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发射场区某测控大厅里,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正和同事们聚精会神备战即将到来的任务。20年前,还是小学生的他,站在问天阁圆梦园广场,挥舞着手中的鲜花和国旗,为航天英雄杨利伟飞天壮行。见证和亲历这一历史时刻,成为这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投身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动力。
伟大的奋斗,创造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这是中国航天人真实的内心写照。就像一位航天科技工作者写的那样:“纵然这世上永远没有哪一纸奖状,能写满所有功勋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那光辉的丰碑矗立在记忆长河之中。当中国空间站在蔚蓝星球外划出最优雅的弧线,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动。”
今年,是航天员杨利伟执行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浩瀚太空,见证了航天英雄的使命与忠诚。
“根据规划,我们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杨利伟说,随着中国“天宫”的全面建成,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已经投向38万公里外的神秘“月宫”,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不再遥远,中国坚定不移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中国首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资料图
从仰望星空到常驻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拾级而上
2023年10月18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从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中国航天员已经连续不间断太空飞行500天。
此刻,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中国空间站平稳运行,神舟十六号乘组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不久后,他们即将迎来到“天宫”换班的新战友——神舟十七号乘组。随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应用和发展阶段,一批批航天员有序进驻空间站,中国航天员连续太空飞行的时间将继续一天天累积。
如今,中国航天员已经常驻太空家园,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征途。回望飞天路,逐梦新征程。乘神舟,上九天,揽明月。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曾出现在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中——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1965年夏天,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这阕《水调歌头》。此时,中国航天只是一纸蓝图。飞上九天,似乎只是诗词中一个浪漫的梦想。
也是这一年夏天,长城外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一个名叫杨利伟的男孩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想到,又一个38年过去后,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返回祖国怀抱。那是中华儿女第一次切身感到“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并不遥远。
10年后的2013年,习主席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壮行时说,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时间,如星河流转。如今,飞天已经不是梦想。20年间,在一发又一发长征火箭的稳稳托举下,“神舟”往返天地,“天宫”遨游宇宙,“天舟”横渡星河,“天和”“问天”“梦天”相继扬帆太空,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开始运行,为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在轨支持,也为将来中国人奔向月球、探索深空铺平道路。
从“可上九天”到“敢上九天”,从1天到500天,从进入太空到进驻太空,这是一段中国载人航天的伟大奋斗史,也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伟大远征。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拾级而上,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最终积量变为质变,实现巨大飞跃。
从来没有一项工程,像载人航天这样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如今,中国空间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和精神坐标,更成为中国航天员梦想的宿营地。
从仰望星空到常驻太空,中国航天员见证和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从2003年到2023年,这20年里,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变化,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告诉记者。
从1天到10年
中国载人航天开启加速度
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上航天员巨幅海报。图片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一张巨幅海报格外醒目——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出发,踏上首次飞天圆梦的征程,第一次在浩瀚太空留下属于中国人的足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一位国际同行评价:“中国已成为第三个独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这表明它的太空技术已经非常可靠。中国载人航天取得的成功将开启国际太空合作的新时代。”正如他所言,中国人的太空生活从此开始了。
从“神五”到“神十六”,已经有18名航天员从问天阁出发,踏上飞天之路。如今,这张印着每名出征太空航天员头像的海报,每半年就要更新一次。这幅特殊的海报,见证了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首飞,见证了第二批航天员接过接力棒,也见证了第三批航天员闪亮登场。
从“神五”的1人1天,到“神九”的3人13天;从“神十一”的2人33天中期驻留,到“神十三”的3人183天长期驻留;从“神十四”开始,中国航天员告别了飞行乘组轮换的空置期,开启了无间断长期有人驻留新阶段;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员连续飞行时间已经超过1年零4个月;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持续运行10年以上,通过航天员的维修、维护、延寿,还要在轨运行更长时间……
飞行时间,对于中国载人航天而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坐标,也是衡量中国飞天步伐的“标尺”。从1天到10年,这组不断上升的数字,将一名名航天员的飞天轨迹连缀起来,见证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步步跨越。
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检修维护航天器等都需要航天员太空漫步。
2008年9月27日,“神七”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迈出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2021年7月4日,“神十二”乘组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完成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出舱任务。2次出舱活动之间,时隔13年。
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后,“神十二”乘组、“神十三”乘组先后各执行了2次出舱任务。“神十四”乘组更加忙碌,一共完成3次出舱任务,空间站快速“长大”。值得一提的是,“神十四”乘组第一次出舱与第二次出舱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间隔最短纪录——时隔仅16天。
15年间,13次出舱活动,从间隔13年到间隔16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从小心翼翼地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到越来越从容地完成多次出舱任务,每一次迈入无垠太空,都是中国航天员加速奔跑、接续前行的见证。
随着中国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逐步走向常态化,出舱时间越来越长,出舱人数更多,出舱任务也更重。“神十五”乘组亲历和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建成的历史性时刻,任务期间共计实施4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2023年7月20日,“神十六”乘组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第13次太空出舱任务,朱杨柱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漫步的航天飞行工程师。
金秋十月,东风航天城,发射场指挥大厅内,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做着准备。让我们期待着,又一次激动人心的发射倒计时读秒,奏响中国航天接力传承的华彩乐章,见证中国载人航天的加速度,更见证中华民族在新长征路上迈向全面复兴的加速度。
从“返回舱座椅”到“太空实验室”
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不断升级
2023年10月24日,“神十六”乘组指令长景海鹏在中国空间站,迎来第二个“太空生日”。
航天员景海鹏是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从2008年至2023年,他先后执行了“神七”“神九”“神十一”“神十六”共4次飞天任务。
四巡太空,景海鹏是唯一一位在太空过了两次生日的中国航天员。期间,他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人的“天宫”不断扩容升级的“三级跳”——
“神七”的返回舱和轨道舱算是太空中的“两居室”;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的“神九”、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的“神十一”升级为“套房”,达到“小康水平”,他在天宫二号里度过了自己第一个太空生日;执行“神十六”任务进驻“天宫”中国空间站,工作居住环境更安全舒适、便捷智能。
20年间,中国航天员太空出差的环境显著提升——
2003年杨利伟首次飞天时,“神五”返回舱只有几立方米,他坐在座椅上绕地球飞行了14圈;到了“神九”任务,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达到15立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中国空间站建成,总空间达到110多立方米,仅核心舱的工作生活空间就有大约50立方米,区分为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及锻炼区。
“硬件”不断升级的同时,“软件”水平也不断突破。景海鹏曾说:“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叫创新梦想。”
第一次飞天执行“神七”任务时,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默契配合完成了我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第二次飞天执行“神九”任务时,景海鹏、刘旺、刘洋完成了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首次入驻天宫一号。
景海鹏第三次飞天执行“神十一”任务时,他和陈冬两人常常压缩休息和吃饭时间,紧锣密鼓完成实(试)验任务。地面科研人员多次提醒乘组按时休息,他们却说:“上一次太空不容易,我们不是上来睡觉的,试验任务再多,我们也要把它完成好。”
景海鹏执行的第四次飞天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更加忙碌,越来越多的科学载荷进入国家太空实验室,等待“博士乘组”维护和照料。“神十六”任务期间,他带领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开展了包括微重力物理、生命生态等领域多项科学实(试)验,并圆满完成了出舱任务。3位航天员充分运用自身的飞行体会、感受和经验,增强乘组的相容性、互补性,最大程度提高在轨工作效率。9月21日,他们还在“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
景海鹏的一次次“梦想升级”,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空间技术水平、航天器性能、航天员素质与能力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这背后,是工程各系统成千上万条指令有条不紊地推进,是载人航天科技工作者紧锣密鼓地创新突破,是一批批航天员叩问苍穹的接力出征,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托举中国载人航天的强劲动力
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载人航天工程涵盖了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集大成者”。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有7大系统。到空间站阶段时,工程已增加至14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正如钱学森所说:“航天是系统工程,要靠一大堆人。”
戚发轫院士今年90岁,在航天队伍已经奋战了66年。曾经亲手在发射任务书上签字确认并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上太空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虽然听力大不如前,但有个声音始终在他记忆中,无比清晰。那是20年前杨利伟下飞船后说的一句话:“中国的飞船真棒!”
戚发轫深情地说:“虽然我获得过无数奖项,但是目送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返回,是我获得的最高褒奖!”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时,他已经59岁,距离退休只有1年,可他还是毅然领受了任务。他名字中“发轫”二字的意思,是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的开始。戚老常说:“既然我是一辆车,就得拼命往前奔。”
“神十二”发射任务时,白发苍苍的戚发轫来到东风航天城,现场观看飞船发射。他的眼眶一度湿润,面对记者,他却退到一边,把接受采访的机会留给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年轻的总设计师容易,还笑着说:“看见她,就容易了!”
然而,世上没有容易的事,何况是载人航天这样“天大的事”!
托举“天宫”的运载火箭,以长征为名并非巧合。起步较晚,受到种种制约,中国航天事业的初创分外艰难。于是,中国航天人把长征这个标志性文化图腾,写在火箭上,写在太空中——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一代代航天人,就此踏上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太空新长征。
2003年10月15日,托举杨利伟飞上太空的便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当年,为了解决火箭上升段的低频振动问题,航天人整整花了5年时间。
火箭系统庞大而复杂,运用的技术小众而高端。他们像一个个手工匠人,穷尽所有时间和气力,打磨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前任总设计师张智告诉记者,在不断攻关和持续改进下,作为航天员“专列”,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安全性评估值已经从0.997提升到0.99996,如今航天员乘坐载人火箭,更加舒适可靠、安全精准。
如果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艘飞船的话,托举中国航天“梦之队”的无数推进器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一代代航天人,无疑是最强劲的动力。
空间为宇,时间为宙。一代代航天前辈们用渐染霜华的鬓发和始终不改的初心,诠释着时间的流转;新时代的航天人用科技创新之力在太空营造新家园,诠释着空间的广袤。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