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壮志驭东风
——记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解放军报记者 杨悦 王卫东 特约记者 李永飞 李兵峰
一级级台阶从地面抬升而起,抵达“1”字造型的顶端。
走进实验室,记者把目光投向这个显眼的数字。这个独具创意的“1”字,藏着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的雄心壮志。
雄心砺长剑,壮志驭东风。坐落于火箭军某部一隅的这间实验室,是杨必武和战友们日夜坚守的科研阵地,也是他们一次次冲锋的创新高地。
这个在无数深夜见证一群火箭军科研工作者头脑风暴的“1”字,从诞生那天起,便被杨必武和战友们赋予特殊含义、寄予无限期望。
“1”意味着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在这里完成从0到1的跨越。多年来,杨必武主持或参与完成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推进武器装备实战能力提升、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大批原创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
“1”意味着标准——一流的标准,瞄向一流的目标。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他参与研制的武器装备精彩亮相,世界瞩目、国人振奋;在西北大漠演训场上,他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大国长剑扬眉出鞘、亮剑生威;在高手云集的科技创新赛场上,他带领的团队斩获大奖。杨必武说:“我们一级级台阶攀登而上,为的是抵达‘世界一流’的目标。”
“1”意味着胜利——作为大国长剑的幕后砺剑者,杨必武领衔研发的技术装备,让部队跨越崎岖道路、无惧狂风暴雨,圆满完成任务……
杨必武潜心攻关。刘明松摄
快与慢
“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未来作战提供更多选项”
大漠戈壁,风沙漫天。导弹在寒风中起竖,灼目火焰冲天而起,在长空中划出壮丽轨迹。
几秒钟,转瞬即逝。
这是杨必武第一次目睹、此生再也忘不了的导弹发射瞬间。
那年,博士毕业后刚到部队的杨必武,第一次来到训练场跟踪监管某型导弹发射。
发射的那几秒钟,深深刻在杨必武心中。当时的他也没想到,自己投身这项事业能一干这么多年。
十年磨一剑。今天,关于火箭军的新闻里,总少不了这些关键词:快速反应、准时发射……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热词”的背后,杨必武和他的战友们付出了多少。
漫长的道路、复杂的环境,发射装备怎样挺过骤雨或高温,穿过高山或荒漠,而不在机动途中“趴窝”?行驶在公路上,“庞然大物”般的巨车长剑怎样才能风驰电掣?
脑子里满是这些问题的杨必武,常常睡不好觉:战场上的“秒杀”能力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
快,是火箭军实战能力的关键指标;慢,成了杨必武数年如一日寂寞攀登的常态。
决定未来战场克敌制胜的每分每秒,注定要用实验室里默默攻关的日日夜夜来换取。
埋头攻关的那些年,杨必武与团队成员坚定前行。在那些未见曙光的岁月里,他们“甘坐冷板凳”,用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践行使命。
“科研没有捷径可走。”杨必武常常要推着许多项目并行前进,“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将新项目、新设想搁置下来,下一代恐怕要花更多时间”。
为完成某型导弹发射车底盘的课题研究,杨必武带着团队成员,跑遍全国相关技术领域的重点厂家,一遍遍验证自己的技术构想。
数年钻研,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历经全天候多地域考验,最终该课题成功落地。
那年深秋,雾霭绕青山,空气中浸染着寒意。细雨无声,滴落在身上。杨必武和战友们几乎忘记寒冷,紧紧注视着前方的设备。
为了眼前正在试验的关键技术,他们攻关数载。
当这项关键技术试验成功,杨必武红了眼眶。披星戴月的努力,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新装备将显威未来沙场。
杨必武所在实验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军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杨必武当年的军校同学,有的已成长为导弹旅长。每当杨必武的一项科研成果在部队落地生根,他总会接到同学的电话:“这个太好了!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实现了!”
这是杨必武的幸福时刻。“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未来作战提供更多选项。”他说。
平凡与伟大
“我很幸运,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安全基石直接相关”
“幸运”,这个词常常挂在杨必武嘴边。
“我这一路走来,算得上顺利。”回忆往昔,杨必武感激很多人:孩提时期,带他种田割稻,给他一身泥土本色的父亲;博士毕业,鼓励他追寻梦想的导师;攻关岁月,默默支持他的同伴、领导与合作伙伴……
生逢这个伟大时代,杨必武说:“自己虽平凡,但足够幸运。”
20世纪70年代,杨必武出生在大山脚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突飞猛进。
后来,杨必武的幸运人生开启了加速度。历经数年潜心攻关,杨必武迎来巨大的机遇和宽广的舞台——
他提出的科研设想,被纳入上级发展规划。
2015年,火箭军成立。一个军种的改革转型,仿佛一个巨大引擎,驱动着杨必武和团队加速站到了这支部队战斗力建设前沿。
“人这一辈子不管走哪条路,舞台很重要。”杨必武说,“我很幸运,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安全基石直接相关。”
时光鬼斧神工,将小村中的平凡少年,雕刻成锻造大国重器的砺剑者——
曾经稚弱得只能挑动半桶水的肩膀,如今已扛起为国攻关的科研重担;曾经一次次踏过田埂的脚步,如今迈向创新的殿堂;曾经迎着山风骑车的少年,现在研制的装备驰骋沙场……
2019年10月1日,一排排发射车列成气势磅礴的方阵,威武地从天安门前驶过。
蕴藏着万钧雷霆的导弹方队在长安街头亮相,带着杨必武参与研制的科研成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第二年春节,杨必武回老家探亲。年过八旬的奶奶高兴地迎上来,跟他谈论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次阅兵。
“导弹车真威风!”老人兴奋地对孙子说,“不过我看了半天,怎么没找到你啊?”
家人不了解杨必武在做什么。从进入火箭军某部起,漫长的科研岁月,他的故事大多不为人知。
一个个相似的日夜,一场场没有尽头的研讨,一页页枯燥的报告……没有壮阔的发射,没有弥漫的硝烟,无限循环的攻关、日复一日的钻研,才是杨必武的工作常态。
正是这些平淡枯燥的日常,为大国长剑源源不断提供腾飞的力量。
去年国庆假期,杨必武带着家人看了一场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看到《诗》单元的时候,他忍不住落下泪来。
导弹发射的幕后英雄,同样书写着平淡岁月和伟大梦想。“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这对杨必武来说,亦是真实写照。
家与国
“军人的职责,就是守护一盏盏灯火、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家庭”
女儿的记忆中,这是难得的温馨场景——
周末,女儿上兴趣班,杨必武坐在外面安静等待。
说是安静,其实是出神。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进行着构思与演算。他心中装着的,是关于大国长剑未来技术发展的蓝图。
心中装着遥远的导弹尾焰,也装着生活的温暖烟火——对于杨必武来说,家与国的含义从来都如此生动具体。
周末,妻子和女儿还在安睡。杨必武只要有空,一定早早起床,去超市买上一大堆东西,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
再有空,他会做拿手的红烧肉,会做从南方菜系里学来的肉枣汤,再做上一条女儿爱吃的鱼……
妻子生日和重要纪念日,杨必武会买好鲜花或其他礼物,准时送到妻子面前。
去年除夕,杨必武驾车载着一家人看首都夜景。路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不远处的哨兵。
“军人的职责,就是守护一盏盏灯火、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家庭。”那个夜晚,杨必武仿佛从另一个角度看见自己:某种意义上,他和战友们潜心守护的,正是眼前的静好岁月。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火箭军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这段话,在杨必武心中掀起波澜。他觉得“每一个字都跟深爱的家人有关,与眼前的静好岁月有关”。
对杨必武来说,他和战友们付出无数心血、投注漫长岁月的事业,之于这个国家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战,方能止战”——
“我们要在博弈中不断赢得主动,我们要用百倍努力和高速发展,在科技上奋力追赶、不断超越。”
奋力书写科技强军新答卷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进入加速发展期。习主席着眼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作出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重大论断,发出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时代号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重大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战斗力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一流的军队,不仅需要一流的指挥员、一流的士兵,还需要一流的科研尖兵。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将科研创新准星瞄准部队需求靶心,铆在武器装备研制一线,用40余项科研创新成果,助推大国长剑腾飞。他紧盯前沿攻关、聚焦打赢创新,赓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生动彰显新时代军队科研人员精神风采。
科技创新是攀登打赢主峰的必由之路,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全军官兵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习主席殷切嘱托,肩负起科技强军的历史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奋力书写科技强军新答卷。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