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非凡十年·广东答卷 |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2022-10-12   

秋风渐起,北雁南归。近年来,城市群中候鸟曼舞,已成为每年底广东独特的生态景观。从它们的视角俯瞰南粤大地,一幅天蓝水清山绿的美景徐徐展开。

跨越苍翠南岭,珠江水系碧波流淌,在广袤平原上滋养城市与良田……十年来,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广东大地随处可见、俯拾皆是的自然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踏遍青山人未老。迈上新征程,广东将继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系统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

植绿护绿

广东大地绿意盎然

日前,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好消息:第一次记录到“国蝶”——金斑喙凤蝶的活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唯一的蝶类,金斑喙凤蝶行踪极其神秘,此番现身证明南岭生态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

得益于广东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保护工作,近年来已有中华穿山甲、黑脸琵鹭、勺嘴鹬等多种珍稀物种在广东城乡屡屡出现。如今,全省已有11个地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摩天楼与参天树共成长、“绿森林”与“钢森林”同生存的生态图景,正在全省各地绘就。

尤其是近年来,广东把生态保护放在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优先位置。2021年,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宣告基本建成,在中国经济最繁荣、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保留51.84%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广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生动写照。

目前,珠三角地区初步建成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城市群,呈现出“江水绕村榕树绿,塘鱼荔枝红”的岭南风光。今后,广东将把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放在更大尺度的自然山水生态体系去统筹谋划,努力构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森林城市群。

当前,全省以珠三角地区为龙头,引领全省范围启动建设一批共谋共建、互联互通的重点生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随着林长制全面推行,广东首创“双总林长”高位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林业工作“小马拉大车”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更有效保护。全省96733名各级林长,与护林员、监管员组成“一长两员”,通过深入林长责任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林督导等方式,严防涉林“三个重大”问题发生。

得益于此,全省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开展,针对危害森林资源的松材线虫病,今年除治作业面积超过400万亩次,有效延缓其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新风尚深入人心。红树林对水质、土壤、气候等生态指标极为挑剔,一旦破坏极难修复。尽管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但在广东绵延的海岸线上,红树林面积逆势递增,正一点点将广袤国土染绿。

2021年,全省共落实红树林营造面积3232亩、修复面积810亩,红树林面积达到15.96万亩,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仅湛江市红树林面积就占全国的33%。根据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我省还要完成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万亩。

未来,广东将实施红树林整体保护,将分布在13个沿海地市的红树林相关自然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地外的现有红树林,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同时,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管理,实施红树林营造修复工程项目,开展红树林合理利用活动,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真正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多方合力、协同共进之下,广东大地绿意盎然。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7%,森林蓄积量增长到6.24亿立方米,使绿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逶迤五岭到南海之滨,广袤森林正以独特方式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态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推动近1000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民众生活的日常。

林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森林资源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土壤污染防治走在全国前列。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省生态环境厅与韶关市联合共建韶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全省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指标。

“相比于经济数据的简单上升,区域内生态的保护发展将成为当地居民更加关注的焦点。随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进发,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说。

精细治理

蓝天白云成常态

国庆假期,广东各个城市的绿地、公园里,搭帐篷露营已成为许多市民休闲的新时尚,呼吸新鲜空气、吹着微风,好不惬意。帐篷露营蔚然成风也得益于“广东蓝”。近年来,广东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精细化治理,全省空气质量日益提升,广东的蓝天白云经常刷屏朋友圈。

8月31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深圳、惠州、珠海等7地市位列前20。在全省,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再创历史新低达19微克/立方米。

这一切得益于广东早发现、早研究、早部署,大气治理在全国率先转向“以臭氧污染防控为重点、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的新目标,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上探索出新路子。

“开了这么多公交车,就数这种纯电动车最舒服,无油烟,噪声也小。”在深圳,有着36年驾龄的陈师傅对电动公交车赞不绝口。

这是广东调整结构、源头减污的生动例证。2018年,广东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公交车电动化步伐,珠三角公交车全面实现电动化,不断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时,全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日益提高,推动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

与此同时,全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治“散乱污”企业,强化成品油质量监督,建筑陶瓷生产线改烧天然气等,源头减污成效显现。

大气治理需要与时俱进、精准攻坚。随着广东空气质量提升,臭氧作为空气首要污染物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广东探索出“突出减排、狠抓重点、精准降超、应急削峰、省市联动、区域联治、专班指导、探索示范”的治理新思路,创新“监督指导+专家帮扶”机制,整合院士专家团队建立省大气污染防治“硬任务”攻关攻坚中心,并统筹协调多家科研单位团队驻点帮扶重点地市。

在治理中,针对生成臭氧的前体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广东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销号整治,督导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达标排放,对重点区域、敏感点以及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通过精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管控,交叉检查重点监管企业,全省在用的100多台燃煤火电机组和60多台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5500家重点监管企业完成VOCs整治。

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行业VOCs集中治理措施。如何解决VOCs无组织排放这一治理最大难点?在佛山南海区,当地大量中小汽修厂的小喷漆房压力很大而且容易疏漏。针对汽修喷漆这样的标准化工序,当地探索出共享钣喷中心。“喷漆房顶部向下吹风,经过底部的地棉抽取喷漆产生的VOCs,再统一送到设备房,达标处理后再排放。”佛山南海的雄峰汽车集团钣喷中心现场负责人介绍,中小汽修厂都可以将喷漆环节转移到该中心,统一处理VOCs。

当汽修的喷漆环节集中在一起,生态环境部门就可以集中力量指导、监管钣喷中心的VOCs排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而且还解决中小汽修厂资金不足问题,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大量中小汽修企业缺少资金加装环保设备,有了钣喷中心后,中小汽修中心不需要单独设钣喷房,环保成本实现下降。

同时,针对臭氧污染,近年来广东也多次发出倡议书,倡议重点企业全力降低排放浓度、做好源头污染减排。同时,倡议市民合理安排、夜间加油,减少油气的日间挥发。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氛围。

得益于精准源头治理,广东见到蓝天成为常态。到2021年底,全省大气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7年达标,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达94.3%,PM2.5年均浓度达22微克/立方米。再到今年上半年,AQI达标率为95.2%,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显示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凝聚合力

护佑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行走在深圳燕罗湿地公园,空气清新,花草摇曳,一旁的茅洲河缓缓流淌。每到下午,深圳宝安居民洪永林都会带孙子、孙女来这里散步。曾几何时,“茅洲河”三字让人闻之皱眉。“这条河以前还没整治的时候,几公里远就闻到臭味,我们都要绕道走。”洪永林说。

茅洲河地跨深、莞两市,城市发展带来的河流淤塞、水质污染等状况日益严重;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等,更是全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把江河安澜、秀水长清放在首位,广东实招硬招迭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保护被纳入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近年来共投入7500亿元补上历史欠账,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系统治水,制度先行。广东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省第一总河长、省总河长,并担任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总指挥、总指挥,挂点督战污染最重的茅洲河、练江,带动全省形成众志成城的攻坚态势。

针对跨市域河流,广东加强水环境治理跨部门跨市协同。全省8万多名五级河(段)长广布各地市、县区,横跨多个职能部门。创新建立“流域+区域”跨市治理合作机制,协调解决流域城市间上下游、左右岸问题。多地相应成立流域管理中心,力破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和不同单位之间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等问题。

在完善制度基础上,碧水攻坚战持续向纵深推进,针对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逐渐探索形成“系统治理、挂图作战”,“大兵团”作战等治水策。

在治水一线,国企、省企成为主力军,超常规补齐治污设施。在茅洲河,深圳以“一切工程为治水让路”的决心推进,高峰期施工作业面1200多个,东莞段最高峰时段作业面360多个。在练江,汕头段高峰期流域内一线施工人员达9000多人。多地深入社区、镇村下“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从源头截住污水。

以茅洲河、练江治理为代表,全省水环境治理取得转折性成效。到2020年底,全省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清零。2021年,治水效果更加凸显,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2%。

黑臭水体如同城市的伤疤,影响着群众生活品质。经各地全力治理,目前列入国家整治清单的527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治差水,更保好水。从2018年开始,广东铁腕整治1412个水源地环境问题,饮用水源水质连续数年100%达标,守住群众“水缸子”。

水环境改善撬动产业转型,多地逐步转变思路,以污染防治为契机,沿河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和产业升级,曾经的黑臭河如今成为经济发展的“活力廊”。

在茅洲河,沿岸原来的工业物流园,变为科技展示与生态体验交融共生的科技公园。在练江,潮南、潮阳纺织印染中心建成后,超过170家企业进驻,走上集纺织印染、供水、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道路,助力当地传统支柱产业向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瞭新社)

编辑:李嘉朗 责任编辑:沐沐

来源:南方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