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战争突然性”的三个悖论
■刘 鹏 余国强 张含笑
要点提示
●战争的活力对抗本质决定了突然性往往具有一次性效应,很难维持长久、连续实现。
●突然性产生于认知与现实的“错位”。要想在未来战争中智胜对手,就要善于制造并利用这种“错位”,在敌方认为的“不可能”上想办法,利用敌方思维定式因势利导,将敌方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己方智胜强敌的“可能”。
孙子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自古以来,利用突然性迅速达成目的、实现巧胜,一直是战争中各方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实中突然性却存在各种悖论,如何认清并利用这些悖论,反其道而行之,是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悖论一:突袭成功中潜藏失败的因素
战争充满不确定性,尤其体现为战争结局的不确定。进攻方通过欺骗等手段在战争发起时间、空间、方式等方面的突然性优势,会随着时间延长以及防御方的反行动而逐渐丧失,甚至会产生“反噬效应”——突然性最初有利于进攻方,但是从长期看反而会成为其最终失败的诱因。
战争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连续体。战争发起阶段,进攻方在攻击发起时间、空间、方式等方面占有主动权,较容易达成突然性,而防御方则很难防范突然性。然而,战争的活力对抗本质决定了突然性往往具有一次性效应,很难维持长久、连续实现。随着战争持续,防御方的反应会将战争引向进攻方难以预料的方向。如果说战争爆发之初,突然性是进攻方力量的“倍增器”。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和战争持续,突然性常常会变成防御方抵抗的“倍增器”。这一悖论一再被战史战例验证:二战时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从成功偷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海战被美军反突袭;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从初始阶段出其不意、速决制胜到稳定行动阶段久拖不决、陷入泥潭,都是突然性悖论的体现。这一悖论的极端情况在于,突然性在短期和战术层面有利于迅速实现目标,却换来长期和战略层面更严重的失败。二战中,德军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和日军偷袭珍珠港都是前车之鉴。整个过程如同一场豪赌,不仅输掉了突袭的短期收益,而且最后血本无归。这就启示世人,备战未来战争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增强自身反制能力上而非防范突然性上,需要保持思想定力和战略弹性,立足后发制人、争取后发先至。原因有两点:一是战争发起的突然性难以防范;二是高端战争绝非短促一击,而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连续体,结局充满不确定性,整个过程中在时间、空间等维度都充满了机动回旋的余地,存在智胜对手的转机。
悖论二:突然性的实际发生往往与认知相反
战争是交战双方智慧的比拼。能否达成突然性,不仅取决于单方筹划,更取决于哪一方能够更准确地猜透对方心理,在判断上胜敌一筹。思维对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抗结果和外在表现常常呈现出反本能、反直觉的特征:认为发生突然性的可能性越大,实际发生突然性的可能性往往越小;认为发生突然性的可能性越小,实际发生突然性的可能性反而越大;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而最安全的地方反而最容易遭到突袭;认为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反而越有可能突然爆发;越是认为可能发生并做好了充分准备,现实发生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
这种悖论是活力对抗本质的体现,在历史上一再重演。诺曼底登陆战役前,德军认为盟军最有可能在加莱登陆并做了大量准备,盟军恰恰利用这种可能性并顺势佯动,导致加莱登陆永远停留在德军的臆想之中。朝鲜战场上,美军选择在仁川登陆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各方普遍认为登陆风险极高、成功可能性极小,麦克阿瑟恰恰利用“不可能心理”达成突然性。然而,利用突然性取胜的麦克阿瑟,却低估了对手制造突然性的可能,认为中国不可能出兵朝鲜,深陷认知偏见却不自知,结果被连续的突然性所击败。我军入朝参战达成突然性的经验启示我们,突然性产生于认知与现实的“错位”。要想在未来战争中智胜对手,就要善于制造并利用这种“错位”,在敌方认为的“不可能”上想办法,利用敌方思维定式因势利导,将敌方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己方智胜强敌的“可能”。
悖论三:越是警惕突袭,突袭越可能发生
产生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相互恐惧心理。根据博弈论,突袭源于互不信任产生的“相互恐惧”。在相互博弈中,敌对双方为了威慑对手进行的示形造势,会加重互不信任、导致紧张升级。恐惧感和相互猜忌,在不断互动中通过“信号”“噪音”叠加产生放大、扭曲和增强效应。由此,认知偏见逐渐加深,双方都会认为既然突袭不可避免,那么先发制人将获得优势。强势方谋求通过抢先动手获得更佳效费比,弱势方则谋求通过快人一步改变优劣对比。因此,相互恐惧的螺旋升级导致悖论变成现实:越是警惕突袭,突袭越可能发生。二是对手的逆向思考和行动。通常情况下,个体和集体的认知能力都存在局限。活力对抗过程中,在时间和对手的双重压力下,对抗双方会特别警惕某些特定时空条件而忽视其他因素,从而被对手利用,导致突袭发生的时间、空间和方式超出心理预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高度警惕以军突袭,并基于经验重点戒备周末、拂晓等时段。然而,以军恰恰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在星期一上午埃军交接班时间发动空袭。以军突袭企图在埃军预期之中,突袭行动却在埃军意料之外。三是“狼来了”效应造成警惕性降低。“狼来了”效应是指多次预警但是突袭并未发生,导致决策者敏感性和警惕性逐渐降低,这时突袭反而更容易发生。“狼来了”效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被突袭方而言,多次预警和长时间紧张戒备状态会造成认知疲劳、警惕性下降。日军突袭珍珠港前,美、日关系曾出现多个紧张时期,美军多次发出日军可能突袭夏威夷的预警。第四次中东战争前,以色列与埃及出现三次紧张关系升级时期,以军三次对埃军战争动员和准备做出预警。预警效果随着预警次数增加和时间持续而下降。对于突袭方而言,出于各种原因可能推迟、取消或改变原定计划。当突袭方因对手高度警惕而被迫推迟或放弃突袭时,成功阻止突袭发生的预警却往往被视为谎报军情,从而陷入预警成功反而遭到否定的悖论。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