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随着通关恢复,很多香港中小企业已开始重视大湾区庞大商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1月3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在822家受访香港中小企业中,11%目前已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有销售业务,其中41%表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营业额占其总营业额一半或以上。24%的中小企业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而已经或考虑将业务进一步拓展至大湾区内地城市。那么香港可以在大湾区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让更多香港中小企业和香港民众投入大湾区发展,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今年1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时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及国际通关,预期旅客人数会显著上升,货物出口会回稳,经济环境和气氛的改善会令本地生产总值重拾升轨。李家超还表示,随着与内地有序恢复正常往来,他和团队会尽快到访广东,与广东省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官员会面及交流,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这体现出港府对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重视。
要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效合作与发展,首先要明晰各自优势,形成互补,不能每个城市都想踢“前锋”,而不想守“球门”或者踢“后卫”。因此,找准各自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及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笔者通过大数据研究和调研发现,普通香港民众对大湾区建设了解比较有限,不少人以为“大湾区”特指广东九市,并不包括香港、澳门。调研还发现,不少民众认为香港最能体现“湾区所需、香港所长”的十大领域中,前三位分别为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和教育业。
如此来看,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除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之外,似乎没有太明显可以发挥作用的新定位。然而,根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这次公布的调查结果,香港中小企业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展业务占比最高的行业为资讯及通讯业(56%)。这凸显出香港最大的新优势,也是最受外界忽略的新优势,是香港拥有的信息基建优势。
在创新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发展日益升温、资料跨境传输要求也日益增多的今天,稳定、快速的信息基建愈发重要,而信息基建与内地近期火热的“新基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之前通过调研了解到,许多海底光缆(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公司经营的)都在香港上岸。由于光缆之间存在重合,中国大陆与国际Internet的所有通道有4个入口11条光缆,但14条亚洲内部的海底光缆系统当中的11条实际上在香港着陆,意味着仅在香港就有11条光缆通向Internet世界,显示香港的国际数据中心的“中心位”明显。因此,香港信息基建优势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创新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更先进、传输量更大、速度更快、质量更稳定、服务品质更好的互联网和通信服务。
要发挥好香港的这一新优势,就需要考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转化,形成相关产业。需要在梳理国际国内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实践、困难问题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高度开放的特殊优势和现实制约,提出大湾区率先开展深化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转化,以及形成相关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近期着力点。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和人,因为市场规模更大、成本较香港及其他地方低,有更多商业伙伴、供应商、外判商等原因,大湾区内地城市能够吸引香港中小企业拓展业务。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调查也表明,香港中小企业自身对当地政策、措施及市场的判断最能直接影响企业是否开发大湾区内地城市业务。但是目前,挑战主要在于香港中小企业对大湾区不熟悉,包括内地的外汇管制、当地税收制度以及客户需求等等。此外,《星岛日报》不久前报道称,香港一项有关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生活的调查发现,100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六成表示愿意到大湾区城市生活,但他们忧虑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医疗费用、医疗质量、退休保障等。
当然,随着通关恢复,特区政府和香港民间机构今后会有更多机会积极为香港企业和民众介绍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发展情况、行业商机和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帮助他们更好了解发展潜力与机遇。尤其是外界普遍预测内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会迅速增长,这将为香港中小企业拓展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有利的营商环境及条件。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