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国家出重拳防止沉迷网游 守护少年的你

2021-09-06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国家再出手。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为缓解未成年人假期“看护难”问题,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试点免费提供音体美兴趣培养、公益看护、读书赏析、作业辅导、科技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彩假日”托管和教育服务。图为孩子们在和机器人做互动游戏。 新华社发(解琛 摄)


8月1日,在第十九届ChinaJoy展会上,一名青少年在网游体验区的电脑前玩游戏。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事关个人家庭,也关乎国家未来。网络游戏为何容易吸引青少年沉迷其中?游戏企业应当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为民心之痛

“一玩起游戏,眼睛就像‘黏’在手机上。”北京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三年级的女儿暑期玩游戏的时间每天在5个小时以上,“才10岁,双眼已经近视了。”

像刘女士一样为孩子沉迷网游发愁的家长不在少数。“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解释了《通知》出台的背景。

未成年人是网络游戏的重要用户群体。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当中,有62.5%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李莆京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不少同学玩网络游戏。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一些同学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

谈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李莆京说,激烈的竞技对抗、精美炫酷的画质和特效,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现在的游戏宣传随处可见,还会与一些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明星、动漫联动。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出台规定,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对此,不少家长反映该标准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

此外,虽然部分游戏平台设置了“防沉迷系统”,通过实名认证等方式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但仍然有不少未成年人利用网上找到的身份信息绕开系统限制。一些不法人员用软件替未成年人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中的人脸识别,甚至有一些人假借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名义,骗取未成年人钱财。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邱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上高一,但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网络游戏。“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早,游戏‘开蒙’时间也早,大人不能过的关,孩子总能过。”

而且,由于青少年模仿能力强,更可能受到游戏的影响。“打了游戏后,可能因为见惯了游戏中的高强度打斗画面,脾气变大了,说话声音也大了,有时还会冒出一些不尊重父母的话语。只要不让他玩游戏,他的情绪就非常激动。”邱女士表示,非常希望国家加大力度整治。

网络游戏设计者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设立大量“成瘾点”,自控力弱、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青少年更容易“上钩”

从1969年诞生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太空大战》,到当前的一些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网络游戏已经从电脑延伸到了手机端。

“网络游戏凭借操作简单和上手快,能够快速圈住新玩家,每个用户都能轻而易举地在游戏中与他人同台竞技。其次,网络游戏通常利用多样的环节和游戏模式设置,极大降低玩家厌倦的可能性,用户黏性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匡文波表示,网络游戏中大量出现的奖励机制,激发了用户的热情。加上很多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手段,更令青少年难以“放手”。

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许多人也曾经历过彻夜读武侠小说、一整天看动画片与电视剧的校园时代。然而,就游戏乐趣与成瘾性而言,小说电视与网络游戏并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游戏设计者会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设立一个又一个激励反馈机制,诱导用户在吸引点的刺激中层层深入。类似“装备”“排位”“技能”“奖励”“活动”等设计点,让人们在游戏中不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更加“不愿意放手”。这种经过心理学设计的诱导机制带来的沉迷力量,不仅是青少年,有时连成年人也难以抗拒。

“游戏成瘾也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变化有关,青春期学生叛逆心强,好奇心重,渴求自主,自控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更容易沉溺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取支配及成就感。”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表示。

2018年6月,世卫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该组织列出的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游戏成瘾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但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对于他们的心智、情绪也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未成年人会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血腥行为。”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郗培植表示,他曾经接触过的一个案例,一个17岁的孩子,在网吧中连续玩了3天CS(反恐精英)游戏,出门吃饭时和别人起了冲突,他拿起身边的凳子砸向对方的头部,并反复殴打对方。事后,他说自己当时误以为还处于游戏中。

资本的介入是青少年沉迷网游的重要因素,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谁应当为此负责?

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袁治杰看来,资本的介入是青少年沉迷网游的重要因素之一。铺天盖地的广告,经过设计的沉迷机制,大量网络水军诱导,游戏设计公司往往有意通过在游戏世界中创造情感共鸣和经济价值来诱导玩家陷入其中。

早在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但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尽管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已被写入法律规定,现实中却发现“多账号切换”“一人多号”“人号不符”等规避技术的手段。

在郗培植看来,《通知》是对企业、资本的一种规制。“从我们调研走访的情况来看,网游背后存在上千亿元的市场,《通知》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内容作出明确界限,意味着不论资本力量多强大,都不能在涉及未成年人的领域肆意妄为。”

平台越大,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也就越大。“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问题上,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赵宏志认为,游戏企业需要头脑清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要为行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也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

今年6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增设的“网络保护”章节明确提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目前,各个网络平台推出或升级的“青少年模式”,就是典型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大数据时代更需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帮助,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应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关注

未成年人的成长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今天的青少年,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也更需要各方积极引导与帮助。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不仅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网络上还有很多污七八糟的东西,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属于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为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期启动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看到的内容、接收到的信息、参与的话题大多经过算法与数据的拣选。“互联网平台落实法律义务的首要责任,就是将大数据、算法作为网络不良信息的过滤器,决不允许不良信息通过热门、热搜、推荐、关键词等方式进入未成年人视野之内。”朱巍表示,互联网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平台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目前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分级还不完善,一些内容超出低龄儿童的接受程度,一些内容又无法满足青少年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在优质内容的导入和分级上,需要教育专家和互联网平台共同建设。”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副教授叶韦明建议,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还应该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优质的面对面交谈,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家长不仅要警惕孩子沉迷手机,还要注意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被手机抢走,给孩子更多关注与陪伴。”

“相比法律,真正能够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是监护人,一般来说是父母。”袁治杰表示,“我们并不担心孩子玩,我们担心孩子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法律需要干预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现代游戏中的沉迷系统与诱导机制。”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王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