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保畅稳链纾困 复工复产提速

2022-05-13   

集中资源优先保障汽车、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运行,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精准对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物资保供保运需求……近期,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直面企业“急难愁盼”,打出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自主高性能医学影像、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疫情发生以来,近1100名员工吃住在工厂,保证了70%至80%的正常产能。

“当下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供应链正在改善。”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说,企业最重要的供应商都在长三角,“之前由于跨省运输受阻,我们只能把外地供应商的零部件产品集合到联影常州工厂,再派车统一‘接驳’到上海。‘五一’以后,常州、昆山方向的物流已逐步放开。”

千里之外的长春,东北工业集团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厂房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套套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产品正在下线,“流向”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主机厂。

4月15日开始复工复产,到5月5日大部分员工开始“点对点”通勤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该公司产能迅速拉升,5月份获得国内客户订单22.06万套,比去年同期增长17.3%。“部分生产线采取三班倒的生产模式,人停机不停,24小时连续生产,全力以赴拼抢生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既要防住疫情,也要稳住经济。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各地各部门保畅稳链纾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

截至5月5日,吉林长春市7681户工业企业已复工6480户,复工率84.3%,复产率72.7%。上海市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0%。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

企业动起来,经济活起来。4月中旬以来,工业经济逐步显现出企稳向好的迹象。4月第二周起,工业用电量连续两周降幅收窄,手机信令监测的工业集聚区用工指数也出现趋稳回升的势头。

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物流堵点、区域间防疫步调不一,不少地方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受阻的情况。例如,部分地区对到过上海的司机要求执行14天隔离政策,司机都不愿意跑上海送货。还有保税区仓库堆积、物流暂停,跨省运输受阻,一些企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多家企业反映,当前物流成本是疫情前的三至五倍。

一家大型汽车零配件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作为上海首批“白名单”企业,该公司目前虽然有60%的员工符合上岗条件,但实际能出小区、到岗的只有20%。“即使员工全部到岗,产能爬坡也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要等待第二、第三级供应商恢复生产。”

连日来,各部门巩固和拓展保畅稳链纾困成效,一项项具体部署正在密集落地。

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稳定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采取“点对点”帮扶措施,确保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关键环节、重点企业运行安全;推进各地保通保畅重点企业“白名单”区域互认,集中资源优先保障汽车、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医药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转。

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确保车辆通行证应发尽发、快申快办、全国互认;备足用好应急物资中转站,推动因疫情关停的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和网点有序恢复运营;提升重要枢纽集疏运能力,精准对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物资保供保运需求……交通运输部继续完善措施,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稳生产保畅通,企业是关键一环。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多部门直面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大纾困帮扶力度。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服务与物流研究室副主任陆成云看来,目前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上的障碍已经解决,但在运行层面仍存在难点需要突破。当前的重点是探索既有物流运作效率、又能满足闭环管理的路径。“不仅仅要能‘通’,还要高效率、低成本的‘通’。这就需要进一步在落实政策上实现更优、更兼容的路径。”他建议,强化重大节点的对接平台化,比如把重大物流枢纽与应急的中转站功能结合起来,做到有效的防疫管理和网络化的物流组织。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防疫流程,提高防疫管理效率。

“我国产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超大规模需求潜力等优势依然显著,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蕴含的强大韧性,当前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是阶段性和突发性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表示,在着力畅通经济循环的同时,要密切跟踪企业运行新态势,摸准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切实形成政策合力,全力帮助企业恢复生机和活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持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瞭新社)

编辑:何川宁 责任编辑:苏穗越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