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走进电视剧《破冰行动》“塔寨村”原型——汕尾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原本堆放制毒原料的荒地上兴建起一个个种植大棚……自2013年扫毒“雷霆行动”以来,博社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博社村的崭新变化,是广东十年来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缩影。
民以安为乐,国以安为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迈上新台阶,朝着打造“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中央对我省群众安全感调查,群众感觉“安全”和“比较安全”的达98.15%,比2017年提高6.19个百分点。在2021年中央政法委对各省的平安建设考评中,我省排名全国第2位;广东入选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以打击促平安
2021年刑事发案较2013年下降40.6%
今年7月28日凌晨,广东公安一举打掉隐匿盘踞在汕尾海丰地区的两个涉黑恶犯罪团伙。案件收网后,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十年来,广东政法机关不断提升打击效能、打击水平,推动平安广东建设水平不断向纵深推进。
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2018年以来,广东全面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线索收集、惩腐打“伞”、重点行业等领域,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凌厉攻势,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有效拓宽线索来源,省扫黑除恶办开通来信举报渠道,并组织省法院、省公安厅等单位集中公布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方式,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箱、网络等多渠道接收群众举报线索。同时,联合省公安厅出台最高奖励50万元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专项斗争期间,全省发放奖励金3977万元。
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去年以来,广东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持续对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扫黑除恶扫出朗朗乾坤。通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省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据全国扫黑办调查显示,2021年广东扫黑除恶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4.96%,比2018年提升14.37个百分点。
针对恶性刑事犯罪行为,广东以雷霆手段下重拳打击整治。作为打击主力军,近年来广东公安机关每年破案量保持在20万起以上。2021年刑事发案比2013年下降40.6%,全省命案数连续16年呈下降趋势,2021年现行命案首次实现100%全破。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发案数日渐增多,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侵蚀社会诚信根基,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广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公安机关持续组织开展“全警反诈”专项行动,2015年以来,共破电诈案件16.1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67万名。
为确保发生警情、案件后第一时间响应,2021年4月,省公安厅成立7×24小时运作的反诈联勤作战中心,十余家单位派员带资源、带权限进驻,构建职责清晰、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的实战平台。各地市反诈部门也参照省公安厅做法,相继建立反诈联勤作战中心,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健全快速查询反馈、止付冻结、诈骗电话快速封堵等联动机制,有效提升预警精准度、劝阻成功率。
与此同时,广东公安机关还通过持续推进“断卡”“断流”“断源”“断号”“断包”等专项行动,有效切断境外诈骗窝点的信息流、网络流、资金流通道。2021年,广东首次实现全省电诈案件、诈骗案件同比“双下降”。
针对道路通车里程长、机动车保有量大、交通安全风险较高这一实际,广东将维护好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平安广东建设重要内容。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建由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三级工作专班,高站位高标准打好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攻坚战。
明者防祸于未萌。广东公安交管部门聚焦“人、车、路、企、救”五方面突出风险,推进交通安全系统治理。其中,通过滚动清理重点车辆、驾驶人隐患,落实“三级预警”“一车一方案”等机制,扎实开展源头治理,筑牢事故预防第一道防线。近5年,全省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总量、重点隐患驾驶人分别减少40.5%、43.4%、19.8%;共排查治理公路危险路段855处。
以法治促善治
破产案件办理数等多项数据全国领先
近日,省法院发布7起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呈现广东法院发挥审判职能,坚持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全力追赃挽损,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的最新进展。
法者,治之端也。十年来,广东始终坚持“以高质量法治促发展、保善治”,用法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因应省情实际科学立法,以良法促善治。
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广东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平安建设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学校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疫情暴发初期,广东启动紧急立法,及时出台有关决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疫情防控中急需的法治需求,为实施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应急、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
规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近年来,省公安厅加快建设警综平台新执法办案系统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省司法厅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不断改革探索创新完善行政执法制约监督制度机制等。
今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由省司法厅组织起草的《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内容涵盖严禁面临督察问责时运动式执法、全面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等。
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为破解人案矛盾,广东各地法院普遍建立速裁快审团队,探索形成“繁简分流、轻重分层、快慢分道”新格局。其中,广州法院建立繁简分流AOL全业务线上办理体系,调解机构、特邀调解员开展在线调解、司法确认服务。深圳法院组建速裁快执团队,超六成案件通过速裁快执程序办结。
市场经济活跃,内外交流频密,导致广东不仅案件量大,而且互联网纠纷、金融领域犯罪等新问题时有出现。针对新形势新变化,十年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深圳金融法庭、深圳破产法庭等新型审判机构相继成立,推动我省司法权运行机制和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日益完善。
一系列精准对接、配套出台的法治服务,力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广东法院针对性制定服务保障“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动设立深圳商事法院,推进横琴、前海法院拓展审判职能综合改革,助力广州、深圳、珠海打造解决跨境商事纠纷优选地和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地。同时,我省还积极加强“一带一路”法律事务合作,强化涉外法治工作,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提供法治保障。
重磅举措接连推出,以法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广东持续强化法规政策服务保障。省法院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相继出台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
知识产权保护得好不好,关系企业创新发展信心,广东加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构建“技术调查官+司法鉴定+咨询顾问+专家辅助人”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广州互联网法院依托“网通法链”存证通道、智能审判“ZHI系统”等智慧法院成果,为高效审理互联网知产案件提供“广东样本”。
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离不开破产制度的完善。近年来,广东打出司法“组合拳”,依靠法治助力“僵尸企业”出清退市,让陷入困境的企业重获新生。广东法院不断完善破产审判机制,推动破产配套体系建设,目前已成功推动6292家“僵尸企业”依法出清、119家企业重整再生,破产案件办理数、出清“僵尸企业”数量、重整成功数、“执转破”案件数均居全国首位,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25个月提速到12个月以内。
更加暖民心、解民忧的司法便民措施陆续出台,更好满足群众对法治的需求。
近年来,我省打造以广东法律服务网为核心的7×24小时运转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法律帮助。省司法厅出台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规范发展人民调解组织,培育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为每个镇街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
群众更便利享受到“一站式”诉讼服务。广东法院统一全省诉讼服务标准,推动简证便民、集约服务、一站通办,实现全省诉讼服务网上联通,为群众提供“就近能办、异地通办”跨域诉讼服务,实现群众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目前,依托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广东移动微法院、粤公正微信小程序等集约化诉服平台,提供145项在线诉讼服务。
以共建促和谐
19万网格员参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摩托车店里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好像在偷车。”前不久,韶关市莞韶园区“红袖章”队员在街面巡逻时,接到村民举报。队员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配合闻讯赶来的民警将嫌疑人控制住。
民齐者强。在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过程中,我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家园。
在深圳光明区,有一支由楼栋长、网格员、社区“五老”人员等14类群体组成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有效解决“陌生人社会”矛盾纠纷发现难问题。像深圳这样的基层探索在广东大量涌现,广州“白云快递小哥”、汕头“红袖章”治安队、“东莞义警”等基层群防群治品牌项目层出不穷,推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经历抗疫大考,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基础得到有力夯实。大量社工、志愿者活跃在战“疫”第一线,成为战“疫”重要力量。
2020年1月23日,疫情袭来不久,广州就正式印发通知,首创“三人小组”模式:要求派出所、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派出1人组成入户走访小分队,对重点对象进行全覆盖式走访。其中,社区医务人员有专业知识,负责健康观察、登记造册;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情况,可向居民解释防疫要求;社区民警则负责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管、秩序维持等。“三人”互相补位、互为保障。
广州的探索为全省精准防控提供宝贵经验。很快,广东部署市县镇三级成立由政法委牵头,公安、卫健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组建城乡社区65936个“三人排查组”,并以此为作战单元,上门走访重点人群,建立专档专册、落实管理。各地还因地制宜进行诸多“创新”:从“3+1”到“3+N”——安保人员、志愿者、快递小哥等作为“N”元素网格服务团队加入。
2022年初,韶关市浈江区一处住宅楼启动电梯加装工程,但因低层住户业主反对,工程申报受阻。浈江区司法局乐园司法所与当地社区及在社区挂点的法律顾问组成调解小组,组织双方业主“面对面”调解。在调解小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该住宅居民终于圆了“电梯梦”……
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就更强。近年来,针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矛盾,广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实践中,广东注重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信息源多”的优势,广泛发动全省19万余名网格员在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发挥更大作用。各地积极动员社区律师、教师、退休干部、“楼栋长”等力量加入调解队伍,发挥所长、集力聚智,助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夯实平安法治根基。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实现平安法治社会,是人民幸福的基本需要。迈上新征程,广东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升、开拓创新,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难忘瞬间
广东公安开通“平安厅”信箱
为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2021年5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在互联网平台设立“平安厅”厅长信箱,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同步推动全省21个地市公安局设立“平安厅”局长信箱,统称“平安厅”信箱,实行上下联动、一体化运作,形成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平安厅”信件办理工作体系。
今年以来,广东不断健全“平安厅”信箱建设运行机制,重点发挥“平安厅”信箱打击犯罪“千里眼”、风险预警“报警器”作用。日前,省公安厅对“平安厅”信箱官方网页进行改版升级,并打造推出“平安厅”微信小程序。改版升级突出“我要写信”“答复查询”“举报奖励”“便民警务”四大核心功能,进一步提升群众使用体验,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改版后的“平安厅”信箱增加21个地市“平安厅”局长信箱的登录入口,一键直达,更加方便群众反映诉求。
笃行不怠
“小信箱”撬动“大平安”
一年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9万个
“民警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抓到罪犯,充分彰显了人民警察的智慧和威力。”9月中旬,汕头龙湖公安14小时快速侦破一起盗窃商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追回群众被盗财物。群众通过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发来感谢信,真诚表扬龙湖分局金园派出所认真负责、为群众办好实事。
“平安厅”信箱设立后,如何推动工作落实落细?为此,省公安厅办公室牵头组建“厅长信箱”工作专班,抽调督察信访、出入境、治安、刑侦、交警、经侦、禁毒、科信、网安、法制等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专职负责“厅长信箱”日常运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公安局网络平台也参照“厅长信箱”模式,设立“局长信箱”工作专班。
在工作机制上,信箱采取“前台受理、后台流转、网上沟通、网下办理、限时反馈、跟踪督办”的办理模式,实现平台与具体业务警种、各地市公安机关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
今年1月,“平安厅”广州公安“局长信箱”收到省公安厅“厅长信箱”转来的一封求助信:群众周某某的儿子已失联2个月,希望得到公安机关的帮助。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嘉禾派出所接警后马上为周某某提取DNA,将失联人员情况通报给辖区联防队员、村社治保会,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寻找。
当天14时许,好消息从花都区传来:失联人员小周已找到!原来,小周反映其与父亲有矛盾,不愿意主动联系父亲。在民警耐心劝说下,小周跟着民警来到派出所,并与父亲在派出所相见。至此,周家人的心头大石终于放下,在感谢信中称赞:“民警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为推动问题解决落地见效,省公安厅和各地市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亲自批阅来信,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回复,确保网上咨询、投诉、举报等来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去年5月,印女士的银行卡因牵涉到电信诈骗案件而被司法冻结。“工人工资、供应货款都等着这笔钱,冻结了卡相当于断了公司的血脉。”情急之下,印女士向“平安厅”信箱写信求助。
接到群众来信后,“厅长信箱”工作专班立即组织相关办案单位对冻结涉案账户的款项数额进行核查,并协助当事人办理了限额冻结手续。
“很好!很快!很有效!”深圳市民印女士向“平安厅”信箱发来感谢信,连用3个“很”表达心中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针对印女士类似的遭遇,广东公安机关还要求全省尤其是外贸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反诈部门建立涉案资金冻结申诉机构,明确原则、提高效率,采取限额冻结、及时原路返还等措施,解决受害人和正常商户面临的现实难题。
像印女士这样的来信,办理后公安机关深入分析研究来信背后反映的体系类、政策类、机制类问题,系统性、根本性地解决一批难题。自“平安厅”信箱上线以来,广东公安整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推动出台执法规范性文件146份。
“信箱上线一年多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公安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了,全警规范执法的意识提高了,民警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增进了理解,对群众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信箱专班有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平安厅”信箱开通一年多以来,累计办理群众来信12.1万封,答复率100%,办结率97.6%,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9万个,根据群众来信提供线索助破案件5549起,实现以“小信箱”撬动“大平安”。一封封感谢信如雪片般飞来,生动谱写广东新时代“枫桥经验”。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东公安将以更高标准、更强措施、更大力度推进“平安厅”信箱工作走深走实,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奋斗身影
广州公安“局长信箱”工作专班四级高级警长符诗炼:
群众来信处理不遗漏 确保件件落地有声
南方日报:广州公安“局长信箱”开通以来运行情况如何?
符诗炼:自2021年5月开通以来,截至2022年8月,累计收到“平安厅”厅长信箱转送群众来信4546件,已答复4546件,答复率100%,办结率99.6%;直接累计收到群众来信6409件,已答复6409件,答复率100%,办结率99.7%。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58个,收到群众表扬感谢信353封,锦旗20面。
南方日报:广州公安“局长信箱”如何确保“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符诗炼: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广州市公安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局长信箱”工作领导小组,从各业务部门抽调10位民警组建工作专班。专班围绕“接收、办理、答复”三个核心环节,狠抓流转机制,完善工作闭环。同时,各警种、各区分局建立“线上线下会商”机制,组建近百人的联络员队伍。
在收到群众来信后,民警会根据具体内容,第一时间将信件流转到业务部门或对应分局。受理单位尽快核实信息、了解具体情况并解决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另外,工作专班通过“日报告、周分析、月小结”等方式,对“局长信箱”运作模式进行优化、细化,采取线上商讨化解、线下落实办理,确保群众来信处理无一遗漏,件件落地有声。
南方日报: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外,如何解决群众诉求背后的共性问题?
符诗炼:我们的工作专班经常组织专业警种部门开展业务讨论,对有共性的案例从机制上、系统上进行复盘,检视发现工作盲区、业务短板和流程堵点,不断推出各种便民工作机制。
例如,户政支队对“局长信箱”中反映因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的户籍证件办理难问题,开通“绿色快速办理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帮助群众办理好证件。
“局长信箱”开通一年来,广州公安累计制定工作规范18个,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难忘瞬间
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确定在广州设立互联网法院。2018年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集中管辖广州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11类互联网案件。
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打造出一批具有规则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妥善审理了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案件,充分保护民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面对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广州互联网法院捕捉到数据纠纷这一公众关注热点和司法裁判难点,推动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应运而生。该庭专司审理数据处理、安全案件的第一审案件,聚焦网络虚拟财产、数据财产权益、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竞争秩序、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为破解“数据孤岛”、数据交易失范及价值不明、数据安全存疑等问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笃行不怠
成立4年受理案件超19万件
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全国首创错时性与分步式“交互式审理”“在线联审”等模式,推动在线庭审提质增效;孵化“点指即讼”“5G音视频中台”等“云网”应用,打造司法“新基建”;首创“在线庭审调解+在线旁听参与”解纷新场景,实现“审理一件化解一片”……广州互联网法院甫一诞生,就肩负着互联网司法“试验田”的使命,成立以来累计受理案件192103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8.25%,自动履行率86.67%,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有力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也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广州互联网法院通过典型案件的专业审判,进一步明晰互联网法治规则,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障网络主体信息安全。
俞某因某直播平台账号被异地登录,并被盗刷了价值1180元的红钻券,诉请运营方某公司赔偿损失。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决认为,用户负有妥善保管账号密码的义务,平台亦具有安全保障义务并采取必要保障措施,某公司向用户提供的防盗措施不够周密,且未能提供或保存被盗财产的流向等信息,故判令某公司承担40%赔偿责任。
在这一“直播账号虚拟财产被盗案”中,法院强调用户和平台主体均应负有虚拟财产安全保护义务,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互联网十大典型案例。
成立以来,通过审结网络服务合同、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9861件,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明晰网络行为权利义务边界,进一步发挥司法判例指引、导向和教育功能。如在审理“微信群主不作为案”时,明确微信群主应当履行管理责任,引发网民热议;审理“全国首例二手车车况信息案”时,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流动关系。
针对通过网络新方式、新手段侵害个人隐私和个人名誉等新情况,法院通过司法审判更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一方面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适用民法典裁判各类互联网纠纷,“网络竞价排名侵害名称权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另一方面妥善审理涉在线教育、未成年人保护、婚恋网站“杀猪盘”等纠纷,在“婚纱照被盗用案”中,保护消费者个人私密照片免受非法商用,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作为新型审判机构,广州互联网法院持续推动诉讼服务便民惠民,不断优化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
今年4月28日,法院创新研发的“All in Message 5G智审卡片”正式上线,这一应用融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让诉讼突破时间、空间及平台限制。
“运用‘5G智审卡片’,当事人不用登录电脑端,也不用专门下载APP,直接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完成非同步审理。”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段莉琼介绍。
整合诉讼咨询、信息查询、材料提交等29项在线诉讼服务,广州互联网法院实现诉讼服务“24小时不打烊”,诉讼平台运营以来访问量超1200万人次,在线立案率99.88%,在线庭审率99.76%,在线庭审平均用时和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分别比传统审理模式节约3/5和2/3,不断提升当事人“一次都不用跑”的诉讼体验感。
奋斗身影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曹钰:
智能法庭让法官在“云端”开庭
南方日报:2020年2月28日,上线“YUE法庭”,成为全国首个5G虚拟智能法庭,这解决了开庭中的哪些难点?
曹钰:依托“YUE法庭”,我们突破了庭审场域限制,这项应用以视频分割技术为基础,集成虚拟直播平台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录制系统、绿箱系统等,仅需一块绿幕,即可将计算机模拟的三维法庭场景与摄像头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实时合成,保证全环节的司法严肃性。
“YUE法庭”还实现了在线多元场景切换,利用5G超高速网络,解决原有场景布线困难、成本高等痛点,在虚拟空间为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搭建了丰富的场景分区。我们只需选择一处安静的场地,即可搭建一个虚拟仿真法庭,与当事人随时随地在线“云开庭”,方便法官以更加灵活、自主、多元的方式进行庭审排期,大幅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
南方日报:两年多来,“YUE法庭”的应用效果如何?
曹钰:疫情期间,“YUE法庭”应用效果显著,保障了疫情、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期的正常审判活动,帮助我们做到了执法办案两不误,助力实现从“传统”司法向“智慧”司法迈进的转变。
去年“YUE法庭”亮相全球市长论坛,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在线诉讼融合发展的创新性成果,以及一项实体法庭向5G虚拟智能法庭“跨越”的便民司法举措,向公众展示。另外,“YUE法庭”等便民设施也有助于港澳当事人共享内地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南方日报:未来在“智慧”司法建设方面有怎样的计划?
曹钰:我们不仅要做互联网司法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好践行者和推动者。随着司法科技的纵深发展,未来将不断探索智慧法院在各类型案件中的适用,创新诉源治理方案,持续产出更多司法创新成果,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贡献更多智慧。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