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让花菜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国芯”

2021-11-25   

把青春浇灌在田地里,也未必能育出一粒完美的种子。

百里挑一不行,那就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做菜花育种的孙德岭坚信,死磕一粒种子,陪着一茬又一茬的菜花走过春秋冬夏,总能选育出中国芯

30年的时间,他和他的团队终于让这道原本在西餐厅里招待客人的细菜,变成国人餐桌上便宜又好吃的大宗蔬菜。

打败洋品种,菜花变财花

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虽然农业种植面积不大,但种业的发展却在全国排得上名次。天津市农科院副院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天津市菜花育种授衔专家孙德岭带领团队培育的菜花种子便是其中之一。

菜花又称花菜,中文名叫花椰菜,原产地在地中海东部海岸,19世纪才传入中国。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菜花品种依旧是舶来品的天下,国外公司1克菜花种子的成本约0.5元钱,却能在中国市场上卖到5元钱。

我国本土菜花种植面积很小,品种乱杂、退化严重。农民想种只能依赖洋种子,但渠道被国外公司垄断,价格昂贵。孙德岭说,当时90%的杂交种子依赖进口,每年需花掉外汇200多万美元。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让中国人吃上自己的菜花,天津老一辈育种专家开始尝试选育属于中国自己的菜花杂交种子。孙德岭的老师魏乃荣于20世纪70年代组建了菜花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收集菜花资源。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团队在90年代初期选育出了第一个国产花椰菜杂交品种白峰

白峰一经面世便在市场走俏。当时流传一句话:谁能买到白峰谁就能赚钱。在天津市农科院的大门口,买种子的队伍弯弯绕绕排了几十米。

也是那时,孙德岭加入了魏乃荣的育种团队。

然而打击来得太快,魏乃荣因病离世,连育种材料及科研情况都没来得及交代。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间,孙德岭带领育种团队,开始重新登记每个菜花资源的特征,建立资源档案……

当时来自日本的菜花品种雪山一度占领我国85%的市场。

心急如焚的孙德岭,立志一定要培育出超越日本雪山的菜花品种。

那时,从天津市农科院到育种基地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天蒙蒙亮时,孙德岭就已经出现在地里,拿着纸笔挨个记录菜花的长势。

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菜花研究室副研究员江汉民回忆说,基地的潮气比较大,早上菜花叶子上都是露水,在地里蹚来蹚去,露水早就湿透了裤脚,蔓延到膝盖以上。冷冷的秋风吹来,别人直打哆嗦,孙德岭却好像全然不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孙德岭团队育成了花球品相、产量、适应性、抗逆性均超越日本雪山津雪88”品种。之后,团队又育成了夏雪”“丰花”“津品系列。2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椰菜品种,其中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成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花椰菜品种。这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推广到全国20余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85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9.5亿元。

菜花鼓了农民的腰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还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

菜花良种繁育需要极佳的隔离条件。通俗来说,就是尽量和其他菜花品种隔开,避免通过蜜蜂授粉导致品种不纯。为此,孙德岭团队用两年时间,踏遍全国多个省市,最终在2002年选定地处山区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一个彝族村作为菜花繁种基地。

那里交通极为不便,要翻越5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城镇,却造就了菜花育种的绝佳之地。孙德岭说。

孙德岭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将菜花繁种技术传授给他们。第一年种植的菜花就给村里带来了30万元的收入。要知道,村子此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村里没有一间瓦房,没有一辆机动车。因为穷,还是远近有名的光棍村

有村民赚到钱后买了第一部手机,全村人都觉得很新鲜。

2005年时,全县20致富状元中,就有4个出自该村,光棍村渐渐变成了状元村,菜花也被当地人叫成了财花

菜花不休息,我们不歇假

走进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菜花育种基地,一畦畦菜花在硕大的叶片中露出圆润饱满的脑袋。每畦菜花的排头都插着一个木杆,上面绑着写有数字和字母的标签,这是每个菜花品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戴着草帽、衣着朴素的孙德岭正俯下身子,细细查看菜花的花球不同样貌、叶子的宽窄。在他的眼里,每一株菜花就像个性不同的人一般,各具特色。

黝黑的皮肤、简朴的穿着,穿了年头不短的鞋上还沾着不少泥土,乍一看,准以为田里走出来的是个农民。在泥土、汗水、酷热、严寒、蚊虫的洗礼下,穿得多光鲜也没用。孙德岭说。

从收种子、搓种子、整种子,到大棚中杂交授粉、培育幼苗,再到移植户外后,栽苗、浇水、挖排水沟……年复一年的工作,孙德岭从未落下一个环节。团队的研究人员都说,孙院长对菜花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

“‘8小时出不了育种家,只有白天在地里看菜花,晚上回家还琢磨菜花,才能突现育种灵感。孙德岭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与时间赛跑,是孙德岭团队的一致选择。

菜花不休息,我们不歇假。田间试验季节性强,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守,我们所有的时间安排都要根据菜花的生长情况而定。孙德岭说,像授粉期时间短暂,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团队这一年的辛苦就会全部付诸东流。

为了取得翔实的科研数据,孙德岭和团队成员经常从早晨进入大棚,直到夜幕降临才出来,饿了就随便扒拉几口饭。

夏季的塑料大棚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又闷又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拧干了再接着干。为了及时统计和整理白天调查的数据,我们晚上还要加班。

只要在办公大楼的工作有一点空隙,孙德岭就要跑到地里转一转、看一看,经常来不及换工作服,带着一身泥又回去开会。只有待在地里,看到这些菜花,我的心才踏实。孙德岭说。

育种没有周末一说,每天都有要干的工作。我甚至更乐意周六日到地里选种,没人打扰,可以多干些活。泡在田地里育种,反而最能让孙德岭放松。

平均每年种3000多个菜花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至少种20株,每株都要做好翔实的实验记录,还需要在实验室里比对、检测……孙德岭坚持,要选出优良菜花品种,百里挑一不行,必须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才行。

44岁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姚星伟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孙德岭的团队。刚来时落差很大,第一天穿着高跟鞋来上班,结果还没到办公楼门口,就被孙院长叫去育种基地,一天下来鞋上全是泥,后来我就很少穿高跟鞋了。姚星伟说。

为了解筛选出的预备品种在全国各地基地的生长情况,出差是常有的事,而基地所处的地点往往是偏僻的郊区或山区。我去过上海很多次,但从没去过市中心,每次为了不错过菜花的生长周期,都是辗转各种交通工具,一头扎进基地,很少有机会好好感受绚丽的城市魅力。姚星伟说。

选择农业科研,就是选择了艰苦。一个好的育种家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孙德岭经常跟团队成员说,要培育出好种子,首先自己要做一粒好种子

在田间跌倒,有菜花垫着

菜花育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保存着孙德岭和团队十多年选育出的种子的冷柜突然断电,孙德岭知道后已是半月有余。打开冷柜后,种子都发霉了,顿时感觉两眼一黑,十多年的辛苦工作白费了啊!孙德岭说,有了这次事件,我们每天都有专员检查冷柜,避免意外情况再次发生。

把一个菜花种子推向市场,更是要经历时间的淬炼。

姚星伟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算:千挑万选的好种子在试验田里首先要经历3年的磨炼,种子经销商还要在田地里再种3年,一切指标表现良好,才会被推广应用,真正种到农民的土地里。优中选优,好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

培育一个能享誉市场的菜花好品种极不容易。一个品种有可能去年表现好,今年表现不好,这都太正常了。姚星伟说,我们的情绪随着品种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里待了一天特别累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好品种,整个心情就都变好了。

孙德岭说:做育种是缺陷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完美的品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每一个环节做好,不漏过一个好品种。

育种还要与时俱进,没有常胜将军

2007年后,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的有机菜花逐渐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宠。有机菜花,俗称松菜花,口感好、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前菜花是以紧为美,农民看到种出来的菜花球是松的,都会找我们赔钱。但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好吃入味的松菜花开始流行起来。孙德岭说。

令孙德岭没有想到的是,价格昂贵、一开始占领市场不到5%的松菜花种子,却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短短几年时间,把团队辛辛苦苦选育出来的紧菜花品种几乎都淘汰了。

孙德岭开始及时调整育种思路。2015年,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松菜花新品种津松系列被选育出来,引领了我国花椰菜品种换代和产业升级。我们的松菜花现在已经能占到市场的40%左右,市场占有率还在逐年提高。

难题一个个解决,路子也越来越宽。孙德岭团队选育的种子还走出了国门,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我国菜花良种由过去的依赖进口向批量出口的转变。

然而习惯解决难题的孙德岭,却遇到了自己的难题。2012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孙德岭在育种试验田里突发脑梗。

出院后,在身体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他不顾家人劝阻,拖着不灵便的身躯,一跛一拐地忙碌于花椰菜育种基地,指导育种。搞育种不下地怎么行,在田埂旁坐着指挥可育不出好品种。孙德岭很乐观,甚至开玩笑说,在田间跌倒也不怕,有菜花垫着。

今年已经60岁的孙德岭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虽然脑梗留下了后遗症,但他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不会放弃陪了我半辈子的菜花育种事业。

令孙德岭倍感欣慰的是,经过不断磨炼,他带领的团队逐渐成长起来。

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现有8名科研人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全部为取得高级职称的青年技术骨干,平均年龄不到40……在他们身上,孙德岭看到了中国种业的未来和希望。

技术创新是品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在国际上抢占花椰菜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制高点,孙德岭团队启动了花椰菜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并于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花椰菜全基因组测序,使我国花椰菜基因组学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列,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菜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可以骄傲地说,在菜花育种领域,中国芯是世界一流的,没有人能卡我们的脖子。孙德岭说。

但田地里的知识,要用一辈子去钻研。他补充道。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吴铭 责任编辑:戚浩轩

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