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2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这是广东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出台的首个具体举措,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走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广东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之前,我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陆续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屡屡被提起的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意义何在?这份试卷,广东又要如何作答?
阻遏地球升温
“双碳”目标体现大国担当
今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从18世纪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此后的200多年间,人类尽享工业化带来的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随着煤炭、石化能源的大量消耗和人类活动,碳排放大量增长带来的温室效应,让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得日益脆弱: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现。
地球宜居的属性正在被改变,这促使各国坐到一张会议桌上。
“没有反对?!”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交部前部长法比尤斯敲下绿色小槌,近200个缔约方达成《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8月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显示,《巴黎协定》作出的承诺不足以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向世界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方案。“‘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世楫表示。
然而,现有能源结构等因素决定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道阻且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直言:“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我们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还比较大。”
为此,中国正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
碳排放广泛存在于能源、工业、交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发展模式要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转型。这对正在转型发展的中国来说,任务格外艰巨。
今年3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30年前,预计中国能源需求年均增长2%,加上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高碳能源资产累积规模总量大等因素,“既要控排放,又要稳增长,给碳达峰带来巨大挑战。”
“我们已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全球性产业,用于化石燃料的钻探、开采、加工和运输,并通过运用不断开发的创新成果维持它的低价。它的价格并没有反映出其所造成的危害。”美国企业家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说。要改变这一切,需要的不只是天量的经济成本,更是对全球产业体系的全面重塑。
从另一面看,也意味着这场转型中蕴藏了巨大的投资机遇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历史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和经济发展不冲突,低碳不仅能够发展,而且是新型的发展,将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要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理解。”杜祥琬表示。
如今的世界,海上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任何一个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将创造新增长点和新需求。“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新的时代驱动力。”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表示。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语道破:“只有率先实现结构调整和技术跨越的国家和企业,才会在新一轮技术长周期中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当前,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的“角力场”,平安银行能源及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认为,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领跑”的经济体将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双碳’目标的设定及推进,给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其实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说。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要积极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编制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走出具有广东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
能源与技术的革新,为走上复兴之路的中国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最佳机遇。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迎爆发式增长——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是2020年底欧盟风电总装机的1.4倍、美国的2.6倍,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广东新能源也正迈向大规模开发、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在阳江沙扒海域,广东海上风电开发已率先实现从近海浅水区向近海深水区突破——这是广东新能源建设项目不断加快的缩影。仅去年一年,广东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约4300亿元。
“广东省能源供应结构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还很低,应当加快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利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和规模,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后需要的储能和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指出,广东还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碳减排、碳中和相关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撑我省的能源体系向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智慧的方向转型,从而支撑我省社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转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协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从全国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广东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处于靠前的位置。碳达峰碳中和对大湾区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例如深圳建设国际低碳城等,都在不断摸索、积累很好的发展经验。”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指出,在“双碳”目标中,广东应该给自己制定高标准,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不断向着中高端发展,发挥其在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等方面优势,避免低端产能的盲目扩张。
样本观察:“双碳”前沿技术悄然布局
在广东汕尾海丰的电厂里,广东省首个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早已布局于此。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CUS非常热。什么是CCUS?就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是指通过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减排技术。
广东润碳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胡黎明介绍,广东省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依托华润海丰电厂1号机组建设,由烟气预处理系统、胺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碳捕集系统、压缩提纯系统,以及配套的电气、热控等公共系统组成,是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燃煤电厂多线程国际碳捕集测试平台,以及华南地区首个燃煤电厂碳捕集和利用示范项目。
项目每年可从电厂烟气中最多捕集二氧化碳约2万吨,经提纯后纯度达到99.98%的液态二氧化碳满足工业化利用需要,未来还将用于二氧化碳离岸封存的安全和泄漏监测研究项目。
“CCUS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之一。”中国能建广东院机务环保部副部长、中英CCUS中心副秘书长杨晖表示。
事实上,不管是CCUS项目,还是储能示范电站、综合能源示范利用项目、氢能利用……这些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前沿技术项目其实已经遍地开花,虽然其中很多还处于小范围应用阶段,但相信在“双碳”带来的强劲需求下,也将迎来快速发展,进而“反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