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亚宗和”第九届大会分论坛围绕“宗教文化与生态文明”展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生态环保进程中,宗教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著的。以道教为例,道教是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宗教,近两千年来,在遵循自然、保护自然的过程中,孕育出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道教主张“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其中一个层面的含义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共荣共存,这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道教是一个崇“俭”尚“啬”的宗教,《道德经》中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和“见素抱朴,少思寡欲”,都是在主张淡化自己的物质欲求,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其目的也是为了节约自然资源,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
历代道教徒在环境保护方面留下许多智慧和事迹。张道陵天师在四川青城山传教时,带领弟子广种林木。现在青城山天师洞内,还保存着张道陵亲手栽种的古银杏树。南宋初年,有一位叫房长须的高道隐居在湖北武当山,每天坚持栽种杉树,使武当山的五龙宫杉树遍山岭。道教徒还特别注意保护名山宫观的环境。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福建武夷山等道教圣地,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现代以来,道教界同样十分关注生态环保实践,将保护自然的教义纳入道教的清规戒律,成为修道之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道教协会发表了《中国道教协会全球生态宣言》,积极参加法国“气候良知峰会”等世界环境保护大会,搭建平台,积极开展与联合国和国际宗教组织间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讨论与交流。近年来,中国道教界积极倡导文明敬香、文明礼神、建设生态道观,以道教宫观为窗口和载体,弘扬道教生态文化,通过人心的净化来促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倡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便是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超越种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理性可行的方案。
道教愿意和其他宗教一道,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宗教智慧与生态文明的意义结合起来,作出新的阐释,传播给世人,引导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共同为建设一个绿色宜居、充满生机的地球而努力。这是当下各宗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