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
11月30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加强品牌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多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对话交流,解读政策机遇,共绘品牌发展蓝图。
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洪波在论坛上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乡村振兴取得良好开局。
一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城乡差距比降到2.56:1。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二是乡村产业取得新发展。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14亿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是乡村建设开创新局面。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全国超过90%的建制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5%,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绝大部分农村干净、整洁、有序。
四是乡村治理谱写新篇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建强,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健全,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规民约覆盖率达到98%。
陈洪波表示,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应对国内外严峻风险挑战、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重要支撑。
陈洪波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陈洪波进一步指出,下一步,乡村振兴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和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监测、及时帮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切实提高脱贫人口收入,强化就业培训,提高脱贫人口职业技能,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灵活用好公益岗位,加强公益岗位的规范管理,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从财政、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脱贫的基础更加牢固、更可持续。对于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做好后续扶持工作,重点抓好搬迁群众的稳岗就业和社区融入,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二是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贯彻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这两个方案的部署要求,把握好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行动专项推进机制,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县、示范镇和示范村的创建,发挥示范引领和要素集聚作用,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造。按照整治、完善、巩固、提高的总体思路,全力抓好摸排发现的问题厕所的整改,稳步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健全管护机制,提升整治和建设实效。
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全面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推进把乡镇建成乡村的治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中心,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引导基层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农村的移风易俗,重点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
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组织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示范,重点在一体化的地方标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方面改革探索,组织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评价,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事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年度分析评价,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数,发挥导向作用,推动面上工作。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