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可以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滨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持续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全力打造亲商爱商的“服务高地”、兴商富商的“政策洼地”和安商稳商的“投资宝地”。尤其是在技术革新、信息共享、平台支撑等数字赋能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新模式,有力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坚持多维赋能,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一是电子印章激发“新动能”。深化推动电子印章在全国政务服务领域先行先试,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成立“电子印章应用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电子签章在远程服务中的应用,大力破解审批服务在指导、踏勘、评审环节的数字赋能难题,全国首创“远程勘验+电子签章”应用模式,实现了个人、企业、政府电子签章签名互信互认,电子表单线上“一键推送”。自3月份推行以来,累计开展远程勘验应用188次,完成政府审批签章、企业法定名称签章各80次,节约勘验里程3760公里,压缩审批用时110小时,应用成效显著。二是中介超市释放“新势能”。滨州网上“中介超市”创新性融合“淘宝”“超市”管理理念,全国首创“均价比选”、省内首创“自主谈判”“邀请谈判”项目选取方式,1-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项目选取,项目最高节支率达87.5%,平均节支率为30%。建立全国首个跨省中介“城市联盟”,与15省37市89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竞争公平、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诚实守信、运行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目前,已开通中介服务119类,入驻中介机构2351家,稳居山东省首位,累计完成项目近万个。三是电子地图增添“新内能”。集成市、县、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网点,整合全市9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事项办理要素,创新推出基层便民服务“百事通”地图,兼具导航、掌上查、智能评、云上办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从政府的“供给侧”向企业群众的“需求侧”深层次改革创新,有效推动了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就近办”“快办”“易办”“好办”的转变,形成了出行、办事于一体的智慧掌上政务服务新生态。
坚持全域提升,亮出投资环境“吸引力”。并联审批改革“提标准”。重构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事项流程,推动市县一体化工改系统与移动终端设备互联互通,畅通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服务管理。探索出台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地方法规,发布实施全省首部并联审批运行规范,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构建“多元、动态、精准”的工程建设项目全方位并联审批事项流程,累计减少企业申请要素43%,压减申报材料67%,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2022年,我市并联审批办件率85.43%,列全省第1位。二是施工图审流程“提质量”。自主研发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图系统,实施“数字化审图”,在线完成施工图审查全部环节,让数据多跑路,建设单位“零跑腿”。将办事流程由“串联”革新为“并联”,平均各项目压减办事时间两个月以上。启用专门为施工图审查服务的客服中心和呼叫中心,实现“12小时×360天”即时应答,将技术服务前伸至方案阶段、后延至交付阶段。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减少反复提交材料3.8万余次,节省费用约7300余万元,在全省施工图审查领域打造出了政府放心、企业满意的“图审模式”。三是公共资源交易“提效率”。搭建公共资源交易“融e办”融资保函服务平台,打造“融资+保函+金融超市”综合服务体系,启用移动电子保函“掌上办”模式,为企业提供“纯信用、无押金”线上融资贷款和电子保函服务。实行“降费”“免费”双举措,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保函“中标即退费”惠企政策。截至目前,“融e办”平台已为企业办理信用融资达5.93亿元,提供电子保函服务3260次,为企业减轻资金占用压力4.69亿元,融资金额、担保次数、担保金额均居全省前列。
坚持固本强基,打出法治监管“组合拳”。一是实时动态监测“有精度”。搭建全省首个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审判态势感知平台,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平台自动采集、计算各质效指标数据,从案件循环健康度、审判效率、审判质量和效果、单项审判四个基本模块线上集成展示。将采集到的每日数据自动制作成折线图,实现了质效指标趋势的可视化展示和跨法院(辖区)对比,便于判断营商环境相关指标处于上升期、平稳期、滑落期,或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实现了营商环境相关指标实时动态监测。二是解决企业困境“有深度”。上线“凤栖梧”重整投融资平台,面向全国吸纳有意向的投资人,在引入资本“沙里淘金”的同时,为困境企业解决投融资难提供新的选择。成立困境企业投资人库,通过信息化方式建立困境企业和投资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破产事业生态链,解决困境企业苦于缺乏外部资金支持、投资人信息不对称不敢投资的痛点堵点问题,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合力处置困境企业债务重组。三是电子执法办案“有力度”。高标准成立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构建集处理、传输、查询和存储功能的数字化、信息化电子档案数据库。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出台《电子数据收集提取与审核认定暂行规定》,探索完善集现场勘察取证、在线取证、存储介质扣押封存、电子数据检查分析、审核判定等为一体的连贯式执法模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单一的执法手段向系统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转变。滨州入选全国两个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试点城市之一。
坚持精准发力,结出惠企利民“新硕果”。一是惠企服务平台“凝合力”。大力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搭建“企业家梦想网上直报平台”,实现梦想即时激发、广泛收集、快速响应、专人专办、归口统计的全流程闭环服务“高速通道”。自今年平台搭建以来,先后推动项目建设、证照办理、贷款融资等15项“梦想”高效落地,累计为企业争取各类资金近2亿元。迭代升级“惠企通服务平台”,建立政策和企业通用指标体系,对企业和政策“双画像”,实现“一企一码”精准推送,累计兑现奖补政策399项,其中资金类奖补涉及金额1.32亿元。二是线上智能办税“添动力”。拓展在线远程办税平台支撑,创新推出“智能办税一点通”帮办问办“码上办”办税缴费新模式,将新办纳税人套餐、发票申领等15项业务移上“云端”,平均办理业务时长压缩在5分钟以内。将办理频率较高的30项自然人业务、65项企业业务、36项热点税费政策生成“二维码”,实现纳税人“码上办”。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理业务1.57万笔,纸质资料提报减少70%,进厅人数减少30%。目前,全市“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占比达到99.57%,位居全省第1位。三是无证便民管理“激活力”。深入“无证明城市”建设,依托无证明系统,持续扩大“无证明办事”的适用范围,提升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支撑水平。市无证明系统已对接市电子证照系统、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等数据资源,实现104项证照证明信息共享共用。接入市政务服务网、网上公积金等业务系统,1500余项政务服务办理事项所需证照均已关联免提交电子证照。刷脸“零证”办电、“水电气暖信视”共享营业厅、旅馆“多元信息化入住”等省级社会化领域试点工作全部完成。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