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专家热议:提升慢阻肺病社会认知 推动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2023-03-09   

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以“打通慢阻肺病进入国家公卫最后‘一公里’ 持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的专场座谈上,与会专家建议,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全社会对于慢阻肺病的认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呼吸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提升公众慢阻肺病防控意识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慢阻肺病的知晓率、筛查率整体偏低,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患者和高危人群防治意识薄弱;二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断和规范治疗不足。

吴静建议,在推进健康教育过程中,注意发挥权威专家、临床医护人员、主流媒体的主力军作用,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容易被公众接受的科普内容。同时,注意加强信息技术、数字化产品的运用,扩大科普知识传播范围,进一步提高慢阻肺病防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在我国慢阻肺病患病率高、致死率高,患者基数庞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指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慢阻肺病的诊治能力,提高大众对慢阻肺病的认知能力,对降低慢阻肺病的危害十分重要。

她建议,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管理。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病筛查能力,让高危人群认识到潜在的疾病隐患,以此助力慢阻肺病实现早诊早治。

补齐基层慢阻肺病防治短板

“在以往提及早诊早治时,更多人会关注‘防’,而‘治’也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方向。”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表示。

他认为,基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培训,加强与专科医院的联系,通过智慧医疗的方式,将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除开展培训讲座外,也可将基层医生派遣至专科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让基层医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实操”。“只有让基层医生亲手处理过一些问题,回到基层才敢干,能力才能提升”。

针对目前基层在慢阻肺病等呼吸疾病防治方面的短板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建议,一是要加强人才培训,让基层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并应用相关指南,科学防控慢阻肺病,形成“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医疗理念;二是要加强对乡村居民的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健康素养;三是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乡村基层设备、药品、人才等短缺情况;四是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国家药品集采等,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让有需求的患者能够用得起、用得上。

因地制宜推动慢阻肺病防控工作

“近年来,北京、宁夏、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已开展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顺平介绍。

李顺平说,在预防诊断方面,有的地方将慢阻肺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重点人群进行随访管理;还有的推出慢阻肺病个性化服务包,结合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同步开展慢阻肺病筛查,对筛查出的慢阻肺病患者、高危人群实行规范化双向转诊;有的地方将慢阻肺病免费筛查项目列入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五年一轮的免费肺功能筛查。

据李顺平介绍,在治疗管理方面,不少地区通过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诊疗,为“三高一慢”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评估。部分地区还将慢阻肺病纳入长处方管理,最长的可以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长达一个月容量的处方。

“在硬件设备方面,有的地方设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机构,并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肺功能相关仪器。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慢阻肺病特色科室,对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和医防融合管理。”李顺平表示,各地因地制宜进行慢阻肺病防控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部署提供案例支持。


(瞭新社)

编辑:颖颖 责任编辑:佳佳

来源:人民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