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馆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行者

2021-08-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文化学者戴珩认为:“文化馆承担着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双重责任,他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勇当先行者。”

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基础

戴珩说:“文化馆最早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调查,也最早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经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作品,以及现在国家、省级单位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项目、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传承现状和相关实物与资料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文化馆人工作的成果。

“文化馆还积极参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戴珩介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并对非遗相关实物、资料进行保存。”

增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信

在开展非遗研究方面,文化馆通过编辑出版非遗杂志、书籍,举办非遗讲座、培训、学术交流和论坛等方式,“普及非遗知识,解读非遗价值和内涵,阐释非遗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激发全社会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信和热情”。

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

戴珩表示,文化馆人十分注重从非遗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彰显非遗中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运用新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创作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在获得全国‘群星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以非遗为题材和元素的群众文艺作品。”戴珩说,“这些作品大大增强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让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走向世界

“文化馆大多建有非遗展示馆,他们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传统节日,主办和承办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和传习活动。”戴珩说。此外,文化馆还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指导乡村建立民俗馆、村史馆,引导村民将非遗作为乡村“村晚”内容。

戴珩介绍,对外,文化馆积极开展文化交流,让世界通过非遗了解中国。“他们还积极制作非遗纪录片、宣传片、短视频等优秀作品,开展数字化传播,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是草根文化,有许多也可以说是过去的群众文化。”戴珩说,“文化馆最懂得非遗,也最理解非遗。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馆有着天生的优势。”

戴珩认为,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印发,文化馆无疑会在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创造更多业绩,做出更大贡献。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晓萍 责任编辑:佳佳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