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立足广州,一幅幅科技创新的画卷映入眼帘:
“一区三城十三节点”挺起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脊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叠加,哺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下海探冷泉,入地做科考,科研院所与企业机构求索不止、砥砺前行……
纵观全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中的排名连续四年大幅上升,现与深圳、香港组合位列全球第2位;聚焦城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0》指出,广州排名第3位。
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广州搭设重大创新平台助力原始创新、培育市场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能“双创”实践,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迈向科技创新强市。
作为“湾区大脑”,广州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奋力抢占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原始创新策源地
“1+4+4+N”平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
碧波荡漾万顷沙,海门回望千峰涌。
近日,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土建工程顺利完工,并完成首层布展,成为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内落成的首座公共建筑。距其不远处,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均已启动前期作业。
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从蓝图逐步走向现实。
“进驻南沙科学城,就是奔着高水平创新平台而来。”作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引进的首位高端人才,杨华勇教授甫一报到,便密集邀请数十位国内顶级专家前来考察交流。
他所依托的正是对标国际一流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广州重点打造的原始创新平台、在穗四个省实验室之一的广州海洋实验室。
同样力求在广州实现原始创新理想的,还有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早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落地广州时,刚刚博士毕业的高民就经常奔走于穗港两地。
“重大科学装置及重大平台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只有平台建起来了,创新要素才会集聚,才有可能催生出原始创新。”高民说。
在高民等人的促成下,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通过南沙专线连接香港、珠海、中山、惠州等地,推动三地共同打造“粤港澳超算资源共享圈”。
以南沙科学城、广州大学城为节点,广州由点到线到面布局“一区三城”,规划构建“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为深耕科学发现、发挥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奠定了基础。
这些原始创新平台已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新冠疫情以来,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研发出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获联合国全球推广;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复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开启了海洋科考新模式……
“科学的大楼不是一天建成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就要长期布局、厚积薄发。”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接下来,广州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依托创新平台体系,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现代产业集聚地
市场主体持续释放“引力波”
泰山之巅、黄海之滨、酷寒极地、阅兵现场,都有来自广州的“客人”。那是一台台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仪器。它们来自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自动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这些仪器数分钟就能鉴定出微生物,属种准确率超99%。
在广州,诸如禾信仪器这类高新技术企业已超过1.2万家。它们体量虽小,却蕴含万钧之力,引领潮流之先,激发了广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活力。
京信通信破解5G信号穿墙难题,助力广州驶入5G快车道;麦普数码研发出全球最全型号有机光导鼓制造技术;金域医学上半年累计核算检测量超过1000万例,约占同期全国核酸检测总量十分之一……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据统计,广州市九成以上市场主体、八成以上新增就业、七成以上创新成果和四成以上生产总值,均由中小民营企业贡献。
如果说中小企业是穿梭浪尖的弄潮儿,那么龙头企业则是乘风破浪的中流砥柱。它们不断对外释放“引力波”,助力广州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产业集聚地。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成排的机器发出节奏密集的“咔咔”声。该公司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内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
“粤芯把产业上中下游串联起来,在大湾区形成了‘一日产业圈’。”粤芯副总裁李海明介绍。自粤芯进驻广州两年来,已有40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广州,营业额突破亿元的公司达7家。
以粤芯为代表,广州近年引导各类企业进行科创实践,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市场主体的驱动下,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站成为全球首个正式运营的智慧地铁示范站;全市4K超高清视频板卡出货量全球第一;广州率先搭建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
技术合同与发明专利,是成果产出的“风向标”。2019年广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18年翻番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77%。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汇集了具有转化意向的发明专利1.5万余项、科技成果7000余项。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接下来,广州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还将高标准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并扎根广州发展壮大。
创新创业风云地
“制度突破”营造优良双创环境
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一批攻关科研项目紧急上马。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子峰带队,通过AI预测模型,率先分析出疫情的趋势走向。
这项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感染科研项目,受益于广州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作为项目负责人,杨子峰能够充分行使科研经费的支配权,更为自主地开展项目研究。
“改革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使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上。”杨子峰坦言。在科技体制“放管服”改革方面,广州做出了多次富有成效的探索。
除了针对科研人员的“包干制”改革外,去年《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以“无禁止即可行”的方式,放宽新型研发机构对财政资金的使用限制,同时打通了此类机构的对外投入路径。
“广州要走在全国前列,就要在创新制度、环境营造方面有大胆的突破尝试,制定更多、更宽松有效的政策。”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技术创新部部长李启荣说。
由“资源支持”转向“制度突破”,广州推进开放式创新,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风云际会在广州。9月底,广州市科技局发布的意见征求稿提到,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员,与境内自然人持身份证创办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破除了准入门槛,广州还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吸引外国人才来穗。全市各项扶持激励政策,覆盖了创业投资各个层面。政府通过降低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返投比例、适当放宽出资上限等,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
据统计,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共选出22只子基金,申请子基金总规模达到88.85亿元,5只子基金已实际落地运营,10亿元规模的穗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已经开始运营。此外,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推动银行贷款超过170亿元。
“将投资的裁量权交给资本和市场。政府则重在牵线搭桥。”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介绍。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乘着创新创业的浩浩大势,广州紧抓发展新机遇,锚定转型升级不松懈,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读
科学发现
广州通过打造明珠科学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构建了“1+4+4+N”创新平台体系。全市2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52%;牵头完成9项,占全省的9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技术发明
2019年以来,引进建设11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8家,总量达到63家,总量及增量均为全省第一,建成31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73亿元,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超过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9283家,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广州企业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省7项国家级奖项中的5项,是全国唯一取得2项一等奖的城市。
人才支撑
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102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98人,颁发人才绿卡6353张。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广东共有1个获奖团队和12位获奖个人,广州包揽团队奖和8位获奖个人。5位专家入选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占全省入选人数的71%。
生态优化
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已遴选出22只子基金,申请子基金总规模88.85亿元;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推动银行贷款超过180亿元;全市累计共有16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其中5家企业已成功挂牌上市。
●展望
广州助力形成国内最具创新活力城市群
城市“组团”出海 科创乘风破浪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下称《报告》)。其中提到,“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是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群。
大湾区内城市组团出海,在科创领域与世界先进地区竞风流。接下来,广州将加大与深港澳等重要节点城市对接合作力度,助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在重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融合。
集群效应▶▷广州创新排名连续四年跃升
《报告》指出,中国保持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位,17个科技集群进入世界百强,数量仅次于美国的25个。“深港广”集群便位列其中。由此,广州在全球创新指数(GII)的排名实现了连续4年大幅上升。
2019年以前,广州单独参与排名,2017年位列第63位、2018年位列第32位,2019年跃升至第21位。2020年,广州首次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二,高于硅谷集群,与排名首位的“东京—横滨集群”差距进一步缩小。
此外,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杂志近期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显示,广州的全球排名从2018年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0》指出,广州的“智力资本和创新”排名升至与北京并列第一。
“这些在国际、国内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指标,展现了广州已成为巩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极。”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谈到。
如今,《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三个城市归为一个集群进行排名,是国际社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体建设成效的认可。孙翔提到,“全球创新指数”表明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之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所释放的巨大潜能。
核心担当▶▷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置身于广州,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羊城本土的科技脉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资源辐射力、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区域联动作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项目进驻……协同创新浪潮,早已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深圳是创新中心,那里产业基础好、市场有活力;广州是科教中心,其优势在于科研基础好、科研团队多。”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以广深为例谈到,这就是广州深入布局打造“一区三城”,推动研究机构和创新资源集聚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广州进一步以三大创新平台体系——实验室体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孵化育成体系为抓手,构建了由3145个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构成的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为广州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随着《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等政策制度的出台,跨境拨付科研资金等资源互动愈发便捷;《关于推进广佛科技创新合作的工作方案》落地,在顶层设计上规划成立科技合作专区、打造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建立广佛科技基金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州正携手湾区内城市,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在平台搭建、资源互通、制度创新等层面,广州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添砖加瓦。
●现场
补全科创链上转移转化缺口
“小”纳米 “大”产业
近日,“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宣告永久落户广州。这场中国纳米科技领域的最高赛事为何对羊城情有独钟?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看来,这与广州本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密不可分。
创新创业大赛上,与会人员收到了一款小礼物——“新一代黑科技口罩”。其外壳在纳米着色技术的加持下,就像是一个坚不可破的“金属罩”。口罩内部运用了纳米过滤技术,因而不惧水洗和潮湿环境。该口罩经受100次水洗,仍可保持抗菌效果。
生产该口罩的企业广东广纳诺菲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其主营业务正是将纳米科技转化为日常用品。这是纳米技术在广州场景应用的缩影。
“5G通信智能传感、新能源电池防火材料、智慧医疗快速诊断技术产品,都要用到纳米技术。”赵宇亮身兼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下称“广纳院”)院长。他介绍,坐落于广州科学城的广纳院,目前共有21个产业项目推进。
今年1月底,新冠疫情暴发后,广纳院参与研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常温快速检测试剂盒,其各项指标均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最快30分钟即可出检测结果。
作为一项多领域交叉学科,纳米科技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具有高度融合性。当前,广州锚定创新航向,创造更多原创成果,推动更多成果产业化。
根据国际行业分级,科技创新链条可分为9级:1-3级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完成;6-9级是产品和市场,企业是操作的中坚力量。中间的4-6级则是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往,我国负责中间环节的主体,通常是三五个研发人员。”赵宇亮说,“他们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我们希望架起基础研究和产业之间的桥梁。”
当前,广纳院正在打造一支规模达两千人、具有专业水准的工程师队伍,专职做纳米科技的转移转化,弥补创新链4-6级这段转移转化的缺口。
“通过这个平台,广州可以把国内有志于做转移转化的工程师聚集起来,形成‘工匠型’队伍。”赵宇亮提到,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将经由这支队伍变成产品,进而影响产业。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