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奋飞,书写海天砺翅的“中国答案”

2021-12-29   

奋飞,书写海天砺翅的“中国答案”

——从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魏 兵 特约记者 孙 飞 通讯员 刘任丰

深秋渤海,辽宁舰破浪前行。

当舰载机进入进近航线,“刀尖上的舞者”要在短短数十秒内完成上百个动作。4道拦阻索横跨宽阔的甲板,如同一个个等待登临的“绝顶”。

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在成千上万次的探索与实践中,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教官合力书写出一份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中国答案”——

生死相依 追求卓越

“绑上同一根登山绳,即便拉着、推着,甚至托举着也要一起翻越那座高峰”

“耳边‘砰’的一声,巨大的气流瞬间就灌了进来,把我死死‘顶’在座椅上,飞机剧烈抖动……”

那一刻,是飞行教官梁李彬第一次遭遇特情,难免紧张。“可我必须迅速冷静下来,机舱内还有学员。这个时候,我慌了他就会更慌……”

那一天,梁李彬正带领学员曲坤在山谷间展开低空飞行训练。一个转弯过后,鸟群突然出现在战机上方。他们紧急调整飞机姿态进行避让,一只落单的鸟还是迎面撞上了战机。“砰”的一声响,座舱盖被撞出巨大的缺口,近80%的面积受损。

梁李彬连续大声向塔台指挥员报告。然而,气流声盖过了通话声,他只能通过僚机飞行员的手势接收指挥员的指令。

“我和曲坤努力向前躬身,尽量减小气流阻力……”带杆、收油门、减速,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

此时,高度只有160米,机翼下方就是居民区,四周则是高低起伏的山峰。

塔台指挥果断、僚机紧紧相随、学员配合默契,梁李彬一边保持飞机状态,一边不断向外观察,完成近百次零失误操纵,最终成功着陆。

“当时,我非常担心曲坤会忍不住进行弹射。他要是弹射了,我也会跟着被弹出去……”回想当时,梁李彬最欣慰的是,学员与教官间托付生命的信任。

“驾驶舰载机的标准格外严苛,可以说是飞行事业的‘珠穆朗玛峰’。我们和学员就是绑上同一根登山绳,即便拉着、推着,甚至托举着也要一起翻越那座高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司令员孙宝嵩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航母事业,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

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新的体系、新的领域、新的战场……在飞行教官们面前,有太多的“空”要填,有太多的“路”要走。

只有把困难踩在脚下、把生死置之度外,呕心沥血、甘为人梯,才能托举起“刀尖上的舞者”逐梦海天的天梯。

一个午夜,自诩掌握“快速入睡法”的飞行教官艾群失眠了。一闭上眼睛,一名学员在落向“黑区”时推杆加油门犹豫不决的样子,就像一根刺“扎进”艾群的脑海。

因为腰伤,这名学员的改装进度落后于同批次学员,对舰载飞行的理解也有所欠缺。艾群专门为他绘制了改装路线图,让他的成长逐步进入“快车道”。可这次,他又遇到了新难题。

艾群猛然坐起,决定去找他问清楚缘由。

“战机攻角一大,就总想把杆位保持住,不敢推出去。”找到问题根源,艾群跑回宿舍拿出飞机模型,边模拟、边解释,直到这名学员认真地点了点头,艾群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受老教官们的影响,年轻飞行教官张宇亮常常会熬夜观看学员的飞行视频,分析飞行曲线,飞行结束后还会拉着他们一对一辅导,复盘每一个架次。讲评室、宿舍、餐厅、退场车……都能看见张宇亮为学员讲评的身影。

“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能漏掉一个关键点。”这是成为飞行教官以后,张宇亮逐渐养成的职业习惯。

新一批飞行学员着舰“大考”前,张宇亮把上课地点设在海滩,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着舰课”。他从航母知识讲起,到海洋环境分析,再到自己的着舰故事……更像一位朋友在闲聊。

授课即将结束,张宇亮忽然问:“成功飞上航母为了什么?”有人说为了不负祖国重托,还有人说为了海上飞天的梦想。

“航母上吃得比较好,小目标应该是飞到航母上吃一顿饭。”

听完张宇亮的“标准答案”,学员们先是一愣,年轻的笑声随即响彻海滩。

科学高效 精准精练

“数字化不仅是‘一支笔、一摞纸’的变化,更是对舰载飞行铁律的未来化诠释”

飞行学员宿舍楼顶的“飞鲨”徽标下,有7个金色的大字——“精准、守纪、零容忍”,被誉为舰载飞行铁律。

飞行教官有个比喻:“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每个动作,就像一张张多米诺骨牌,环环相扣,紧密关联。”

而每张多米诺骨牌的间距,都是由飞行教官们经过无数次试验验证丈量得出。

下午四点半,夕阳会准时“卡”在基地对面的海岛上方,在落日余晖的美景下,飞机的轰鸣声逐渐停歇,而讲评室内则是一片火热景象。

在技术的加持下,他们把数字化的训练培养理念融入飞行。“好似一双‘隐形的翅膀’,助力‘飞鲨’翱翔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孙宝嵩说。

高速飞行的舰载机与航行中的航母,加之复杂多变的海况和气流,要想实现舰、机二者之间完美的结合,每一个起落都绝非易事。

他们每一次驾驶“飞鲨”与拦阻索成功“交会”的背后,都有着庞大数据流的强力支撑。

对中、保角、挂索……大海与航母的视景在舰载机飞行员眼前极速穿梭,伴随一阵强烈的视觉冲击,舰载机稳稳停在航母甲板上。

这惊险的一幕幕,发生在一块数十寸的电子屏幕上。在模拟训练器旁,时任模拟训练中心主任张跃洪手心不禁渗出汗水。这些年,为了让模拟飞行的数据实时准确传输,他的目光始终在图像和数据间来回切换,为研发的实时讲评系统寻找一个个“升级点”。

走进评估室主任张明的办公室,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不一样”:他的电脑桌上,有横竖两块屏幕。竖屏上,爬满了正在仿真推演的信息数据;横屏上,排列着10多项与数据相关的课题。再仔细看,每项课题的“完成时限”都精确到了某一天。

然而,仅一年之前,这套系统还停留在纸面上。面对提升飞行数据处理能力这一崭新课题,大部分官兵心里都没底:“我们一没设备二没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

“如果不想办法突破,就会永远困在井里。”年轻工程师涂帅决定叩开技术创新的大门。

他们发挥“接地气”的独特优势,定方案、编算法、写代码,经过反复验证,最终成功研发出飞行实时讲评系统。利用这一系统,飞行视频处理速度比原来提高了10倍。

在航母甲板第一根拦阻索左端,是LSO(舰载机着舰指挥官)工作站。仰望战机着舰航线,这里是最好的位置。

每一架次飞行结束后,学员都会拿到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不是LSO根据印象打的,而是根据学员飞的每一个数据给出的成绩。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从准备起跳到入水产生的水花,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标准和得分。

飞行教官罗胡立丹依然记得,刚担任LSO时,他们只能通过视线观察和记忆追溯,用笔和纸来记录学员的训练情况。密密麻麻的数据,不仅导致生成结果周期长,也很容易产生偏差,不利于飞行员在训练中及时修正。

为此,他们将上千种数据绘制成一张张飞行曲线图,透过曲线图上的波峰和波谷,分析飞机姿态与图像的契合点,最终,将庞大的数据流汇聚在如今LSO工作站每名教官手中的平板电脑上,一套数字化指挥打分系统就此诞生。

“数字化不仅是‘一支笔、一摞纸’的变化,更是对舰载飞行铁律的未来化诠释。”飞行教官王勇告诉记者,他们还建立了全时全维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设立数据库进行全时段客观评价,对飞行学员的每个动作、每次进近精准评价,更好地量化飞行能力,快速查漏补缺。

在“隐形的翅膀”守护下,一批批年轻的“飞鲨”飞行人才从这里起航,飞向远方。

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契合了人们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才会让人们产生共鸣”

在空勤食堂的东南角,有一个小菜园。没有飞行任务时,飞行教官曹先建喜欢去刨刨土、种种菜,何时浇水、施肥、修剪他都精打细算。

耳畔轰鸣阵阵,他感觉飞行教官像耕耘在蓝天的农民,“面朝仪表头顶天”,为了“一草一木”操碎了心。

而在年轻的飞行学员眼中,穿上飞行服时,曹先建就像一尊行走的英雄塑像——

2016年4月6日,曹先建驾机升空训练突遇重大险情。

特情处置规定:飞行员可以立即跳伞。

危急关头,曹先建竭尽全力,试图保住战机,直至坠毁前的最后两秒钟,他才拉动座椅上的弹射手柄。因为高度不够,降落伞没有完全打开,他重重摔到了海面上,导致胸椎、腰椎、尾椎等多处爆裂性骨折……

21天后,张超驾驶战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飞行,飞机突发电传故障。同样为了挽救战机,张超壮烈牺牲……阴霾,笼罩了舰载机飞行事业。

听到战友牺牲的消息,躺在病床上的曹先建,热泪奔涌。

复飞,一定要复飞!第一次手术之后不久,伤口还没完全愈合,使用6颗钢钉将骨折的腰椎固定住的曹先建,就在病床上开始了艰苦的恢复训练。

可医生的初步诊断是残酷的:摔这么严重,按照他们的经验来看,复飞已无可能。

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何勍,至今记得曹先建当时的眼神,“交流的时候他就说,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最好是能够保证他做完手术以后能够继续飞行”。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着舰,需要负重至少4个G的载荷,腰椎的支撑尤为重要。专家组为此专门制订了手术和康复方案,但要想成功,曹先建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第二次手术前,他又提出了一个让医生惊讶的要求:“手术不要用麻药!”

“上次手术用麻药后,感觉对我的反应能力好像有点影响。”

“不用麻药,从你腰椎拧下1颗钢钉可以,但拧下6颗,风险太大了,也没人受得了!”

最终,在院方反复斟酌麻药剂量、最大程度降低麻药影响的前提下,曹先建才同意使用麻药。

那天,躺在麻醉台上,曹先建又梦到自己正在飞行,蓝天碧海之间,威武的航母编队尽收眼底……

复飞时刻,当他驾驶歼-15战机精准钩住拦阻索,当天的舰载机着舰指挥官、“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毫不犹豫地打了高分。

“英雄重返海天,不仅仅是新闻事件。”孙宝嵩说,“契合了人们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才会让人们产生共鸣。”

张超的电脑里,保存着一份歼-15战机实际使用武器的教学法,只有3000多字。这是他牺牲前结合自己实际使用武器的经验,利用休息时间整理出来的。

张超牺牲后,大家利用他整理出的200多份视频资料、2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对那份教学法进行补充完善。

“今后,每一个学习歼-15战机武器使用的年轻飞行员,都会记住张超的名字。”孙宝嵩说。

火炬在,就有光。

从张超手中接过“火炬”的,还有一批批更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学员。张超曾住过的那个房间,现在住进了1996年出生的飞行学员,比张超整整小10岁。隔壁房间里,曹先建正在给他们准备授课教案。

有些力量,注定在教学和课堂之外。

从陆基到舰基,从单机到编队,从近海到远海,从改装培养到与生长“双轨”并行,舰载机飞行人才队伍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传递着“火炬”。尽管前方布满荆棘,但他们内心充满坚毅与自信。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周舒

来源:中国军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