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和谐,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老哲学,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焕发耀眼光彩。
织就世界最大民生安全网、成就社会治理新格局、铸就公平正义法治基础、绘就大美神州壮丽图景……更加和谐的社会为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让“复兴号”巨轮更添乘风破浪的能量。
民生安全网兜住14亿人民稳稳的幸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如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已织就世界最大的民生安全网。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李俊乡农民白玉德至今仍记得2011年底宁南医院开业那天的情景。尽管大雪纷飞,百姓们仍赶着毛驴车,骑着三轮车、摩托车赶来,门诊大厅挤满了人。
宁南医院是西海固地区首家三甲医院。就是在这里,差点“把肺都咳出来”的白玉德接受了手术、恢复了健康。
受益的不只是白玉德。近年来,宁南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辐射周边7个市县约300万人口……
从“大病熬”“小病扛”,到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医疗,西海固的改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仅有3670家,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如今,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超百万个,人均预期寿命更是提高到77.3岁。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
不断释放的“健康红利”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愈加完善的兜底保障和社会保障绘就老百姓心底温暖底色。
“入住之前,住的是土坯房,吃馍不喝汤,喝汤不吃馍。”河南省太康县特困老人牛云真说,“自从进了居村联养点,一天三顿吃好喝好,平时还有文娱表演。”受惠于当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牛云真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感到由衷的幸福。
牛云真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十三五”时期末,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达到了每人每月678元和每人每年5962元;25.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面纳入国家保障范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覆盖全部县(市、区、旗),发放人数分别达到1212.6万人和1473.8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07亿人、2.18亿人、2.67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4亿人。
“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治本之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表示。
以共建共治共享共筑平安家园
漫天飞雪的路上,十几个人推着一辆满载货物的三轮车艰难前行,数次滑倒又爬起后,身上的防护服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今年1月,一段视频在网上迅速刷屏,主角正是大连海洋大学的志愿者。当时,学校因疫情封闭,这群平均年龄19岁的志愿者每天要为5109名师生配送12219份餐食。
这样的“挺身而出”不只在大连。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志愿者们忙碌在社区,奔走在街头,活跃在网络,用默默奉献诠释志愿精神。
“志”之所在,“愿”之所向。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学雷锋”活动影响全社会,到1989年天津出现第一个志愿者组织,再到2008年中国迎来“志愿者元年”,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壮大,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经常。“十三五”时期,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汇集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9亿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24亿小时。
点滴善意,融汇浇筑,成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黏合剂”、社会良性运转的“润滑油”。
老百姓过日子,少不了舌头碰牙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看来,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社会矛盾,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
此后半个多世纪,“枫桥经验”从浙江诸暨发端、从之江两岸向全国发展。
距离诸暨市200公里的湖州织里,是中国最大的童装产业市场。曾几何时,厂多、人多、地方小,导致这里治安形势复杂,社会矛盾多发。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成为织里实现由乱到治的“密钥”。
28位女企业家组成的社会组织“平安大姐”工作室是当地纠纷调解的金名片。此前,织里一家服装厂负责人跑路引发集体讨薪,多亏“平安大姐”及时介入化解矛盾。
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已超过一百万个,成为基层党组织与社区群众之间的“黏合剂”、增进社区群众参与的“活化剂”、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减压剂”、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填充剂”。
“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陈光金说。
如今,日益提升的社会治理效能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群众安全感为98.4%,全国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83.6%。
用法治之光守望公平正义
2020年10月30日,随着法槌落下,青海省“扫黑除恶第一大案”——以“日月山埋尸案”为代表的“8·07”涉黑专案一审宣判,马成被判处死刑,张成虎被判处无期徒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审结生效涉黑恶案件33053件226495人;54224名涉黑恶案件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一起起黑恶案件被依法审理、庄严宣判,回应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殷期盼,宣示着法治中国的铿锵誓言。
明辨是非,秉公司法,方能惩恶扬善。
“本院认为,原审认定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一件跨越21年的冤案,在“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指导下得以昭雪。
从聂树斌案、呼格案到张玉环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一批重大刑事冤错案件得到依法纠正。最高法数据显示,仅2020年,全国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对公正的信心,对法治的信仰。
从惩戒“老赖”助推诚信社会建设,到整治“霸座”“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树立规矩意识,再到办理维护英雄烈士荣誉、名誉案件……
近年来,政法机关将抽象的法律公正地适用到每一起具体案件中,引领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一个个生动案例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让法治成为捍卫公序良俗的有力武器,鼓舞守法者、惩处违法者、温暖受害者,守望人间正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6月6日,湖南长沙橘子洲公园里热闹非凡。当天是第7个全国放鱼日,在活动现场,人们你一盆我一盆,将盆里欢跃的鱼儿放流进湘江。这些鱼儿将自在畅游,不再面对渔网的“威胁”。
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20多万渔民退捕上岸。湖南正是禁捕退捕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省市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20年,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水质改善,江豚腾跃,长江母亲河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为守护碧水长流,渔民收起渔网,将江河还给自然;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快速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
为保卫蓝天常在,传统制造业加快绿色化改造,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装机累计约9.5亿千瓦,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提升到60%以上。
同时,我国以制度力量护航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中央出台了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尤其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把“利剑”,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
今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蓝天更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87%;河流更清,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3.4%;家园更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1.18万处……
生态好了,环境美了,不少地方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也更加红火。
今年“五一”假期,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乡大岭村迎来一大拨游客,民宿爆满。
这个过去曾经贫穷的瑶寨山村,依托生态环境、独特风俗等发展民宿旅游,已成为“网红打卡村”。现在山水和生态是村民的“金饭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
今日中华大地,一幅生活和美、社会和谐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