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第十八届文博会今日开馆 激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12-28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今日开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3402家参展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在线上线下向世界秀出中国文化产业的软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主题和战略任务。

作为历届文博会举办地,广东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走出了一条“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广东正抓住“双区”建设以及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供需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努力带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擦亮品牌▶▷

“双创”工程点亮岭南文脉生机

今年文博会,广东团主展场设在12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醒目位置,面积1353平方米,是各省(区、市)最大展场之一。67家省内头部文化企业和700多件文化产品精彩亮相,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组团参展“满堂红”。

据介绍,广东馆设置5个板块展区,分别为序厅、数字文化、文旅融合、岭南文化“双创”、媒体融合。在岭南文化“双创”展厅,富有各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吸引眼球,一个个用新技术呈现的非遗保护活化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传统文化与科技时尚交相辉映。

“广东发挥岭南文化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的特质,加快推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焕发出时代光彩,全力打造文化创意新高地。”广东馆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广东大力弘扬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办好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做强广东中华老字号。“岭南非遗”精彩纷呈,“三雕一彩一绣”、端砚、珠宝玉器精美绝伦,“粤菜师傅”等饮誉全国,“潮州工夫茶艺”影响远及海外。

广东以“绣花功夫”精心呵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保护、考古成果斐然,系统梳理岭南文脉,推进郁南磨刀山遗址等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全省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5项,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映耀岭南文脉延绵不绝。

在广州永庆坊,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散发岭南新韵。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此落户,广彩、广绣、珐琅、骨雕等十余家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非遗传人与网红达人汇聚,艺术民宿与创客空间云集,共同擦亮“老城市新活力”的闪亮名片。

在潮州古城,义井巷、兴宁巷等近百条古街巷重拾精致“潮味”,广济桥恢复“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申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今年1月,潮州牌坊街与广州永庆坊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就在近日,《中国医生》《深海》等粤产佳作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谯国夫人》《红头巾》《风起南粤》公演获得好评,《白蛇传·情》创造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新纪录,《岭南文库》《岭南文化辞典》等系列精品陆续出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风靡全国……

数字技术与创意加持,点燃文化传承新活力。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内容,助推岭南文化IP群影响力持续扩大增强。

创新驱动▶▷

数字化战略赋能“文化+”新业态

在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里,各种基于5G、VR、AR、人工智能、8K超高清等新技术、新产品在互动装置中精彩呈现,让人沉浸在一个个可观可触的“元宇宙”中;线下线上“双线”展示与交易平台,让海内外客商全方位体验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的盛况……本届文博会从产品、策展到交流、交易都充满了“科技感”。

今年,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不少专家指出,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创新发展的全新动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敢为人先的广东,近年在数字化建设上强势布局,精心下好“先手棋”——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建设全国文化新业态策源地,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去年《广东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炉,布局建设了一批文化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部署了一批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全省建成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8家,拥有文化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智能化数字化采集技术全国领先。

随后又推出《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做优做强数字创意、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线上演播等,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制造业,打造一批领军全国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在广州、深圳打造若干千亿级文化新业态集群。

数字赋能,创意驱动。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沉浸式交互式业态异军突起,基于5G、VR/AR/M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业态崭露头角,成为了广东文化产业的新引擎。据统计,2021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超2300亿元,动漫产值超6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大批广东企业成为行业“领头雁”,实现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飞跃,引领传统文化制造业向专业化、智能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借力科技腾飞,大疆无人机点亮“天空之城”,用影像全方位记录自然与人文之美;依托自主研发的视听技术,励丰科技将“Hi-Fi”级360°环绕立体声运用到北京冬奥会赛场;运用AR、VR等多媒体数字技术,广州欧科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2021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4027家、营业收入8838亿元,均占全国1/5。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建设初见成效。横琴、前海形成聚集文化创意人才的创业高地。佛山加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博纳影业、华谊影业、英皇娱乐将大湾区总部落子广州,向海内外展示着大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深度融合▶▷

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置了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组织国内知名文旅融合示范单位参展,展示各地促进文化消费的新举措及文化消费特色品牌。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调整,全国各地迎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行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街头,处处能感受到活力迸发的烟火气。

今年冬至,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联合顺德、成都、扬州、淮安等内地四个“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以“旅游+美食”联动融合,携手举办“澳门之味巡礼——五都荟萃”活动,为市民献上多元美味的“美食文化大餐”,助力旅游经济复苏。

在广东,多地演出场馆纷纷开启有序复演模式,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佛山大剧院、珠海大剧院等均有优质演出节目“上新”,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观演需求。广州塔更准备了100万元电子消费券,于12月9日—11日每天中午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发放首日,短短两三分钟,第一轮3000张、总价值30万元的广州塔旅游观光消费券被热情的市民游客一抢而空。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如何消解疫情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冲击,提振行业信心,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智慧。

广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旅双向融合,培育“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地。通过制定实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实施方案》等,创新推出历史文化游径、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超过650条(个),培育了1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1个国家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推广“大美广东”品牌,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据统计,2021年广东接待过夜游客2.0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43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77%、61%。目前,全省有6个城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涌现出华侨城、长隆、省旅控等标杆企业。

拥抱“诗和远方”,广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向海而兴、毗邻港澳的广东历来是文化消费大省,对外文化贸易领跑全国,以新业态为重点的对外文化贸易新模式正逐步形成。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3451亿元,同比增长12.8%。全省形成较完备的文化产品出口体系,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出版版权、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

“优质内容的持续供应,是文化产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文化产品需要以更优的姿态走向市场,而文化会展交易平台的搭建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不仅有文博会,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贸易博览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南国书香节等影响力美誉度持续增强,成为广东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走向世界的“助推器”。

珠江潮涌,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岭南文脉赓续焕新,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动能强劲,必将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

数读

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 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十三五”时期,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202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621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59%,约占全国总量的13.8%,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文化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连续7年超过5%,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925家,从业人员300.8万,均居全国第一。先后有27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多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广东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在文化产业9个大类中,新闻信息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居全国前列。在文化产业146个细分行业中,广东增加值过百亿元的有12个。电影票房收入61.1亿元,连续20年蝉联全国榜首。版权产业优势突出,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超过10%。

◎大力实施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形成穗、深、惠等3个4K产业集群,全省4K节目量超2.6万小时,4K机顶盒用户2600多万户,均居全国首位。

◎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融媒体矩阵,“南方+”客户端下载量超1亿,羊城派、触电新闻、21财经、N视频、粤听、粤TV等主流媒体移动平台快速崛起;珠海、汕头市级媒体在体制改革、深度融合、集约化发展上取得成效;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


(瞭新社)

编辑:李嘉朗 责任编辑:沐沐

来源:南方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