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办好“关键小事”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2023-06-1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

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检验基层治理水平的一块“试金石”。由此说来,“关键小事”并不小,往往承载着“国之大者”。不少“关键小事”既是推动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关键,又是推动日常生活治理的要点。办好“关键小事”,须以党建引领各方协同发力,坚持问题导向、保障精准施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翁和建设者。

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各方协同发力。“关键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个主体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体协调推进,很可能会因各主体理解不一、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使“小事”成为“难事”。因此,在办好“关键小事”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担任“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基层党组织积极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引领多元主体为做好“关键小事”贡献力量。此外,志愿者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要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持续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让“关键小事”更好落地落实。

强化问题导向,因事制宜精准施策。“关键小事”事关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治理针对人们的直接经验和行为惯性,这要求基层治理定策施策必须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强化问题导向,在明确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精准施策,促进问题解决。要结合地区长期传统习惯和现有治理资源,调整优化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尤其要规避劣势、发挥优势,提高治理效率。要尊重不同群体和实际的客观差异,把握宏观制度要求与微观个体需要之间的平衡,将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彰显基层治理的人情温度和服务初衷。

构建市场化和教育引导双向驱动长效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关键小事”成为基层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让社会成员加深对“关键小事”的认识与理解,就办好“关键小事”的核心内容形成尽可能最大化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关键小事”落实落地,注重发掘“关键小事”的经济属性,将部分服务性的治理需要交由市场来调节和满足,通过有规划、高标准地引进专业外包服务,为基层治理减负,降低治理成本。

在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中,广大城乡居民是不折不扣的主人翁和建设者。办好“关键小事”,归根结底离不开广大城乡居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只有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最终收获基层治理实效。以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为例,通过绿色账户激励制度,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让这项新规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还有必要畅通渠道和途径,让“民间智慧”有更大可能被看见,让群众监督倒逼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齐航 责任编辑:星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