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8
市级层面实现检察机关与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数据共享,区级层面突出特色开展多形式合作,聚焦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热点高频问题开展覆盖“四大检察”的30余项“小专项”监督……近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情况。
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蓝向东表示,自去年6月该院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共同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检察+热线”合作机制 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方案(试行)》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推进“个案办理——专项监督——溯源治理”的实践创新已取得初步成效,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不仅成为拓展民生检察需求和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的重要渠道,还以为民办实事和积极融入首都社会治理格局获得上级肯定和群众欢迎。
8月,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接诉即办”改革领导小组听取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检察监督融入接诉即办改革深化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以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名义联合印发。
机制引领释放工作效能
“这是对去年6月我院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深化合作制定的试行工作方案的进一步深化,旨在将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固化为长效工作机制。”发布会现场,北京市检察院第十二检察部主任王燕鹏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他表示,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结构要素功能,而统筹开展个案办理、专项监督和溯源治理,关键在机制的固化与完善。
记者了解到,在数据共享方面,北京市检察院与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依托信息化平台常态化开展12345专项数据交换,定期反馈数据交换应用情况,遵循“数据接收——数据清洗——数据核查”的工作流程,依据不同筛选规则对民生数据进行逐层“过筛子”,确保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成为特定业务条线、专项监督工作的稳定监督线索来源。“在合作机制方面,我们坚持职权法定、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实行市院统筹、分院主推、基层院主责的模式。”王燕鹏介绍。
在市级层面整体谋划、一体推进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的背景下,北京市各基层检察院与本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一个个生动的创新实践不断落地开花——朝阳区检察院立足接收民生数据体量较大的实际,专门制定规范意见,确保“单单有回复、件件有落实”;门头沟区检察院选派数字检察专员及时对交换接收的12345数据开展分析研判和审查分流,定期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反馈监督效果;房山区检察院将检察服务联络网与基层网格化管理相融合,开创“检察+热线+网格”合作机制……
聚焦热点推进专项监督
“30+”,是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中,北京市检察机关聚焦涉法涉诉热点高频问题精准开展“小专项”监督的数量。这些“小专项”履职范围覆盖“四大检察”,涉及领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弱势群体就业、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
发布会上,检察官孔文思介绍了朝阳区检察院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领域专项整治的进展情况。在这项工作中,朝阳区检察院创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引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数据,筛选并收集整合辖区道路安全隐患的投诉信息,然后与本院办理道路交通类案件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再对事故频发地点、人民群众对安全隐患举报数量较高的地点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核实。目前,通过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已被列入整治计划。“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村(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92处,充电桩8164个,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在解决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问题的同时维护了交通安全。”孔文思说。
一年来,立足“四大检察”职能,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的检察为民实践持续涌现:严厉打击销假销劣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对7000余条投诉数据进行筛选、归集、碰撞,形成按月更新的北京销假销劣投诉高发“点位图谱”,移送监督线索400余条,推动刑事立案31件、行政处罚42件;发挥民事检察支持起诉职能作用,根据12345投诉数据信息进一步梳理摸排线索,建立健全与人社局、司法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对接机制,审查受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4000余件,当好农民工的检察“护薪人”;发挥行政检察职能作用,以“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 依法护航民生民利”“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活动为抓手,筛查3000余条线索,立案700余件,精准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依托公益诉讼智能线索分析研判平台,对群众反映相关诉求数据进行筛查,受理线索1100余件,立案1000余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00余件。
溯源治理融入“三治”大格局
“为了更好地提升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效能,《工作方案》立足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确定了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守好安全稳定防线,立足民事检察职能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立足行政检察职能助力依法行政,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美好生活四项工作内容。”王燕鹏告诉记者,这四项工作最终都需要通过溯源治理来融入首都城市治理大格局。
“比如,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格局构建以来,大兴区检察院通过收集分析12345涉诉高频问题,摸排线索并办理了涉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案件31件。但办理案件不是终点,治理一片才是目的。”王燕鹏介绍,大兴区检察院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治理水污染点位4处,减排污水近万吨,清理垃圾1000余吨,治理农用地土壤污染地块400余平方米,通过溯源治理有力推动了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要站在落实‘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高度,突出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之‘我管’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之‘都管’的行权特质,结合检察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以类案办理促溯源治理,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促进‘精治共治法治’城市治理现代化,持续推动检察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蓝向东说,北京市检察机关下一步将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继续深度融入首都“精治共治法治”城市治理格局,为建设首善之都作出检察机关的应有贡献。
让停车纠纷数据服务城市微观治理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了解到,该院深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数据“富矿”,推动辖区停车位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目前,相关法律监督模型已嵌入西城区辅助领导决策系统“领航西城”,将为城市微观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楼下这些车长期乱停乱放,堵塞了消防通道,我也是没招了,才想用划车的办法解决问题。”今年2月,西城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辩称因为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自己一时气愤才实施了毁坏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后检察官实地察访,发现涉案小区确实存在消防通道被车辆长期占用的情况。
“近年来,停车纠纷已成为引发刑事案件的一大诱因。除了办好个案,我们还应看到案件背后牵连的城市治理问题。”西城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赵雯娜介绍,该院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以所办刑事案件数据为基础,结合治安案件数据、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锁定城市治理重点。
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检察官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中筛查出数百条乱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的投诉内容。西城区检察院积极开展融合履职,由刑事检察部门向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移送线索。“接到线索后,我们立即调查核实,发现7个街道的部分小区存在消防车救援通道被私家车堵塞的消防安全隐患。”该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唐海娟介绍,“我们随即召开专项监督案件通报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及7个街道通过新增路侧停车位、优化空间标线内生车位、协调资源共享车位、调整路线改善交通、合理设计规划消防通道等措施落实整改,效果显著。”
从源头上斩断“两卡”非法供应链
“办电话卡给别人用是违法行为吗?听说只要用自己名字办电话卡,啥也不用干就给报酬,能信吗?”今年6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的这则咨询,引起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线索管理中心的注意,相关线索第一时间交由业务部门跟踪核查。
“正值数字检察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我们收到线索后,果断决定向涉‘两卡’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借力。”怀柔区检察院检察官王文文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该院办案团队依靠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梳理出两条重要线索,随后与外区检察院紧密合作,共同攻克证据补强难点,有效推进了案件办理。“早一天办好案子,就可能少一个被骗群众。”王文文说。
与此同时,怀柔区检察院依托“检察+热线”合作机制,在整理市民反映的情况时,发现“数十张涉案手机卡均系某公司开办,192号段被大量用于电信诈骗”的举报内容,便第一时间开展核查。通过“刑事检察+公益诉讼”两手抓,针对192号段被频繁用于电信网络诈骗可能涉及的问题,该院刑事检察部门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联合研判相关线索,以融合履职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同时,该院通过“刑事检察+行政处罚”双管齐下,及时移送9条在数据碰撞中发现的涉案不涉刑人员线索。目前,行政机关已对5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锁定4个收贩卡团伙。
怀柔区检察院还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运营商增加手机卡开办业务提醒提示、强化手机卡使用监管、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促使群众在开办手机卡时正确认识出租、出借、出卖手机卡的法律责任,确保“实名+实人”,从源头上斩断“两卡”非法供应链。
“改造后,老人们住得更安心了”
“我们这个院区是新院区,基础配套都比较齐全,改造工程量小一些。老院区那边虽然改造难度大,但和老人的生命健康相比,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改造后,老人们住得更安心了。”近日,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到某养老院回访,养老院经营者向检察官介绍了整改后的可喜变化。
今年以来,房山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多渠道线索信息分类研判大数据模型”发现,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的问题反映中,“消防安全隐患”属于高频线索。为此,该院结合上级院工作部署,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实地摸排,决定开展“督促整治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我们发现部分养老机构存在没有喷淋及消火栓、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微型消防站装备不足、未安装防火门等消防安全隐患。”办案检察官介绍。
6月16日,房山区检察院结合前期走访调研情况,组织辖区22个街道(乡镇)召开座谈会,并当场送达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尽快消除涉案养老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两个多月后,该院检察官会同消防部门、街道(乡镇)工作人员前往涉案养老机构,对已整改完成的安全隐患点位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是一笔宝贵的民生富矿。”办案检察官表示,下一步,房山区检察院将依托大数据模型继续深挖12345涉法涉诉相关线索,围绕养老机构食品、卫生等资质及“预付卡”收费等经营风险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蓝”守护“夕阳红”。
现场办案督促修复更换破损井盖
9月的一天中午,赵建国午饭后照例开启单位周边街道“溜达模式”。作为北京市平谷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赵建国近期午休时间热衷于“扫描”街道上的大小井盖。个中原因,还要从他今年办理的一起涉井盖安全公益诉讼案件说起。
4月9日,赵建国浏览北京市检察院“慧眼数据服务平台”时,发现该平台同步选取的12345热线反映问题中,井盖安全类问题占比非常高。第二天,赵建国深入辖区走访调查,发现有一处井盖处于完全破损的状态,且周边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护栏等临时防护措施,井内电线裸露在外。
“这处破损井盖位于人行横道上,位置紧邻商圈,所在路段通行车辆、行人较多,安全隐患非常大。我们要按照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精神,推动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区域内窨井盖的监管和维护,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赵建国在调查日志上写道。
可是,头疼的问题来了。破损井盖上没有显示性质的标志,无法确认管理责任单位。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经综合研判,平谷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探索“急案快办”模式,界定该案为安全风险持续存在、社会公共利益损害有继续扩大可能的紧急情形,首次尝试适用“十五日回复期”的规定,向具有法定职责的市政管理部门、属地综合执法部门分别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同时,为加快办案进度,平谷区检察院同步启动检察版“吹哨报到”机制,于4月13日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和全区13家涉管线管理单位到涉案点位现场办公。
“检察机关实行现场办案,现场送达检察建议书,并见证行政机关履职过程。”赵建国说。
“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现场约谈相关责任单位,督促立即整改。责任单位认领问题,设置了符合要求的临时防护措施,又在当天完成对破损井盖的修复、更换,群众出行安全隐患被及时排除。我们还邀请刑检部门检察官邰桂艳一起进行了现场普法,取得良好效果。”赵建国告诉记者,接下来,平谷区检察院将继续深挖12345热线中的“民生富矿”,完善回应公益保护紧急需求的办案方式,精准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利用热线数据更好保护未成年人
“希望能有更多像我一样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及时得到检察院的帮助。”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被支持起诉的未成年人向检察官表示感谢。
今年6月,该院检察官通过“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检察融合履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类似“我被人打伤了该怎么办”“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支付抚养费该怎么办”等咨询比较多,经过与该院刑事案件数据库进行“碰撞”,进一步发现存在刑事案件中被侵害未成年人未得到民事赔偿,也未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形。
“未成年人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在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权,也存在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起诉的情形。检察机关支持权益受侵害未成年人提起民事诉讼,是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种探索。”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马艳君介绍,针对上述情况,该院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多渠道发现线索,目前已支持两起伤害类案件、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的被侵权未成年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今年5月以来,还是通过“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检察融合履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检索出“在学校遭到欺凌”“在学校受伤”等高频词,经筛选获得所涉学校名单。
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李雨聪告诉记者,该院已持续跟进所涉学校情况,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讲20余场,覆盖师生5000余人。
据了解,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今年以来,朝阳区检察院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为基础,创设“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检察融合履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数据作为获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线索的重要来源,充分关注校园内外风险,通过支持起诉、法治宣讲、专项监督等工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