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9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监测数据,在2023年春节假期出游人数领先的省份里,广东位列第一;在旅游接待人数领先的省份里,广东位居第三。作为经济强省、人口大省的广东,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再次显现。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今年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增长促消费当中的牵引作用,扎实推动54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高质量的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项目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从供需两端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扎实推进文化地标建设,实施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站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业迈向全面复苏的关键节点,业态创新、技术革新、思维更新,正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业态丰富消费场景
春节假期,正佳集团旗下多个文旅场所游人如织。作为文商旅综合体的典型代表,正佳集团打造的“正佳星球”项目,以“为城市注入想象力 打造主客共享新空间”为主题,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度“跨界融合创新案例”。近年来,随着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大型商场从曾经的“卖场”转变为以内容产品创新和游客体验为中心的文商旅综合体。
位于深圳市南山太子湾片区的“K11 ECOAST”,作为K11内地首个旗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拟于明年底开业。有别于一般商业综合体运营模式,K11集团是全球首个将艺术、人文、自然三个元素融合的购物中心,通过将艺术融入商业零售,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目前在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多地拥有16个项目,总经营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K11 ECOAST”项目有望成为大湾区海滨文化零售新地标。
变商业空间为城市文旅场景,构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这样的生动案例在经济活力十足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不胜枚举。
作为今年广东重点文旅项目之一,中旅·阿那亚·九龙湖项目今年有望与公众见面。有别于“酒店+乐园”的传统开发模式,该项目以需求为导向,用文化艺术等元素与城市文明和生态景观深度融合。“构建更完整的南方生活方式体系”,阿那亚品牌创始人马寅说,要将其营造成一个烟火与诗意并存的南方人文社区,成为大家自由探索广州和大湾区生活的新起点。
“面对疫情发生以来旅游市场的收缩,业界进一步认识到‘景观之上是生活’‘从风景到场景,旅游目的地是生活环境的总和’‘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重新发现旅行的美好’等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是旅游者在定义旅游业、不是旅游业在定义旅游者,“人民群众的需求到了哪里,我们的产品创新就应该跟到哪里”。
新技术助推产业升级
前不久,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期间,在大庸古城上演的《遇见大庸》让与会嘉宾交口称赞。这台大型演出由利亚德集团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体创意承制。用科技创新赋能文旅新业态,令这家粤企成为文化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其首创的全景多声道技术、可变声学环境处理技术、分布式灯光配电技术被应用于艺术表演场馆,演出管理控制技术、8K视频处理技术在艺术表演场馆及信息系统集成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广东重点文旅项目之一——深圳科技馆(新馆)将于2023年底完工。其中5D巨幕影院、悬浮天文馆等,将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场馆造型之美,还能在馆内解锁独特体验。作为深圳市“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其建成后将成为科学传播与研究的研学基地,体现湾区特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
随着科技与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文旅数字化将成为广东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的数字化,提出推动文艺、文博、非遗等传统文化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旅游演艺精品项目、线上演播项目、沉浸式体验项目、数字艺术体验场景。
随着数字化赋能文旅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创新和文旅治理创新的逐步深入,文旅产业边界在不断延展。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认为,文旅数字化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旅管理部门和市场主体对数字化均有庞大的需求。从文旅产业实践来看,数字化需要进行庞大的技术投资、前瞻判断和相关技术标准的选择,这仅仅依靠产业领域或难以实现,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介入与提前规划。
“有意思的旅游”转向“有意义的旅游”
全省54项重点文旅项目包括文化中心项目6项、博物馆项目3项、文化旅游项目45项。从空间布局上看,54个项目中位于二三线城市的不在少数,其中河源市和汕尾市均有5项,占比约9%,数量排名并列第二;佛山、江门、湛江、清远四市均分布项目4个;潮州、韶关、珠海均为3项;揭阳、肇庆、惠州、中山、阳江、云浮均有项目继续投产或新建。从业态融合上看,不少项目将实现文旅与科技、农业的产业融合,推动“文旅+”跨界融合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戴斌认为,强调“深度”二字,意味着融合虽然开局,但是程度还不够深、范围还不够广、人民群众的实感还不够。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旅游业面临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戴斌强调,这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导向,不仅是物质上,也包括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文化和旅游恰恰是精神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发展旅游、继续强调旅游经济属性的同时,文化旅游系统要充分认识到旅游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让老百姓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发展理念的重构,意味着要在强调经济属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其社会属性。
近年来,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一大亮点。广东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南粤古驿道等线性文化公共产品,成为可利用的文旅平台,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今年春节假期,乡村旅游表现抢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春节假期农村居民出游比例达25.6%,全国出游游客中农村居民占比40.7%。数据表明,探亲访友仍然是农村居民出游的主要动机,但是从农村到中心城镇和县城的购物休闲,从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休闲娱乐,以及自驾出行的中远程观光游览已经进入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选项,向上流动和中心集聚为旅游经济带来了市场下沉和消费升级的全新可能。
“市场的空间总是隐藏在人们的消费痛点和难点之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在人们开始从“有意思的旅游”转向“有意义的旅游”,开始越来越追求切身参与、深度体验和精神丰富的过程中,“休闲的贫困”是其中的痛点和难点。谁能解决它、谁能富有创意地解决它,谁就能找到自己的蓝海。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