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近日,抵达重庆后,记者直奔重庆市检察院,见到了此行专访的对象——二级大检察官,重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时侠联。
落座后,面对记者开门见山式的采访,时侠联的讲述平实务实而又直率坦诚。一字一句,无不彰显出推动谱写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新篇章的决心与信心,无不饱含着把大检察官研讨班各项部署落实落细的坚定,以及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深入思考。
记者:今年大检察官研讨班对“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征程上的重要命题进行深入研讨,并作出重要部署。大检察官研讨班结束后,为确保会议精神落细落实,都做了哪些工作?
时侠联:大检察官研讨班围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展开研讨,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大检察官研讨班结束后,我将研讨班精神进行认真梳理,根据个人理解将其细化为50条重要内容,在7月28日召开的全市检察长座谈会上,向分院、基层院检察长进行传达,并组织大家就落细落实研讨班精神进行集中研讨。近两个月来,我先后走访了20多个基层院,每到一个院,我都与基层院检察人员座谈,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传达研讨班精神,基层院同志都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记者:大检察官研讨班明确指出,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时侠联:“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基本价值追求的提出,引发了检察人员强烈共鸣。我的理解是,要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与时俱进更新司法理念。最高检党组提出“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理念现代化”的要求,十分及时、非常必要,可谓一语破的、切中要害。检察人员如果理念不新、作风不优、格局不大,办案效果一定不会好!尤其是对于基层检察人员来说,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仍是理念更新问题。
以完善业绩考评机制为例,我在重庆市检察院党组会上多次提到,指标设置要“去繁复”,数据通报要“去严苛”,考核方式“要包容”。也就是说,不能人为控制考评指标,要实事求是,遵循司法规律,践行好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数据冲动”“政绩冲动”,让司法办案回归“理性”。
记者:近日,最高检领导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为今年秋季学期首批学员进行授课时指出,随着检察机关职能重塑、机构重组,机制也实现重构。在强化完善机制保障方面,重庆市检察机关将从哪些方面持续着力,推进检察工作机制现代化?
时侠联:检察权运行不能任性,必须强化制度约束,实现放权与管权并重、管案与管人结合。我们将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优化办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让检察官依法独立规范用权。下一步,还要想方设法完善案件管理机制,推进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持续完善检察听证机制,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无逮捕必要拟不批准逮捕的,对于拟作不起诉的案件,该把关的把关,该听证的听证,该听取意见的听取意见。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有效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的业务指导和办案监督;有效发挥检察长、检委会、部门负责人、案件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常态化开展流程监控、文书审查、质量评查,确保办案质效等。
记者:9月上旬,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渝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重庆市检察机关将如何把握好数字时代的新趋势新机遇?
时侠联:数字检察对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扩大法律监督的案源和影响力来说,非常关键。这一点在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谈高质效履职,首先需要解决线索来源难的问题。如果没有“有质量的数量”,也就谈不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数字检察能够有效拓宽线索来源,从而解决线索发现难、来源渠道窄、获取不及时等问题,这无疑是一场助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数字革命”。
举个例子,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六部从个案中梳理关键性要素,对全市200多万份民事判决书进行大数据筛查,从中发现了2400余条“套路贷”虚假诉讼类案监督线索,全市检察机关据此迅速开展涉“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目前已开展监督370余件,效果非常显著。
当前,数字革命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各领域各行业。重庆市检察机关将主动融入数字中国、数字法治、数字重庆布局,大力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加快建设全市数字检察监督大平台,推动数据、资源、要素、应用“一张网、一朵云、一组库、一本账”,构建一把手工程、一体化推进、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的工作机制,发挥最大集约化效应,主动塑造数字检察新优势,以数字革命引领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
记者:今年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有12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1件案件获评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剑网2022”专项行动十大案件。据我们了解,您很重视培树检察人员的案例意识,可以简要介绍下这方面的工作吗?
时侠联:的确,我始终认为,检察人员培树案例意识很重要。每次院里召开检委会会议时,我都会号召大家学习案例,尤其是最高检下发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的精品,很有借鉴意义。
一名检察官如果能办出可以成为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案件,将是职业成就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体现。下一步,重庆市检察机关将会大力引导检察官增强学案例、用案例的意识,养成自觉参照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办案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办案质效。同时,大力推进案例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典型案例的申报、评选、推介工作,激励检察官在办准办好案件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办案方法和案件价值,努力培树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
记者:以往提到重庆检察,大多数人会想到“莎姐”,如今还涌现出像“长江生态检察官”这样的新品牌。我们了解到,重庆市检察机关正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重庆辨识度的检察品牌。您如何看待好的品牌带来的口碑效应?
时侠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司法公正与否、办案质效高低,评判主体是人民群众,评判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口碑。
我认为,每一位检察官都应当珍惜职业声誉,坚守检察官的职业尊荣,努力使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以高质效履职赢得人民群众认可的口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引导检察官绷紧“严格依法”这根弦,坚持法治思维,恪守职能边界,顾及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感受,关注社会舆论反映,通过程序告知、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公平正义更有温度,实现党委政府认可、人民群众满意、当事人信服的履职办案质效,塑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检察品牌,从而形成积极的口碑效应。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