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中国经济正如当前春暖花开,多项数据显示复苏加快

2023-03-27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复苏按下了“快进键”。

近期多项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加快回暖,从生产端看,工业用电量稳中有升、制造业PMI创新高;从消费端看,餐饮收入、人流、物流等指标回升,印证线下消费整体复苏;从投资端看,挖掘机销量、工程机械开工率、水泥发运量、新开工项目等指标提升,投资保持良好势头。

“中国经济回升正如当前春暖花开、生机盎然。”中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经济峰会上表示,置身动荡变化的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将是难得的一抹亮色,全年将呈现增长加快、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1月份IMF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为5.2%,这不光对中国意义重大,对全球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反弹会使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三分之一,甚至超三分之一。

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促进复苏需要共识与合作。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6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要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在合作中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他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政策激进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二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正能量,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三是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四是打造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清洁能源、低碳环保、污染防治等领域合作,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五是着力推动共同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GDP每增长1%,会带动亚洲经济整体增长0.3%,中国经济复苏现在非常稳固,而且也有非常强劲的动能。”格奥尔基耶娃说。

线下消费加快复苏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局良好,近期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经济回暖的步伐在加快。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整体回升向好,全社会电力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24日举行的2023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根据中电联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9.15万亿千瓦时,一季度增速将超过3%,全年增速在6%左右。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近期以来,随着消费信心逐步回暖、企业复工开足马力生产,用电量整体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2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速与2022年四季度增速基本接近,总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三新产业用电增速表现亮眼,彰显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摩肩接踵的排队长龙、蒸蒸日上的餐饮产业,在日益升腾的烟火气中,人们切身感受到线下消费的复苏。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至2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

城市商圈的客流指数也明显增长。截至2023年3月17日,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活力指数均已超过90.0,意味着这四个城市活跃人口数已基本恢复到春节前的九成以上。

反映消费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快递业务量也大幅增长。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1.8亿件,同比增长32.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849.7亿元,同比增长29.3%。这也是继2022年3月份以来,快递业单月业务量及收入增速首次双双回升至两位数。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疫情对消费的限制进一步消除、居民收入改善、高储蓄率、低基数和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五方面的因素,将支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预计2023年社零约增长7~11%。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节期间服务类消费明显反弹,但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等的消费仍然不够强劲,居民消费信心仍然受到收入增长和消费预期影响。此外,受三年疫情反复冲击,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较为严重,居民消费更趋谨慎,储蓄意愿普遍增强,进一步制约着消费的恢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尽管当前基本面明显转暖,但中国经济恢复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从1998年扩大内需战略提出以来,政策重点多以扩大投资为主,扩大消费的手段和政策工具相对有限,目前需要创新政策工具,完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王一鸣表示,扩大内需要以改善消费预期为重要前提。要抓住经济加快恢复的“窗口期”,通过解决关键性问题来提振市场信心,激活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和社会创新活力。他建议,放松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限制性措施。中国有全球规模最大且成长性最强的中高收入群体,是引领消费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扩大消费有支撑性作用。因此,可考虑松绑住房领域的限购措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投资增长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我国项目开工提速,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0%,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1.2%,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9%。

其中,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1~2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

从投资先行指标看,1~2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1.8%,投资到位资金(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5%,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多数集中在7%~10%。其中西藏、青海、新疆目标超过10%,贵州目标增速设定在5%左右,天津设定在3%左右。

多地投资规模也超往年。湖南省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共铺排省重点建设项目324个,总投资2.1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16.8亿元,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均超往年。广东省表示,要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一些地方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设置到两位数目标,凸显各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通过密集上马重点项目,力促经济加速回稳向上。目前看,各地继续把加快重大项目落地作为稳投资的主要抓手,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投资。

近期发布的高频数据也印证了投资增长的强劲势头。2月份,我国各类工程机械设备平均开工率为53.77%,表明年初以来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31个省份单月开工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22个省份单月开工率超过60%,10个省份单月开工率更是超过70%。

国家信息中心基于水泥网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我国磨机运转率、水泥发运率较春节期间的低点分别提升了26.1、30.2个百分点。物料运输方面,基于福田智科货运车辆运行数据构建的物流指数也显示,2023年2月混凝土、渣土货运指数较上月分别提升9.6、19.4个点。

国家信息中心表示,总体来看多项高频数据反映出今年以来各地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当前我国项目施工热度快速回暖迹象明显。随着当前各项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投资建设项目加速落地,我国投资领域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稳经济大盘的关键作用。下一步应持续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用工、物资、物流、场地等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助力投资平稳快速增长。

“要让投资能够可持续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需要不断提高投资的效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到,同时,需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在论坛上表示,从宏观结构来看,我国的增长模式和金融周期正从依赖房地产与基建的两元模式向多元模式切换,以创新为主的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大大提升。据中金估算,2022年我国绿色投资同比增长超过20%,未来5年内有望累计增加高达16万亿元的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房地产和基建等传统领域。


(瞭新社)

编辑:侯文哲 责任编辑:维泽

来源:第一财经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