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数字经济时代带来劳动形态的重塑,在提高工作灵活性、自主性、便利性的同时,也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风险挑战。经调研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模式灵活,劳动关系认定困难。数字经济时代造就了一大批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传统用工不同,此种用工模式在管理方式、工作时间、报酬支付等方面呈现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对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来新的挑战,一旦劳动关系不成立,劳动者的权益将受到极大侵害。
二是边界模糊,离线权益难以保障。随着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微信等通讯软件的普及,许多劳动者面临“下班不下线”的问题,在工作时间之外也必须随时待命,工作场所办公和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形式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更为普遍,由此引发隐形加班、无偿劳动等问题。
三是平台管理,算法控制愈发精准。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使传统工作组织模式发生改变,平台将劳动者绑在各种算法系统当中,以精准到秒的运算,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者的劳动为自己谋取利益。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外卖平台驱使着每一个骑手,用最短的时间,抄最近的路,送更多的单,冒更多的风险去完成任务。
四是数字鸿沟,滋生劳动隐性门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一些数字弱势群体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逐渐落于人后,或不适应已从事但被数字技术改变的工作,或被一些新劳动工种拒之门外。如网约车平台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冲击了出租车行业,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无法熟练操作平台的出租车司机,可能造成其客流量锐减。
五是技术监管,隐私保护日益严峻。在数字化潮流中,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逐渐呈网络化,这为用人单位通过数字技术开展新的控制和监管提供了便利条件,劳动者的个人隐私完全暴露,为用人单位所掌握甚至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细则,完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用工模式,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数字经济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制度保障,实现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权利救济与维权支持。
二是加快全方位、多渠道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针对劳动者开展相关数字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完善丰富其知识结构,推动其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要求,切实提升劳动者就业本领能力,拓宽劳动者就业途径。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以案释法。一方面要增强企业合法经营意识,依法合规用工;另一方面要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当劳动者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时,引导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