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夜歼U-2开先河

2022-01-23   

1965年1月10日夜间,1架国民党空军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入窜我西北地区侦察。我地空导弹部队在U-2途经包头时将其击落,开创了我军夜间击落敌U-2高空侦察机的先河。这是在U-2加装电子告警和干扰设备后,我军运用“近快战法”夜间歼敌的范例。

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空军不断利用美制RB-57D、U-2等高空侦察机对大陆腹地进行侦察袭扰。我人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利用从苏联引进的当时最为先进的“萨姆-2”防空导弹,于1959年10月7日成功击落入侵的敌RB-57D高空侦察机1架,开创了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取得了国土防空作战的重大胜利。随后的十余年间,我地空导弹部队与敌围绕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展开了技术和战术的双重角力。敌通过加装电子告警、电子干扰系统防我地空导弹打击,我通过机动设伏、创新“近快战法”见招拆招,破敌侦察监视。“近快战法”作为地空导弹部队为击落U-2高空侦察机而开创的快速歼敌战法,至今仍是反空袭作战基本战法之一。我军指战员在实战中吸取多次失利教训,在没有先进电子对抗手段的条件下,大胆突破苏军教令的死板规定,创造出压缩雷达开机距离、快速战斗操作等全新战法,屡屡击落敌机,有效捍卫祖国领空安全。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成功爆炸。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迅速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美国为了搞清楚我核武器试验的详细情况,支持国民党空军加紧恢复对我西北腹地窜扰、侦察活动。从1964年10月至1965年1月,敌U-2共入窜大陆腹地达11次,其中对兰州、包头地区侦察就达6次。1964年11月26日,一架入侵甘肃兰州上空的U-2因为新加装了电子干扰设备,导致我地空导弹部队抗击失利,侥幸逃脱。因敌U-2增加了红外照相设备,这一时期敌机侦察活动由昼间入窜变为昼夜兼施入窜。

通过对敌侦察轨迹进行分析,发现敌机夜间入窜时通常以大城市为航线检查点,在进入侦察目标前保持一段航线直飞。我地空导弹部队及时调整兵力部署,在甘肃兰州、内蒙古包头附近进行设伏,准备打击入窜兰州、包头的U-2。在此期间,官兵充分发挥军事民主,认真研究敌情变化。在我创新“近快战法”屡战屡胜后,敌又在原先告警设备的基础上,加装了电子干扰设备,使得U-2更加难打。该型电子干扰设备是一套角度欺骗回答式干扰机,当制导雷达开天线时,U-2不仅能自动告警进行空中机动,还可以同步施放干扰,增加地空导弹部队抗击难度。地空导弹部队在吸取前期抗击加装新设备U-2未果的教训基础上,广泛开展“熟悉敌回答式干扰、研究反敌回答式干扰对策”的活动。经过16次战术、技术研究后,我军最终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

在技术上,地空导弹部队通过对记录的回答式干扰图像、波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敌回答式干扰波形特点,并找出了这套干扰系统的弱点,即干扰信号会使真实目标信号滞后,但并不会真正消除真实信号。官兵“以变制变”,提出了利用手控方式跟踪U-2的方法。与此同时,在技术部门的配合下,官兵将制导雷达进行改装,改变天线捕捉和跟踪目标的方式,欺骗敌机电子告警系统,让敌无法告警、无法使用电子干扰设备。

在战术上,为克服制导雷达捕捉、跟踪目标的难题,我军组织指挥所、空情和雷达之间开展协同训练。通过反复苦练,地空导弹各系统操作人员的战斗动作配合密切,误差规律摸得清、记得熟,练就一开天线就能捕捉目标的硬功。

着眼应对U-2夜间侦察这一“课目”,地空导弹部队大抓夜间实战训练。为让部队尽快适应夜战节奏,提高官兵夜间指挥和兵器操作水平,针对夜间作战特点和夜间训练的短板课目,官兵们加强了夜间标定、装退导弹、天线收发、线路收放、射击准备以及协同训练,并多次组织比武考核,不断提升夜战夜训积极性和必胜信心,并总结出夜训夜战安全组织“三步法”确保练得实、打得着。

前几次侦察都有惊无险,更是增加了敌机的嚣张气焰,为了加快搜集我西北核工业和核设施的相关情报,国民党空军决定继续派遣U-2入窜兰州、包头侦察。我地空导弹部队获悉情报后,接上级命令,于1965年1月10日天黑前完成一切战斗准备,对兵器进行细致检查,确保一切无误后静待U-2来犯。当敌机起飞后,我预警雷达立即捕获敌机,制导雷达已做好准备听令开机。当U-2进入我地空导弹打击范围后,我立即开机抗击,一举命中敌机,并俘虏敌飞行员,获取敌电子干扰设备和红外夜间照相设备。

这次战斗,不仅首开夜歼U-2的先河,更将我地空导弹的战斗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官兵通过击落敌机的技术革新和战术研究,对电子战这一全新作战样式有了新的认识,探索出适合我国武器装备现状的反干扰措施和方法。

未来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必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只有对敌人干扰手段的技术体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寻敌之短、予以破之,也只有在对抗与反对抗的不断推动下,才能使防空作战战术、技术螺旋式发展提升。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王小晶

来源:中国国防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