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农业农村部当前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每到丰收之时,我们可能都需要再强调、重申农业科技对我国粮食丰收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超过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3.5%提高到61.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这些,有力支撑保障了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共科研和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公共研发支出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也超过75%,能够容纳150万份种质资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经投入试运行。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0.2%,农药利用率为40.6%,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5个和4个百分点。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配方肥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超过9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农膜回收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这些,综合托举了粮食产量继续“连丰”、稳步提升的愿景。
居安也需思危,有备方能无患。随着人口的增长、水土资源约束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农业增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科技在养活未来全球人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2030年全球作物产量的增长中,87%将源自单产增长,6%源自扩大土地利用,7%源自种植强度增加。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我国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以下几点尤须发力。
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与研发活动投入强度虽呈增长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总体还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研究和稳定性经费的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政府资金一直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需要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投入,发挥企业投资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大做强农业高科技企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在数字产业上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二是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在保障主粮研发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水果、蔬菜、鱼、奶、坚果、豆类等营养健康食物的研发。应鼓励发展替代蛋白质、替代淀粉和食品技术,加强“未来食物”(如大豆蛋白、人造肉、微藻、菌体蛋白等)的科研投资,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绿色储粮,促进农业食物系统的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生物强化技术等营养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
三是增强农业科研的多目标功能性,实现农产品高产高效、营养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气候变化包容性、韧性的多赢。要关注农业科技国际发展新趋势,将农业科研与社会文化和政策变革相结合,集成社会经济与技术创新,逐步加大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与营养等新兴趋势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以达到减贫、促进健康饮食、促进气候适应性、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增加韧性等多目标。
四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从实践上看,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和特派团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例如,科技部首次组建国家级科技特派团,通过“一技一团”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近两年来在北方八省(区)推广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旱作技术,取得了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绿色环保等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这些实践经验,应该及时提炼推广,供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