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优势导向的法则,就是激发每一个员工的优势,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并把他的工作纳入到企业的总体目标内,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帮助他,引导他,支持他走向成功。
1、两组广告的启示
第一组:某地一个山道弯路旁,这是一个事故多发地段,为警告司机谨慎驾驶,放慢车速,有关部门在此立了一个警告牌,警告牌上画了一个枯髅,下书“快车危险”,然而车祸依然有增无减。后来在原地换了一块牌子,牌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女郎,下书“我喜欢开慢车”,从此,车祸奇迹般地减少了。
第二组: 在某风景名山的入口处,先是到处竖着“摘花罚款”、“爱护花木”的招牌,但是人们照摘不误,后来换过招牌,上书“爱花的人把花留在山上”,此后摘花的现象大为减少。
在这两组广告中,先后所立的牌子其内容核心都是相同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只因为广告词换了一种口吻,这种口吻的变化表明广告的思考角度的变化。前面的广告中包含着对人的一种不信任——每一个司机都可能开快车,那么将会车毁人亡;后面的广告中,每一个游客都可能摘花,那么就要罚款。这种消极的心理态度无法使人欣然接受,广告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而在后来的广告中,则从尊重人性的优点出发,传达着一个良好的信息——你在这急转弯的山路上一定会开慢车的,我喜欢你这样做;我想信你是个真正爱花的人,你会把花留在山上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让人感到充分的信任,使人即使想“犯规”也不愿意以丧失自尊为代价,自然就乐于接受广告牌的信任了。
这两组对比广告告诉我们,经理人应该怎样来看待员工。
2、经理不是警察
经理人最困难而最能产生效率的工作是对人的管理。有一种只把眼光盯着员工缺点的经理人,看起来也是在做人的工作,其实是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警察”了。他的工作仿佛只是随时发现并纠正别人的错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对待人的缺点,结果适得其反,问题有增无减,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消耗在各种各样的总问题之中。优势型经理人感兴趣的是员工的优点,他相信谁都有优点,他的工作就是管理员工的优点,寻找优点,培育优点,并寻找机会让员工把优点运用到工作中去。结果,员工的错误和问题少了,优势和成绩日益增多了。这两类经理人管理员工的方式,与两组广告对人的前后诱导方式相互照应,管理效果也自然就不一样了。因为前者以一种消极的心理态度去看待员工,并且看重的是员工的劣势(缺点及不足),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看待员工,并且看重的是员工的优势(优点及成绩)。
3、以优点取舍人
重要的在于经理人的观念,是侧重于用缺点取舍人,还是侧重于用优点取舍人,一念之差,大异其趣。如果你认定这是一个有缺点的员工(可能他只有一点小毛病),那你的注意力就在于防范他的差错。换句话说,你其实是在“期望”他出差错,以不断重复加深你对他的错误印象。最终,他真的会变成你所期望的那种满身缺点的员工;如果你认定这是一个有优点的员工(或许只是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你的期望将时时推动他进步,使他的优点不断增加,成为你更加喜欢的形象。
工作中需要的是人的优点。一个员工发挥优点进行工作才是愉快的,有效率的。“求优心理”人皆有之,谁都想力争在工作中做出好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同事和领导的尊重。所以人人都企望显示自己的优点,以最佳状态进入自己的事业,这是员工个体的优势所在。没有谁会故意变坏,一个员工变得消极懒惰的时候,往往是在他得不到激励的时候。许多员工并非以最佳状态进入工作,他们只是运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才能,优势被隐匿了。这种人才的浪费是无形的,同时也是巨大的。如果每个员工都展示出自己的潜在优势,其形象将令人刮目相看。因此,我认为,经理人工作的第一职责就是挖掘人的优点,激发员工的优势。
4、优点需要不断激发
优势导向的第一原则,就是优势激发原则。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员工潜在优势的发掘;第二,对员工显在优势的激励。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就会很容易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大多数员工,没有施展出自己的全部才能,他们的优势经理人不清楚,因为缺乏创新的环境和一试身手的机会,甚至连员工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有多大的优势。经理人对潜在优势的发掘,就是启发员工正视自己的才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并明确表示他的优势能为企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种基于员工的优势基础的成功期待将使员工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受,促使他唤醒自己的全部才能,以适应这个前所未有的新角色——具有优势的自我形象。员工将以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自己的优势基础上开辟工作的新境界。
优势是可以发展的,当员工的优势被调动起来,形成最佳的工作态度,经理人就要对员工的显在优势实施激励,在成功的路上引导优势的发展。最初,优势可能是微弱的,但我们只要相信这一点——员工在自己的优势方面才最容易取得进步。那么,正确的管理方向加上员工本人的积极努力就能不断地取得成绩,微弱的优势也就逐渐地雄厚起来,员工可以在新的优势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成功——这是优势的“垂直迁移”。优势发展的另一种情况是,每一个员工都是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经理人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特长,首先在这一方面取得成功,然后再引导他转移优势,在其它方面取得成功——这是优势的“水平迁移”。
5、优势激发不拘一格
优势激发具体方法是不拘一格的,主要应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员工的特殊需要来选择激励的手段。比如,当一名营销人员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市场营销经验,经理人就应该给予及时的宣传和表彰,并在企业推广与普及这种经验,让别的营销人员来运用他的成果,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再如一名员工提前达到了既定的目标,经理人应立即给他确定一个新的目标,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如果完全是随意性的,就很容易出现误差,久而久之,就将失去它应有的动力作用。因此,激励要和企业的制度挂钩,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将保障激励的合理性,维护它的威力。
优势激发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可或缺,但是,一些特别的情况下,却要求经理人更加敏锐,善于把握住优势激发的时机。比如:新年的开始阶段,经理人必须胸怀大局,纵览员工团队的优势,确定企业新的一年的整体优势导向目标;新员工刚进企业时,需要让他认识到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特色,先让他分享别人的优势,吸收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根据他的素质和能力拟定他本人的优势导向的目标;当一直勤恳工作的老员工突然变得散漫起来的时候,经理人要及时探明原因,是工作遇到麻烦,还是人际关系的困扰,或者家庭矛盾、健康受损等等,给予关心和帮助,防止其优势的衰退;当一个团队的工作没有进展,经理人可以从目标的难易、人员的组合、团队的士气等方面寻找出优势激发的突破口,决不能任其停滞不前,造成优势的中断。
6、优势是一棵树
优势像一棵树,是在适宜的气候中萌芽、成长。经理人就是制造这种气候的人,他采用“发掘潜在优势”和“激励显在优势”的方法成功地对员工进行优势导向。如果经理人能经常关注员工的表现,就能发现许多值得激励的行为。如果经理人及时的持续不断地行使激励权,那么,员工将会很珍惜这种来自权力中心的信任和荣誉,工作也将倍加认真。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某一行为受到鼓励,他将不断重复这一行为,而其他与此行动相违背的行为将会尽力避免。经理人运用“优势激发”原则,就是要抓住管理员工的要领,使员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优势,相对地抑制着消极心理的产生。优势的增长和失误的出现形成反比,员工就会以最佳的态势投身工作。这样,经理人的工作也会变得愉快的,因为员工需要的也是经理人的优点。
作者:吴光琛
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创始人,瞭望新时代学习社执行社长,中研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管理创新和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企业管理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管理创新和发展研究会优势导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等。
著有《优势型经理人》、《优势导向管理法》《发现优势》、《中国企业黑洞一62个中国企业现实问题的诊断与透视》、《黑洞一74种中国企业病的诊断与防治》、《喻世恒言》《你和我:虚拟故事》等近20部著作。获国家或省级奖励30余次。
欢迎继续关注瞭望新时代网(《瞭望中国》综合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